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 一布向左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17:09 被阅读0次

    2020年2月2日,我在得到听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解读音频版。这个颇具文艺气息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记得刚听完这本书我就匆匆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简短的感悟:

    童年不是全部,世界也从不完美。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口或是童年的创伤,我们总能通过受教育或其他路径进行自我治愈。

    上一周,我用工作间隙仔细翻阅着这本书的纸质版。当我眼中跳跃起作者塔拉的文字,我就试图在脑海中建构出那个别具一格的巴克峰。我努力跟随塔拉的步伐,用双眼去见证她从一个大山小女孩到剑桥博士学者的心路历程。再回头看2月份写下的那个简短感悟,不免透着一股乐观的无知。乐观,是我仍然相信我们拥有治愈童年伤口的能力与希望;无知,是我徒有希望,却不曾审视过这个自我治愈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和惊心动魄。

    这本书是作者塔拉的自传,也是她的处女作。在17岁之前,她一直住在美国爱达荷州一个叫巴克峰的大山里。她从未上过学,父亲认为上公立学校就等于把孩子交给魔鬼撒旦。后来,塔拉在哥哥泰勒的启蒙和妈妈的支持下,靠自学考进了美国杨百翰大学,并最终读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这可以说是塔拉自我逆袭的故事,更确切地说这是塔拉从脱离原生家庭到重获新生的故事。

    不曾见过阳光  就以为自己喜欢的是黑暗

    从婴儿到大人,从无知到敏感,从幼稚到成熟,我们都在步步惊心中成长。若是幸运的人,大体相似,一出生就衣食无忧,顺风顺水,不知愁苦。而关于不幸,我们可以罗列出一万种方式。当然,这在现实生活面前,一万种也算不得多。这些不幸有些来自父母,有些来自近邻,有些来自意外。塔拉的童年,在巴克峰一个垃圾场的破铜烂铁里,不上学,不就医,也不允许有自己的声音和意志。父亲在家中扮演着上帝使者的角色,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她的哥哥肖恩,也在用暴力施压变相控制着塔拉。

    这家人深爱着塔拉。但他们施加给塔拉的恐惧盖过了温柔。随着塔拉自我意识的萌芽和身体成长的变化,她在这个家里活的诚惶诚恐,是美还是罪恶,是虔诚还是背叛,她无从判断。时间不会治愈一切,除非是有所努力。除非特别努力,否则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被伤害。

    就像人们不曾见过阳光,就以为自己喜欢的是黑暗。面对哥哥肖恩把自己的头按在马桶里不能呼吸,塔拉不止一次告诉自己,肖恩就是在和自己闹着玩。在自己喜欢的人到家拜访时,塔拉无法摆脱肖恩的钳制,也只能不断通过狂笑来试图说服所有人,肖恩只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很庆幸我成长于一个正常的家庭。作为最小的女儿,我受尽家人宠爱。我无法想象自己被人像狗一样按在马桶上,也无法想象自己被人反手钳制不得动弹。但易地而处,我们总能对塔拉的无助与恐惧感同身受。

    父亲相信不上学、不就医是在遵从上帝的旨意,即便家人遇上车祸、被火烧伤,也坚信母亲的精油可以治愈一切。父亲那一套“女人的位置应该在家里”的说辞曾令塔拉深信不疑。塔拉曾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因为她会和妈妈一样,嫁人生子,然后跟妈妈学习制作精油,成为巴克峰上另一个呆在家里的女人。

    有些鸟儿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

    小的时候,我们和塔拉一样,曾经以为周遭的一切就是永恒。父母不会老去,生活不会更改,只有太阳一起一落在重复。塔拉显然比我们小时候更有过人之处。按照塔拉爸爸的解释,这个女儿注定要受到魔鬼的诱惑,背离上帝的旨意,离开巴克峰。塔拉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一路开挂。在奖学金加持下,她各门功课都能拿到A,可谓熠熠生辉。但只有塔拉自己知道,这个接受新知的过程,就是置身炼狱,是一场传统认知与全新文明的抵抗。

    如果面对某个事情时,周边人人都保持一种状态,屈服与顺从将是多数人的第一选择。因为这最容易,放弃思考,更没有任何特立独行需要承担的风险。塔拉没有选择这条路。她把自己仿如根深蒂固的家庭元认知与教育新知之间,任由两种力量撞击自己,在激荡中找寻自我,重新认识世界,也重新认识年少的那个自己。她让多种声音在身体里打架。

