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原来这篇《酒诰》是劝戒人们不要饮酒,只是在适当的场合才可适当饮酒。
今天继续往下读,看看周王还有什么告诫。
王曰:“封,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注释
棐徂:辅助。腆:丰厚。
译文
王说:“封啊,我们西方的诸侯和官员,常常能够遵从文王的教导,从不多喝酒,所以我们到今天能够承受治殷的天命”。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候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睱,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
注释
天显:指天命。经:行。
秉:持。哲:敬。咸:延续。
成王:有成就的君王。
畏相:敬畏辅臣。
崇:纵,尽情。
外服:外官,指诸候。
庶尹:众长。亚:副官。
宗工:宗室的官员。
百姓里居:百官中退休而住在家里的人。
译文
王说:“封啊,我听到有人说:过去,殷商的先人明王畏惧天命和百姓,施行德政,保持恭敬。从成汤延续到帝乙,明君贤相都时常考虑着如何治理好国家。那些治事之臣,颁布政令都很认真,不敢偷闲享乐,何况敢聚众饮酒呢?在外地的侯、甸、男、卫等诸侯,在朝中的各级官员,宗室贵族以及退居在家官员,都不敢沉溺于纵酒。不但不敢这样做,就是敢做也没有闲暇的功夫,他们只想着显扬君王的美德,让百官恭敬的侍奉君王”。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祇,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衋伤心。惟荒腆于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豋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注释
后嗣王:指商纣王。
民祗:百姓的疾苦。
保越:安于。易:改。诞:大。
泆:通“佚”,乐。燕:通“宴”。
䀌(Xi):伤痛。逸:过失。
克:肯。罹:忧虑。登:升。
庶群:纣王的群臣。
自酒:私自饮酒。
速:招致。
译文
我又听到有人说:近世的商纣王沉溺于纵酒,自以为有命在天,不体察民间的疾苦,面对百姓的怨恨而不知悔改。他大肆纵酒淫乐,过分贪图安逸而违反常法,因而丧失了威仪,臣民没有不痛心的。商纣王只想着纵酒,不想停止作乐,他心肠狠毒,不能用死亡来威胁他,他在商都做恶,对于殷国的灭亡从来没有忧虑过,没有明德芳香的祭祀升闻与天;只有百姓的怨气和群臣私自饮酒的酒气升闻与天。上帝知道了,于是对殷商降下灾祸,不再眷顾殷商,这就是淫乐纵酒的缘故。上帝并不暴虐,是殷民自己招致了灾祸。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今天说的是商纣王沉溺饮酒淫乐,下面的臣民也学他,不问正事,只知饮酒作乐,上帝动怒了,最后导致国破人亡。
本篇未完,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