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11月8日
地址:昆明大溪地
C&B15班—客体关系4⃣️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心目中向往某一种人?我们在世界上拥有不同身份与角色,或许我们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一生是一种怎样的原型力量在影响着你,你知道当你向往某个生活的时候,你就会排斥另一种生活,角色的功能结构就产生了。
荣格根据自己的分析与体验,以及自己的临床观察和验证,提出了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的儿童、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等诸多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
班长在群里提了三个问题,荣格的人格面具,温尼科特的虚假自体,弗洛伊德的自我,课程由这几个问题展开:
【人格面具与阴影】
人是由许多分歧或对立的态度或倾向构成,它们很容易发生冲突,有时会导致神经官能症性质的人格冲突,其中一组就是(人格面具与阴影)他们是互补的结构,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中,两者都可以根据个体感知到的经验,以具体的事物命名,如“老实”或“傻瓜”。
荣格用阴影来描述我们内心深处最应最隐秘我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所谓的阴影是指人性中的阴暗面,或指人性的兽性面,这是精神中最隐蔽的,最奥秘的部分。荣格认为阴影不仅包括已被自我感受过或拒绝过的部分,而且还包括从未曾意识到的原始的或不成熟的那些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人类就形成不道德感、攻击性和冲动的趋向。 但是,如果阴影发挥适当,也可使人产生创造力。与阴影接触过引起人格的扩大,开辟了交流的新渠道,不仅与我们的内心深处交流,也与整个人类的黑暗面交流。与阴影达成妥协的过程明显导致人格的道德平整。从原型理论看,道德认同,指的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唯一的人是接受了他阴影问题的人,给予意识到自己消极面的人——即意识到自己消极面到人,自我与阴影的融合保证了自我同一性的完整与连续,正如荣格所说“阴影的整合是对个体的道德品行的最高要求”。
【阴影与人格面具的形成】
阴影与人格面具的内容和特征,是由自我发展的过程所选择的,自我意识拒绝的内容变成为阴影,而它积极接受的、认同和吸纳的内容,则变成它自己以及人格面具的一部分。
荣格发现人格面具的两个来源:符合社会条件和要求的社会性角色,一方面受到社会的期待与要求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人的社会目标与抱负的影响(前者来自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包括必须做到的某种类型的人、依据社会习性适当的行为,以及相信某种对真实本质的命题像是认同宗教教义,第二个则来源包括个人的社会企图心。
阴影与人格面具两者皆是自我疏远的“人物”,它们与我们自我认定的意识人格同处于心灵中。阴影与人格面具像是一对兄弟会姊妹,一位站在公众面前,另一个则躲在一边隐蔽着,人格面具与阴影通常正好是彼此对立面的,但也近的像孪生兄弟一样。人格面具是我们由文化熏陶,教育以及对物理与社会环境适应的产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面具是一种活动的情结,其功能既有隐藏个人意识思想和情感的一面,也将他们显露给他人的一面,人格面具这种情结拥有相当高的自主性,不完全受自我的控制。具有互补功能的阴影情结是一种对立的人格面具。阴影可以被视为一种超人格,想要获得人格面具所不允许的事物。
【人格面具的发展】
自我中个体化、分离与社会强烈我强制性之间的冲突,产生许多自我的基本焦虑,个人如何才能既被他人接受喜欢、满足他人的期望,又能够成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基本冲突来源一个,显然存在于自我与人格面具发展间。在初成年时,个人希望自我与人格面具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是自我能够在现实的社会中生存。
但是由于个体深处必须求生存的环境,自我不能特意选择认同某个特定的人格面具,这就好像弟弟,妹妹模仿哥哥和姐姐,孩子模仿父母一样,为了获得异性的欣赏也是形成某些人个面具的心理动力。
对每个人而言,人格面具都必须扮演与事物发生联系和保护主体的角色,这是他的双重功能,内向者在团体中获角色不确定的情况下,通常会感到自己的人格面具不恰当的,这是因为内向者的人格面具以保护主体为主,而在事物发生联系的方面是不足的。合格的人格面具不仅表达社会认为恰当的人格面貌,同时也应该是真诚而合理的。只要人格面具是个人人格真实表现,认同它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他会随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发展变化。
人格面具不仅是与他人及事物互动的产物,而且包含了个人对他人已经事物的投射,个体是根据自己对他人及事物的理解,决定自己应该带什么样的人格面具。把人格面具从一个情景带到另一个非常不同的情境,就会出现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现象”。
