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晴
我知道,话一旦出口,就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之事发生;文字一样,只要公开发表,就有正面负面评论之事发生,毕竟人与人思考方式不同,看到听到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非常正常。
今天下午打开简书,就看到昨天的文章后面一条评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5067877/8595a3a0db08d43b.png)
愈接近知天命之年,愈能轻松接受年少时不能接受之事。初看到这条评论,不由得哑然失笑——“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是从何说起?
说到“妄自菲薄”,三年前是有的,毕竟对于一个多年被束缚在孩子、家庭、工作中的人,与社会脱节而造成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自从17年初跟随写作班学习写作以来,早已被遗忘了的年少时的梦想才渐渐复活。
写作群里老师讲课用心,同学听课认真,课下的讨论、聊天内容都让人热血沸腾,并且很多同学都有丰富的写作经验,甚至许多人早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号。大家会在群里发自己的文章链接,老师点评,同学欣赏、思考、学习,在那里,我才真正感受到有活力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真正体会到被裹挟着努力向上的力量,暗中也给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现在回首往事,还被那种一个人在迷雾中穿行的无助感深深笼罩,那时思想散乱混沌,曾经的语言词汇都像抓不住的流水一样从脑子里悄悄流走,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真是搜心搜肠般的艰难。
但再艰难都抵不过内心真正的喜欢,就是那样的喜欢,让我在逼着自己去做事的现实里,逐渐体会到“行动中学习,学习中成长”的力量,这种感觉我的前半生从未体会过,我想这就是人生顿悟吧?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行动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顿悟,年过不惑,人的思想是会随着时间与经历发生改变,我想是有这样的说法吧?
曾经在某补习机构看到过一句话:境界提升一日千里,能力提升点点滴滴,真的就是这种感受,听了不少课,看了一些书,不断的梳理记录自己的困惑,突然有一天,真正明白了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改变自己,才能越来越好。
果真如此。(这是现在的感受。)
所以现在“妄自菲薄”再不是我心中的障碍。也许之前文字中有过多对那个时期真实情况的描述与表达,给了这位朋友以“妄自菲薄”的感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因为在我本心,多么希望这个社会积极向上,大家都能在光明美好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而不是像我,曾经走过那么长一段黑暗迷茫之路。
可现实并不如我所想的那么简单,身后依然有朋友身处迷雾之中,还未看到我看到的那点光亮,而我经历过,我依然在摸索,该不该说出自己的教训、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呢?我认为该,我就这么做了,这些有错吗?
当然,文字发出来,就不再完全是个人的思想认识了,这位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重新梳理自己,还是非常令人感谢的一件事,而这件事,在我回复之后又反思了很久,最后得出来自己的总结:
1.感谢这位朋友的评论,因为互动交流才能让人思考成长,让文章起到它该有的作用。
2.“妄自菲薄”的情绪确实存在过自己的世界,随着现在遇事“只想解决方案,不找借口拖延”的习惯逐渐养成,扪心自问,已经很少看到它曾经暗黑的身影了。
3.“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想法从未有过,这顶大帽子就不要随意扣在自己头上。
4.“缺德”两个字还是还回去吧,我的人生信条是“与人为善,大家善”,我同大家一样,身上“缺点”很多,但就是不“缺德”。
5.也许是之前文章中说到的事情让这位朋友不舒服,但我一直认为有问题掩盖逃避,不反思剖析,问题永远是问题。就像曾经提到的那个辍学一年单招考试失败,现在临近高考开始补习的孩子,今天听朋友说,这次考试失败的经历,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据一对一的老师反映,孩子现在状态很好,特别努力刻苦,这让朋友很欣慰,我也真心的替他们高兴,人的一生那么长,谁不是在挫折碰壁中慢慢的去成长?
这就是我收到负面评论后的梳理反思,我们不都是一边反思一边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