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猫驾到

作者: 凌波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24-03-27 22:14 被阅读0次

    “你今天会不会出门呀?”一大早,小情人发来消息。

    我想了想,大概,小子想家了,问道:“你准备今天回来?”

    果然,小子的消息传来:“十二点过一点来接我。”

    “来哪里接?”我有点没反应过来。

    “那你想去哪接我呀?”

    “不知道你怎么安排的啊,是去高铁站?还是去你学校呢?”

    “高铁站噻,来学校我寻思有点远,太辛苦了。”果然,小子一直就是这么体贴。

    “好的,具体时间。”

    小子给出了具体时间后,补充一句:“我希望回来有妈妈包的饺子吃,太馋了!”看到这,忍不住地笑了,果然是馋猫。

    想想在小城陪伴他的那十三年,每每问他想吃什么,首先脱口而出的,必然是饺子,还特别强调,是我包的饺子。那是一种近乎执着的喜爱。

    所以,那时候的早餐和夜宵,饺子占了不少的比例,只是,表面看来同样是饺子,馅料却是变化多端的,这大概也是小子一直吃不厌的根本原因。

    从高铁站接了他回来,去吃了他心心念念的好吃兔,餐桌上,我问:“不是说周五回来吗?怎么提前了?”

    “想你啦!想给你惊喜嘛!那你有没有惊喜到嘛?”

    ……

    我们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吃完饭后便去菜市场采购包饺子的食材,小子则兴致勃勃地跟在我身边,跟我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并且不动声色地把我买好的东西全都拎到了手上。

    我问小子:“你这么喜欢吃饺子,可知道饺子是怎么来的?”

    小子说,看到过不少版本,最为流传的还是与医圣张仲景相关的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河南南阳的“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当时正值冬至,他看到当地百姓忍饥受寒,很多人耳朵都冻烂了。他便在当地搭起一个医棚,支起大锅,向穷人舍药治伤。

    为了治疗乡亲们的冻疮,他制作了一种名为“娇耳”的食物,这就是后来的饺子了。

    他将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它们捞出来切碎,并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食物,这就是最初的饺子。

    人们吃了这种食物,不仅填饱了肚子,还治愈了冻伤的耳朵。

    后来,每逢冬至和过年,人们都会包饺子吃,来纪念张仲景的贡献,并祈求健康平安、团圆吉祥!

    我刚刚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后来,“娇耳”经过演变,就有了馄饨的出现。

    三国时,馄饨叫做“月牙馄饨”,到了南北朝才叫馄饨,“形如月牙,天下通食”,宋朝又称为“交子”,明代则称为“扁食”,清代才称为“饺子”。

    我们边走边聊,到家稍作休息后,就进厨房开始准备,小子也参与进来。小子最喜欢的是芹菜猪肉馅和香菇猪肉馅,我今天包的是芹菜猪肉馅的饺子。

    一边聊一边忙,小子突然来一句:“好想念我那个超大号的保温桶。”我明白他所说的是高中时带饭的那个保温桶,临近毕业时,被他不小心弄丢了的那个,只是,不大明白他为何突然想起,心想,莫非想带些回学校吃?

    果然,小子问:“妈妈,这饺子可以带回学校吃吗?”这是有多爱?

    2024年齐帆齐商学院年度特训营 第(79)篇 1099字,累计90906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馋猫驾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oy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