人格面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角色地位的情况下,会发生转化。人格面具具有原型核心,即个体在一生中承担的各种角色,都有群体的普遍意义原型,如儿童天真活泼、少年意气风发、中年成熟稳重、教师为人师表、医生仁心仁术等,从幼儿起,大人都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制定角色,孩子为了适应大人的要求而形成人格面具,这些面具虽然会发生变化,但是他们会以某种形式(例如迁移)对个体造成影响。
【人格面具与阴影的整合】
当人格面具与阴影发生冲突时,自我面临个体化的危机,同时也是透过整体成长的机会。在冲突的层面,有人格面具的集体价值、个人的原始本能造成(弗洛伊德的本我)的阴暗面,以及原型与无意识情结的某些衍生物。因为阴影的内容不能被人格面具接受,冲突可能十分惨烈。荣格认为,假如对立的两端陷于紧张,则解决之道在于自我能放下两端,开创出一个能包容二者并引向前的真空地带,使无意识得以在此以新的象征形式有创意的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发展并穿戴新的人格面具,并结合先前不能被自我接受的部分。作为适应工具的人格面具改变的潜力相当大,只要自我愿意改变旧的模式,他便已越来越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变化的情景。
人格面具的发展有两项潜在的陷阱:
1、是对人格面具的过度认同
个人对取悦于适应社会变得过于关切,并相信这个建构的形象就是人格的全部。
2、不能对外在的客观事物足够的关心
而太过沉浸在内在世界里(如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占有)这样的人关注的是冲动,愿望,欲望与幻想,被那个世界掌握得太彻底,以至于对他人的注意力不够。结果这类人便有不体贴,盲目,不与人接触等倾向,只有在最严厉的命运打击时,才会被迫放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成功的可能。个体同时也以此要求他人对集体道德的遵从,把一些统一的规则加强给整个集体,根本不考虑个人的不同需要,因此过度膨胀的人格必须受到抑制,以便是一个人天性中的其他部分赢得自己的地位。
荣格提出了自性化的概念,是一个人能够意识到ta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自性化是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荣格认为:“自性化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为自性化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
@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影响;
虚假自体在上两次的课程和备忘中详细讲过,这一节我们好好了解人格面具为我们带来的利与弊,关于自我,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三者之间的调整与平衡也是一直在做的功课。
C&B15班—客体关系4⃣️【过渡空间,经验中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域】
@过渡空间同游戏,象征产生密切相关,属于游戏,创造力,幻想,想象和错觉的范畴,儿童的游戏场就是一个过渡空间的,儿童由此发展出人际关系的能力
@温尼科特的论文《被剥夺的儿童以及如何补偿家庭生活的丧失》,孩子在过渡性空间中要创造出那个过渡性客体,就是他的最大的幻想和现实之间微妙的链接,在这个链接中他又多少的自发性,有多少的促进还是抑制,有多少认同还是忽视,有多少的创造性的资源将决定了这个孩子的本心的发展程度,母亲在这个阶段所承担着就是那个是否给予创造性资源的可能性。
【恰当的接纳与挫折形成的幻想与现实的分化】
婴儿在母亲够好的照顾下,最初形成全能的幻想随之慢慢去除幻想,发展出现实的检验的能力,这本身就是儿童的过渡客体与过渡现象形成的过程——现实的连接能力
@母亲的接纳逐渐减少,婴儿也逐渐发展出处理挫折的能力,不完全的接纳使客体变得真实,持续时间过长的过分的接纳对婴儿的成长不利。这种过分的接纳使的婴儿幻想和行为没有区别,然而,在开始的时候恰当的接纳是必须的,有了这种接纳后,婴儿才能发展出相对应外在现实的能力,甚至形成外在现实的概念。
【过渡客体中的客体的联系到使用的过程】
@过渡客体是婴儿在其环境中经历的某一方面的象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过渡客体的婴儿已经达到使用象征的能力,婴儿过渡客体表明从客体的关联向客体使用发展的一个过渡的阶段
@温尼科特说,过渡性客体注入一块毛巾就是此旅途中一个朝向体验的发展,他认为象征是可变的,依赖与婴儿的发展阶段
【客体使用和完整的欲望体验】
早期在全能中,会让他有一种完全的满足欲望体验,他创造它,利用它,完全处于自己的快乐,在完全侵吞时又毁灭它。
这里让我想到【恰当的接受与挫折如何形成未来孩子的独立】
@独立的前提是自感可以依赖的支持
不健康的独立就是被迫的独立,是不得不面对的独立,父母想着让孩子独立,并未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孩子只能自己面对,别无选择。虽然父母是爱他的,但孩子感受不到,为了保护自己,他可能逐渐变得冷漠。
