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时候,我从没想过日后会多怀念这段疯狂逃课又疯狂泡馆赶deadline的校园生活。
那个时候,提到未来每个人都是迷茫又憧憬,蜜汁自信能在职场熠熠发光,出的提案一定是最牛的,升职加薪一定是最快的。
后来,职场教会了我「生存」。提案无数次被fou,加班加到过劳肥,休息时间被各种夺命连环call。
加薪?不存在的。
江湖险恶,心生退意。退无可退,遂滚回校园。
在英国读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听说了很多段子,今天讲几个工作后辞职读研的故事。
1
22岁那年,还没毕业的K哥就拿到京东offer,月薪税后1万+,于是他一个每顿离不开海鲜的广东汉子,开启了北漂内陆生活的副本。
大学宿舍最后一次聚餐,哥们嬉笑「苟富贵勿相忘」。那晚他又一次成功把自己喝吐,舍友照旧集体把他运回去,跟过去四年里的每一次醉酒一样,舍友准备好温开水,煮好面让他暖胃。
起初到北京,一切都很新鲜,但也很陌生。
渐渐的,工作的激情随着业务上手减退。重复的任务,频繁的应酬让人看不到成长,南北方饮食的差异也让人无所适从。
「在北京都不敢喝醉,因为没人会送我回家,也没人会给我煮面吃了。」K哥在群里突然说。
和哥们说出自己想辞职读研的念头时,被大伙儿骂「作」。宿舍除了他都选择了出国读研这条路,读书的他们正愁找不到工作,而疲于应酬的他想要找回校园里的记忆。
今年,他放弃了一万四的月薪,交了辞职信,全心为读研做准备。
2
S是班上同学,肤白貌美,亚麻色长发,衣品相当好,独立有个性。偶然熟了起来,发现竟也是辞职读研党。
世界五百强的市场工作她说辞就辞。独立负责的品牌,管着几百万的账目,做着别人看起来很酷炫的事情,但她说:
「每天我都在问自己,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最不能忍耐的是,工作让她几乎和朋友失联了。S超重感情,人缘也很好,但自从工作后,任何时候朋友找她,答复永远是「在开会」「现在不方便」。
久而久之,朋友都怕打扰到她工作,不怎么找她了。
种种考虑下,她还是选择了辞职出国,用这一年时间沉淀,思考Marketing这个行业是否真的是心头好,是否值得自己去做出取舍,如何能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在甲方乙方都工作过的她,读研时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往何处去。
3
Y出国读研的理由是我遇过最奇葩的。
工作几年的Y的税后月薪2万+,也不会太忙。有一天突然想旅游,开始思考怎么样才更经济划算。最后的方案居然是去英国读研。既能体验欧洲各国游、英国深度游,还能顺带拿个硕士学位。
「25岁读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问Y。
「我们有时太着急,读书要比别人早一步,工作要比别人早一步,结婚生子也要比别人早一步。但其实慢下来,风景也很美。」
她说在英国读研的80后其实并不少见。在英文演讲社团里,三四十岁的研究生大叔很勇敢地用不流利的英文真诚地表达,那一刻很佩服他跳出舒适圈的勇气。
「不过经济独立能力很重要,来到英国只花钱不产出让我深深体会到消费降级。」
我问Y「后悔吗」。
「每次做选择前,我都会问如果不做这件事,这辈子会有遗憾吗?然后答案就出现了。放弃优渥薪水当然会有些可惜,但比起另一种人生体验,似乎也不算什么。」
他们做出选择的理由无一相同,但出发点却惊人一致。
听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世界嘈杂的声音太多,干扰的信号太强,有时候我们容易跑着跑着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又为什么跟自己较劲。
其实,答案都在「我」身上。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