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爱月亮,写下了大量关于月亮的美好诗篇。写月,不仅在中秋节,不论哪一个节日都有关于月的诗歌,满月、弯月、弦月不一而足。而绝大数诗人写月之景,根本上都是为了抒一己之情,不外乎个人的官场落魄、情场失意,思乡、思人等等。
但在唐代有一位一生总共只留下两篇诗歌的诗人,却写出了一篇超越个人,上升到人类共同情感,乃至宇宙观的诗歌,一反古代诗人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常态,充满了哲理思考,并将思辨与写景、抒情紧密结合,可谓说惊天地、泣鬼神、撼古今,从而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这个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
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千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而独步天下,笑傲诗林,流芳千古。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就象是九首七言绝句联接而成。同时每一组又必定转用另一韵,这样既保证了声调整齐,又创造了灵活生动性。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气韵无穷,诵读起来极富音乐性。
全诗又极具画面感。诗人用工笔的手法细细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之景,给读者生动展示了一幅江入大海、海潮连天、月升海上、花树笼月的瑰丽画卷。并且由景到人,继而展现了江上游子与闺中思妇的动人故事背景。
同时,全诗情随物移,理随情升,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境界。诗人把爱情和思乡之情扩大开来,上升到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并且不落前窠,翻出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而人类的文明却是连绵不断的,体现了诗人非同一般的大胸怀和大智慧。
诗人描绘能力非常之高,具备了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从人间到天上,天上到人间,最后又到天上,导演了一出壮美的艺术大片。细细读来,好像沐浴在辉丽月光之下,飞翔在渺渺高空之中,看到春花映江水之灿烂、思妇盼游子之情深、扁舟泛沧浪之茫茫,画面一帧帧转换,就像看4D电影或VR画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浑然忘我的“高峰”体验,直到全剧终了,仍然恋恋不舍,不忍释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可以说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描写山水的景物诗、浅显的的哲理诗、儿女情长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传统题材融为一体,既有诗情画意,又有哲理思辩。全诗情感丰富大气,离合悲欢之上是希望和心灵鸡汤,形式上有创新,思想上有升华,情感和形式完美交融,兼有韵律美和画面美,无怪乎能在《全唐诗》中位居首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