    在书籍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塔拉夹杂在两者之间的痛苦。她热爱剑桥那扇门里的新世界,当父亲和母亲不再接受塔拉的“背叛”时,塔拉一度想为了重新赢回父母的爱而放弃理智,完全投入父亲与上帝的怀抱。她一度精神崩溃,半夜了还在街上游荡。很遗憾这个艰难的过程没有捷径。在泰勒和姨妈的帮助下,在学校教授们的鼓励下,塔拉只能说服自己保持开放,不再急于去锁定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她清楚自己终点绝对不在巴克峰,但未来具体在哪里,塔拉没有方向。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让自己迈出左脚,然后是右脚,而不是停留在原地。

    书中曾讲到一个故事:塔拉一家曾救助过一只野生的大角猫头鹰。这个受伤的野性生灵发现自己被囚禁,险些将自己拍打致死,于是他们只好将它放生。塔拉的父亲说: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好。它不属于这里,也不能教它属于这里。

    塔拉最终通过对自我的重新审视,找回了生活的方向。她将摩门教作为自己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她在每年固定一遍地拨打母亲的电话,希望见上他们一面。但她不再崩溃,她知道自己不想再去开起重机,不想在回到巴克峰父亲花巨资建造的“教堂”里。记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快结束时,主人公安迪逃出了监狱,此时屏幕上有一句旁白:“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塔拉这只鸟儿同样拥有一身鲜亮的羽毛。

    信仰有时并非真相,而是对我们有用

    塔拉说,她来自一个极少数人能想象的家庭。看完全书,我欣赏塔拉的努力与勇敢,但我对于给塔拉造成这一切的那位父亲,却也恨不起来。在父母心里,他们是深爱着塔拉的。在发现塔拉唱歌的天赋后,爸爸说自己会搞到钱让塔拉去参加试唱;当在机场送塔拉要前往大洋彼岸求学时,父亲久久不愿离去,就像等待着塔拉在最后时刻改变主意。父亲的脸上充满爱意、恐惧和失落。因为他曾对塔拉吐露过心声:“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再低下埋了一千加仑的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

    我们可以说父亲对塔拉的爱是建立在塔拉回归家庭重回上帝的怀抱这一条件上的。不得不说,父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当他坐在新买的电视机前,等待世界末日的那一刻,塔拉都希望上帝应该聆听到爸爸的声音,遂了他的意。塔拉在后来的学习中,认为应该是躁郁症放大了父亲内心的一切。抛开父亲是个病人这个事实,父亲的信仰没有罪大恶极。

    前两天,当我得知老公和公公在外出时与其他车相撞,我的第一反应是:要带全家人去上个香。感恩佛祖保佑,也祈求家中太平。我感恩意外发生后凹陷的只是车身,而不是我们至亲至爱之人的身体。不管这个神秘力量存不存在,我都愿意宁可信其有。我们信仰神明,虔诚与不虔诚的,都希望有神秘力量保佑着自己和所爱的家人。

    这个世界,究竟以什么样的真相在运转。我们很多时候真的难以知晓。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意志解读这个世界。塔拉是,父亲也是,我们也是。我们信仰某一样东西,很多时候并非因为它就是世界的真相,而仅仅是因为它对我们有用。

    教育,是另一把认知世界的钥匙

    烟消云散,风过无痕。而人曾经经历种种,必然在脑海中存留印记。是过去经历的点滴及所有,塑造了当下的我们。我们有多少能量能够让自己起飞,冲上云霄,不得而知。逃离与救赎,只有真正强大的自己才能做大。塔拉的障碍是巴克峰,那我们的障碍是什么呢?是对一成不变生活的沉溺,是对持续快感的索取,还是内心某个最无法道与人听的隐秘角落。

    不论那个障碍是什么,世俗的教育能够给与我们另一个审视她的角度。它赋予我们另一双眼睛。帮助我们逃离地面,在空中俯瞰自己过往的生活以及经历种种。让我们拥有另一种可能,相信未来可期。教育就像一个放大镜,我们从中观察到更大的精度。

    塔拉在接受《福布斯杂志》访谈时,对于教育的内涵做了深刻的阐述:“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的山属于我们自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像鸟一样,飞往我们自己的山。因为山的那边,是全新的世界,另一个自己,另一种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my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