健康的独立是自感可以依赖的独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与孩子一起了解分析,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去面对。孩子去面对的时候,他知道背后有人支持,他的心是温暖的,人格相对也更健康。他的独立是建立在前期依赖的基础上,并且有更多被支持的体验,遇到搞不定的困难时,他往往也更能主动寻求帮助。
@健康的依赖是懂得求助并保有强大的自我
在不少父母的认知和理解中,独立如果是宠儿的话,依赖就像弃儿。然而,弃儿往往有我们未觉察的可爱。
不健康的依赖通常通过一味地顺从、让渡权利等,来获得他人的帮助、关注、保护、肯定等。过度依赖者即使自己实际上有能力去做一件事情,他也拒绝去做,而表现得很虚弱无能的样子,希望别人来帮助自己。因为依赖者在被帮助的过程中,感受到联结和被爱,哪怕一直被帮助者骂也在所不惜,过分依赖者失去自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把依赖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
健康的依赖,存在于过分的独立和过度依赖之间。个体可以平衡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能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关键是并不因此觉得自责和自感弱小低劣。他能够充分地信任别人,敞开心扉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时有足够的自信去处理关系中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一个可以健康依赖的个体,通常其友情和爱情都会加深,也更加懂得如何为人父母。因为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职场上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身体会更健康,人也更快乐,也更能享受生活。
相对于过分独立者,健康依赖的内心是充实的、温暖的,相对于过分依赖者,健康依赖者的内心是有力量的。
@过分追求独立反而使他失去自我
过分独立的个体往往最害怕的是不独立,而不幸的是,因为害怕不独立,无法接纳脆弱的部分,终究可能会迷失并丢失自我。
@健康的独立(依赖)的孩子更善于利用资源
亲子关系是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一个模板,孩子拥有这种被尊重的独立、同时也能够可以依靠的体验,使他将来更可能获得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资源。
健康的依赖是走向独立的动力
在不健康的依赖关系中,获得帮助本身就是目的:一旦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整件事就结束了——多么安逸,多么轻松啊!
在健康的依赖关系中,获得的是必要的帮助,是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的途径,是为了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在不健康的依赖关系中,寻求帮助是为了逃避挑战;在健康的依赖关系中,寻求帮助是为了学习和成长。
C&B15班—客体关系4⃣️温尼科特提出,孩子在其生命的早期是没有父亲概念的,其实在刚出生及之后一段时间内,孩子连母亲的概念也没有,当然孩子更没有“我”的概念。婴儿闭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一些感受。当母亲给婴儿喂奶时,婴儿感受到的不是外界有一个人在喂奶,而是“感觉饿了”、“感觉饱了”、“内部感觉很舒服”、“感觉不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才慢慢发现,这个东西好像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好像外面有个人给我,我才能拥有,发展到这里,孩子才逐渐有了母亲的概念,同时也才有了“我”的概念,这个时候大概在6个月。
我们就是在“婴儿已经发展出了对于母亲这一外部客体的理解”之后的这个框架下探讨独处的问题。
【独处的三个情绪阶段】
在现代网络的信息时代拥有独处能力越来越少,对手机依赖已成为一种时代病,变得独处无能,
独处与情绪的发展相关性:
1、我阶段代表自我从环境中与个体结构中浮现出来,这时婴儿能够区分我与非我
2、我是…婴儿发育的重要阶段
3、母亲的“可信的”“存在性”都要在一岁完成必须继续,以建立婴儿的独处能力
【独处与退缩的两个方向】
1、独处的“安全关系状态”和接纳状态(一个是自我的接纳、一个环境的接纳)——内在的充盈感。
接纳与怨念(接纳就是自我认同问题、你对你自己认同状况决定了你的关系品质)把你的边界处理好,独处的时空创造出来
虽然婴儿已经可以理解母亲这一外部客体,但这时婴儿还没有第三者的概念,也就是父亲的概念
那么父亲对于婴儿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人有不同的特点,给我提供养育的那个人是妈妈,还有一个和她不太一样的人是爸爸,这就是父亲的概念之一。
第二,我们会提到父性的品质,比如积极的、进取的、阳光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父亲、母亲、父性、母性,其实是一种意象和特质,而非生理上的性别。女性身上也同样可以有很果敢、很坚毅、能够承受压力的特质。)
第三,父亲意味着性别上的概念,比如“我是一个女性,女性应该有怎样的特质。”
