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纵横家合纵连横

作者: 一首简诗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2:54 被阅读3次
诸子百家——纵横家合纵连横

纵横:一怒则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

公元前341年魏国与齐国在马陵大战,魏国大败,势力一落千丈,齐国因此成为东面的霸主,与西面的秦国遥相对峙。在这样的形式下,纵横家们游说各国,拉拢人才盟友以求发展或者自保,他们的战略被称为“合纵连横”。

合纵就是弱国联合起来抵抗强国,连横就是强国拉拢弱国攻打另一个弱国。合纵攻击抵抗的对象以秦国、齐国为主,连横主导的中心也是以秦国、齐国为领头者。但是由于利益的关系,合纵连横并不稳定,今天你跟我打他,明天他跟我打你,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最早进行合纵连横的是公孙衍和张仪。他们也是一对政敌,一个纵一个横,两人都是魏国人。

公孙衍原先在秦国当大官,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张仪取代。张仪掌权后采取连横策略,打算联合齐、楚攻打魏国。而公孙衍从秦国离开后被魏国国君相中,做了丞相,他采取了合纵的策略来抗衡张仪。

在秦、齐、楚联合的时候,魏国联合赵、燕、韩、中山五国共同称王结盟,目的是组织五国阵线抗衡对手。然而就在结盟的那一年,楚国攻打魏国,楚国夺取了魏国8个邑,魏国国君眼看着自己被打败了,于是放弃了公孙衍的合纵策略,选择了张仪的连横策略。张仪来到魏国后,跟国君说可以联合秦、韩攻打齐、楚,国君听后觉得可行,于是任命张仪为相。

公孙衍听说了这事,加上又被魏国冷落,于是他跑到韩国,跟韩国国君说:“张仪联合秦、魏,真正的意图是为了对付韩国,如果韩国重用我,我可以阻止他。”韩王觉得公孙衍说的有道理,于是给了公孙衍一个大官。这个时候齐、楚也听说了这事,感觉到秦、魏连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公开反对张仪,后来魏国国君发现了张仪的真实目的,不愿与秦国结盟,秦国不满,于是准备出兵攻打魏国。

秦国的咄咄逼人让东方各个国家都心生不满,大家想着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于是纷纷采用公孙衍的合纵策略。齐、楚、赵、燕重用公孙衍并且任他为相,魏王这时也把张仪赶出了魏国,重新任命公孙衍为相,至此,公孙衍掌五国相印。

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联合伐秦,然而真正出兵攻打的只有韩、赵、魏三国,联军被秦国打的抱头鼠窜,8万将士被斩杀,就此,五国伐秦失败。

公孙衍和张仪两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各个国家并且得到尊崇的地位,可以说论嘴皮子功夫他们绝对是祖师爷。

下一节着重讲一下张仪。

诸子百家——纵横家合纵连横

相关文章

  • 静心

    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兵家讲究行军布阵,纵横家讲究合纵连横,墨家讲究仁爱非攻,农家主张劝耕桑足衣食,...

  • 诸子百家——纵横家合纵连横

    纵横:一怒则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 公元前341年魏国与齐国在马陵大战,魏国大败,势力一落千丈,齐国因此成为东面的...

  • 农民通术的圣人——苏子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

  • 喜欢历史(11)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历史 由于纵横家重视计谋,策略和权变,纵横家书所搜辑汇集的掌故以及历史经验教训,不限于合纵连横...

  •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故事

    谷子,王诩(王禅),号,玄微子,华夏族,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

  • 卓绝的先哲,璀璨的星辰

    ◎先秦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

  • 厚黑学:有三种征服人的本事,让“强者”退避三舍,弱者变得强大

    古人有言:“纵横而敌弱,谋定而自强。” 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要有战国时期纵横家“合纵连横”的智慧,拉拢需要拉拢的人...

  • 诸子百家与职业信仰—纵横家

    诸子百家皆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有名无实,各国争强,各种治国理念应运而生是为诸子百家。 纵横家是借助外物,借外部...

  • 历史小记 | 合纵连横,烽烟四起的七国角力(1)

    所谓合纵连横,指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对于“合纵”与“连横”,自古以来就存在多种解释。从地...

  • 如果我在春秋战国

    如果我在春秋战国 纵横家是我的第一选择; 合纵连横 指点江山 大开大合 唇枪舌剑中或万里烽烟 或对酒当歌。 如果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子百家——纵横家合纵连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o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