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像往常的各种节日一样都是不经意间来到,只是还没来得不经意地溜走,这次我被一个叫《后浪》的演讲叫住了匆匆的脚步。这竟是来自B站联合好几个官方机构出品的短视频作品。演员何冰的声音极富感染力,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往往这样的短视频我是看不了全部的。我当然知道,作为何冰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是有这样的技巧和基本功的。但是接下来的内容确实让我触动。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真的是,尤其是这十年,以及未来的十年,我们有幸见证好多重大的变革,大到世界格局,小到行业的兴衰。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全面延伸。能够在这个前后挣得一个小舞台,真的是有幸。
要不是有这样的节日提醒,我也大概忘了自己是不是一个青年。连90后都在嘲讽自己已经老了的时代,可不是嘛,现在荧屏上活跃的那些小鲜肉,有几个不是00后呢,然而我一个也不认识。
“一旦认输的话,比赛也就结束了。”来自灌篮高手的一句话。(要暴露年纪了)
那么,相应的,一旦承认自己学不动了,也就是真的老了。
工作了多年以后,同一年纪的朋友,逐渐沉浮,描绘了许多不同的生活轨迹。我发现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从内容上看,扯淡的空间极大。我不能否认某些职业规划或者人生规划带来的实际改变。但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往往不得不止于当前的时空,产生的也就是一个静止的时间表。
重点是,不要急于定义自己。
好像是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一定是敢作敢为,而一旦上了年纪就一定守土重迁。
我同时相信,一则,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优势和断脚,二则,所谓青年是一种态度,如果一直包容并收,是可以一直保持活力了,至少是思想上不老。
最近恰好读到李光耀的传记,听说他卸任总理以后还一直坚持学习中文,以及一直到他人生的最后,都一直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他在晚年的活动能力甚至不输很多年轻人。
这个时代,容得下各种文化,只有一种文化,是和我们国家这个大背景格格不入的,就是丧文化。大概压力积攒久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无形的包袱压在背脊上,所以再也不能跑和跳了,不能抬起头看看阳光,甚至连别人的那片热情也要一并没收。
不是没有机会,不是没有舞台,只是,哪里会没有竞争呢?
互联网精神中有一个“不停迭代”的思路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谁都不是生来一百分的,在学校,我们有指定的考试时间和考卷,我们和固定的那群人竞争。可一旦出了学校,你自己的考卷,你想考多少次就考多少次。也许0.0版本是不及格,修修补补成了0.1,总要比0.0要进步了。总之不停迭代,结果一定是向上的。重点是快人一步。
所以还在翻滚着的浪,都能看见前浪,所以也都是后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