在婴儿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些概念根本没有建立,但是并不意味着父亲在这一阶段不起作用,并不是说父亲像隐形人一样一直到俄狄浦斯期才突然跳出来发挥作用,父亲的作用其实很大
那么在生命的最早期,父亲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父亲在婴儿发展的最早期更多地起到间接的作用:给母亲提供支持。如果丈夫对妻子是关爱的、呵护的、照顾的,同时在经济上也能支持家庭,这样母亲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非常的安心和踏实。
父亲其实是在帮助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这种安全感和稳定感也能共情性传递给婴儿。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父亲,母亲可能会焦虑不安的,是分心的,可能会对婴儿早期的养育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在早期发育阶段,婴儿有很多发展任务需要达成,比如,从刚出生到三四个月会有一些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及其与自己身体的整合,这个任务对婴儿来说非常地重要。
如果小孩有躯体性疾病,如腹股沟疝气,(注:腹股沟疝气,是婴儿体腔内的小肠、输卵管、卵巢、睾丸等器官经过体腔壁或腔内空隙脱出,在孩子的腹股沟处形成的突出。父母在孩子的腹股沟处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严重时甚至会肿到阴囊),同时孩子还会出现爱哭、不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伴随的症状。孩子大声哭啼、咳嗽、排便、排尿时)这种一阵阵的疼痛会严重影响婴儿的各种整合能力。在他长大之后,还是感觉这个世界很不安全,总想着可能突然会有突发事件打击他,这其实是他在小的时候面临突如其来的痛苦,却没有人能够安抚、抚慰和帮助他的早期经验再现。
在最早期的发展任务完成之后,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婴儿自我与母亲之间边界的分化,即“我与周围不一样”,“我跟我母亲是不一样的人”。这个时候如果父亲在,就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这种自我边界的分化,因为他能给婴儿提供一些区别于母亲的体验,会加速婴儿的这个自我边界分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发生在四或五个月,大约到六个月或稍后完成。
现在有很多人对于父亲在养育孩子中的角色和位置的理解有偏误,有父亲甚至母亲也抱有这样的观念,认为父亲的角色可有可无,有母亲照顾孩子就可以了,而父亲只需负责外出工作和赚钱。但实际上父亲从一开始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至少在孩子6岁之前这个时期内,父亲要不断出现在家庭中,要与孩子进行各种方式的游戏和交流,以供孩子进行幻想。
接下来阶段的任务是人格进行丰富性拓宽。中国有句老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意思是说,我们都是从一团混沌开始的,从一开始没有分化的原初状态,到逐渐能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在个体我与环境区分开来之后,我们的生命还不是特别有意义,这时候我们人格的丰富性拓展其实有赖于第三个人的存在,第三个人就是父亲,当父亲真正在关系中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人格的丰富性就展开了,因为三人关系才会涉及到竞争、抢夺、友谊、背叛这样的主题。当我们的人格丰富起来之后,我们会发现在世界上生存是一件有意义的、有趣的、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们才有了真正人类生命意义上的生活。
父亲的另一个作用来自他所拥有的父性品质。
我们很多人对童年有着这样的回忆:“当他(父亲)走进来时,我的房间立即洒满了阳光和希望。”这是一种父性的品质。或者说,一个人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母亲的那种包容性可能还不完全足以让他去克服困难,但这时如果父亲在,有一个很坚毅的人跟你说,“这没什么大不了,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一直在这陪着你,别怕!”这时我们就能突破问题。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属于父性的品质,如果我们能够跟父亲有这样的联接,我们身上就会出现这样的品质。
这里我们所说的父性品质是象征意义上的,不见得一定要是一个生理上的男人,女人身上也可以有这样的父性品质。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家庭中有一个现实的父亲,但是我们在探讨的时候是在象征的层面上去探讨的,最后又回到荣格的理论中人格的整合,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两个方向(内,外倾)四大类型(思维、情感、直觉、感觉)的不断开放与完善,修练生命的完整性。
C&B15班—客体关系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