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谈写作智者的钱包
作家之路,第一本是过去,第二本才是未来

作家之路,第一本是过去,第二本才是未来

作者: 高浩容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7:45 被阅读236次

​大概出了16本书以后,当我在简历里多了「作家」两字时,我才不会有心虚的感觉。

之前一直称自己是写手,因为始终不觉得写出了什么代表作,比较像是一位流水线上的技术员。

这跟写出来的质量有关,亦无关。有关在于,自己心底清楚,写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样的素质,达成多少的自我期许。

无关在于,这些书不一定要出版。一个写了很多东西,满足了自我,即使这些文字从来没出版,就像日记一样,那也无所谓。

另一方面,有太多人出了一本书,或者完成一部作品后,就像安迪.沃荷说的一样,「以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出名三分钟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出了三分钟的名,然后就没有了;出了一本书,然后就没东西写了。

那可能只能说明一件事,「你曾经运气不错」。

以产业为例,HTC曾经是安卓手机的霸主,现在公司插着叶克膜,在生死边缘徘徊。

每个人多少都有点人生故事,足以出一本书,但要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需要在技巧、阅历各方面力求突破,这是一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如人生一般绵长的自我辩证。

那么等待在前方的是什么呢?就是经常被人提到的「风格」。

并不是每个写作的人风格都成型,风格成型要有一个历程,让风格显现,并且逐渐形成一种结构。

就像扎哈.哈底的建筑,不只是灵光一现,而是有足够对于建筑的理解,使这个脑中羽毛般轻巧的东西,化为现实中巨大而真实的被造物。

刚开始学写作,无论是上写作课,或是模仿喜爱的作家,这都没问题,但从中整理出来的,未必是风格,而是「套路」。

举个例子,iphone创造了它自己在外型与操作上的风格,富士康通过一台台模具复制出产品。前者是风格,后者是套路。

误把套路当成风格,就会陷在套路的格局中。毕竟什么东西拿一个固定模式一套,那很方便。但那是制造业,不是艺术。

就像一个人写了很多东西,自己觉得挺不错,结果得到一个评语是写得像「张爱玲」或是某某人。是挺不错,但就像富士康生产iphone零件技术很棒,但富士康依旧不是苹果。

比方说有人谈到AI取代记者写新闻稿,那也是因为新闻稿有明确的套路,因此如果你走的是写手的路,你被取代的可能性太高了,就像生产线上的劳工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所以作家容易被记住,写手不会,因为写手是套路的延伸,走在套路后面。

回过头来说,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必然历经一个学习套路的过程,但突破这个套路,才有可能让风格显现。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本来用同样方式,可以轻松接案赚钱。突然放下这一套,开创另一套,也许会诞生一些没那么容易被接受的作品,甚至遭读者或评论家的唾骂。

甚至可能风格开创失败,不得不承认自己江郎才尽,走回头路。

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有些很棒的写作老师,他们也许本身难以突破,但凭借有好的眼光、教育的爱心和工作的责任心,仍能培养出超越自己,乃至于超越时代的作家。

比如我有个认识十几年的朋友,初中毕业就考上维也纳艺术大学(旧称维也纳音乐院,但人家不只音乐,有各种艺术科系),主修钢琴。

大家都对他有很高的盼望,他对自己同样严格。但在独奏这条路上,始终没办法达到理想的高度。后来专攻伴奏,反而开出一片天,现在是维也纳艺术大学的伴奏老师,和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家合作,毕竟好伴奏不比好的独奏家好找。

写手到作家的过程怎么熬,真的是学问。尽管我们都说坚持、坚持,但有些人拼命死磕,结果开花之后还没结果,有的身体累垮,有的精神崩溃。

这第一本书到第二本书,到拓展风格的历程,其实坚持不难,不信你看看自己的陋习,那么多年也改不了。

最难的就是学会有节奏的休息,不让自己过分消耗,同时也不会因为过于懒散而失去动力。

有时在转换节奏中,我们可能反而能找到突破的点。

所以什么是作家,在我看来,作家是长期坚持、具备执行力,且拥有自身风格的文字工作者。

总之,这个从写手到作家的过程,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少了任何一个,仅仅是空有理念,或者只是大量通过既定的套路生产文字,那都不是作家,而是写手。

谈这个,不只是想谈谈写作,也是谈谈我们的思维与生活。

也许有些人刚开始对我们很好,但那只是第一步,就像我们都学会基本的礼貌,所以给人第一印象不错,其实就是一种套路。

但真正的情感,靠的不只是第一印象,而是第二步、第三步,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关怀与付出。

看人,第一面是过去,第二面之后的持续发展,使我们真正看清一个人。

这需要时间,需要超越,需要突破。

有些人在一起多年,后来离婚,或是转成亲人,也是如此。但如果说夫妻就是亲人,不需要爱情,等于把作家的高度,拉低成写手。

过去总是过去,完整的幸福需要长期经营,才有未来。

写作如此,关系如此,人生如此。

相关文章

  • 作家之路,第一本是过去,第二本才是未来

    ​大概出了16本书以后,当我在简历里多了「作家」两字时,我才不会有心虚的感觉。 之前一直称自己是写手,因为始终不觉...

  • 《小狗钱钱》有感

    今年读了四本书,第一本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二本是《原则》,第三本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四本是《小狗钱钱》...

  • 平民如何通过微信持续赚钱?

    今晚看了李笑来老师的《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这本书,这是我看他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财富自由之路》,第一次仔细读,大...

  • 《舞舞舞》——村上春树

    《舞舞舞》是买的村上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挪威的森林》,第二本是《无比杂芜的心绪》。然而第一本送人了,第二本...

  • 约翰克里斯朵夫

    背上的孩子,你为什么这般重?我是你未来的日子。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

  • 三体 读书笔记

    有轻微剧透 介意的请不要往下看啦 三体有三本。 我看来第二本最好。 第一本是故事里世界的架构。 第二本是高潮。 第...

  • 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一本其实是我接触李笑来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财富自由之路,他的观点很是犀利,独到。更是让人无可反驳的觉得,他说的对...

  • 阅读计划

    这个月我准备读四本书。第一本是平凡的世界。第二本是神雕侠侣。第三本是囚徒健身,第四本是盗墓笔记。这里都是我感兴趣的...

  • 有朋自远方寄书来,不亦乐乎?

    今天(应该是七月一日,下半年的第一天),收到故乡的作家朋友蒋坤元君寄来的书,总共是三本书,一本是《四十才是青春》,...

  • 第一本书

    昨天读完了两本书。 第一本是史航的《野生动物在长春》第二本是《平安小猪》 2023年过去了5天才读完了两本书,这个...

网友评论

  • ac28aacbb4a4:看开了,就好了。人不都是在尝试任何的第一次吗?那种心情,所谓坚持,就是一次一次的做,耐得了寂寞,就能获得成功,你只管去做,身下的交给时间来做。
  • 六月沐风:从坐家到作家,路漫漫其修远兮
  • 7c1ad179fafa:看透,说透!懂,愿意传递与分享,学习
    了,期待更多,期待关注与指导……
  • 子夜山茶:努力💪成为作家
    高浩容:加油
  • 夜酌山色:感谢先生赐教!后生醍醐灌顶!
    高浩容:@AlexandToby 希望我们都能写得快乐。

本文标题:作家之路,第一本是过去,第二本才是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i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