每年两会,都有很多有争议的话题。
昨天,很多媒体都在转发政协委员、上海教委倪副主任关于因疫情回国留学生继续学习的建议。
很多媒体使用的标题都是,因疫情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
其实倪主任的建议有三四条,除了入学高职高专,还有考试插班、成绩转换等建议,建议也确实很为留学生们着想着急,也有很多合理成分。
应该说,建议本身应该没什么问题,作为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很负责任的做法。
媒体报道渲染入学高职高专,也是类标题党的惯用手法。
就是高职高专一词,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以致于倪主任不得不再次出面接受采访,对这一问题进行澄清。
估计倪主任也没想到会如此。
就留学生入高职高专一事儿,大致两种声音。
一是留学生、家长的声音,认为留学生读高职高专,是对留学生的歧视和鄙视。有留言说,我在国外读的是哈佛耶鲁,回来让我进蓝翔技校。
哈弗耶鲁与蓝翔技校确实不是对等学校,但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留学生在国外读的也不全是哈弗耶鲁,双向选择,没人逼你非读蓝翔不行。
问题是,按现行政策,哪个学校也不好读。倪主任的建议,正是想在这方面开个口子。
另一种声音,是某些高职高专领导老师的声音,认为这是对高职的歧视。有人说,很多留学生都是国内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进高职。
留学生确实有学习成绩一般,在国内考不上一般本科的学生,但这个比例有多大,没见过权威统计资料,不太好说。
现在高职扩招,招生范围一再扩大,感觉上,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应该不在农民工之下。要求招收农民工大家不说是歧视,怎么招留学生就成了歧视了。
有人又翻出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转专科的事说事儿。
其实,经常把这些事儿当事儿,恰恰说明有些同志内心很敏感,很担心别人的歧视,或者说,内心深处,没有底气。
担心不担心,歧视总是存在的,短时间也难以改变。
教育与学校的鄙视链一直客观存在。清北、985、211的层级很有市场,高职高专不如本科,职业学校不如普通高中的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觉得留学生读高职辱没了高职,哈佛耶鲁的留学生也读清华北大委屈了自己。
双向选择,没有强制,可以说不。
倪主任的建议,作为建议,没啥问题。
不仅是归国留学生,就是其他学生,也应该妥善解决转学问题。
不必过度考虑别人瞧得起瞧不起,干好自己该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