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初学者哲思哲学馆
眼见不为实,理性与感性哪个更可靠?

眼见不为实,理性与感性哪个更可靠?

作者: 雪花_迎风飘散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08:53 被阅读2次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官而来的。

      哲学家康德对其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他认为两派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正确,也有一部分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大家一致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能够有什么样的知识?

      自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都专注于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两种最大的可能性:

一、这世界正如我们感官所认知的那样;

二、这世界乃是像我们的理性所体悟到的一般。

那康德怎么想呢?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通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不过他认为理性主义者将理性的重要性说得太过火了,而经验主义者则过分强调感官的经验。

首先,康德同意休谟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而来的,但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遭的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

这就如同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每一件东西都和以前一样,只不过都改变了颜色。

这是因为眼镜限制了你感知现实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你周遭世界的一部分,但你怎么看它们却取决于你所戴的眼镜。因此,如果你带的是红色眼镜,即使你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红色的,你也不能说世界是红色的。

这正是康德之所以认为我们的理性中有若干倾向会左右我们获得的经验。

这些倾向中最重要的便是时间和空间。

首先我们所见到的事物首先会被看成是时间与空间里的一个现象。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

换句话说,我们在还没有经验事物以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因为我们无法摆脱理性这副“眼镜”。

康德认为: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的感知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因为人类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 ,也是一个会主动塑形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水立刻会顺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

   

相关文章

  • 眼见不为实,理性与感性哪个更可靠?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官而来的。 哲...

  • 感觉和情绪,决定你现在与理想未来的连接!

    感性和理性哪个更加重要?是感觉和情绪更重要,还是理性与逻辑更重要?哪个更决定人的“未来”?这是本文要闲聊的话题。 ...

  • 眼见不为实

    坦山和尚带一个小沙弥下山办事,经过一条小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没过了碾石,河道泥泞。坦山和小沙弥脱下鞋子,挽起裤腿...

  • 眼见不为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有时候,有一种奢望,或者叫妄想。总想着一下子自己写的文章有多么的美好。想写成爆款,写成...

  • 眼见不为实

    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这都没有关系。我想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会忘记这个知识点,那就是我们看到的星星是它的过去还是...

  • 眼见不为实

    傍晚,我从高速开车回家,带着妻子和女儿。 远远的天空中,整个天空都灰蒙蒙的一片。但是有一小块奇特的图案,大约比风筝...

  • 眼见不为实

    今天看到两个三年级的男生,一个躺在地上,另一个正在用脚踢他。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一开始会认为那个踢人的孩子太暴力了,...

  • 眼见不为实

    最近几天,玩抖音特效上瘾。其中有个特效“一键满屏秋叶”,操作简单,适合如我等初学者。只要对着树拍视频,然后轻点手机...

  • 眼见不为实

    隶属日更记实系列第48篇。 ‘我的钱包丢了,身份证还在里面。怎么办呀?’我家小迷糊眼角噙泪的说着。 ‘咋回事,别急...

  • 眼见不为实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承受的苦,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时候你只是看他表面的事情,并不了解真相,所以不要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见不为实,理性与感性哪个更可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ya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