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9年最后一天,很多人都会听罗振宇的演讲。在提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他通过公众号大数据,告诉我们,在2019年超十万加点击量的文章有三千五百多篇。也就是说,每天有十多篇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家长面前晃来晃去。告诉我们,孩子正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尴尬位置,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中国对家的概念是全世界最突出的民族。每年南北两地的大迁徙,成百上千的人,都要回家过年。然而,中国的父母又是最无情的人,很多人为了赚钱,把孩子留给老人,出去打工。不知道有多少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里,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小的时候,缺少父母的陪伴出现了问题。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老师,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研究,她一直在呼吁社会,对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零到六岁的关键期,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提出了母亲可以休三年的养育假政策。虽然一直没有被执行采纳,这表明母亲在养育孩子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最小的时候,应该能够获得最多的爱,这样成年以后,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
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是个别问题,是个谁会现象。缺少关爱的孩子,很难体验到爱,所以成年以后,内心缺少爱。我们能看到,很多谁会学者,专家都在致力于幼儿教育,所有的问题倒退到孩子最初的阶段。
现在的教育就是随大流,大流看着是很安全,周围人都这么干,我也这么干。我们唯独忘了,孩子,不是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活在平行世界里的人。既网络与现实共存的两个世界里的人。如果用五六十年代的理念去教养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这套办法显然是不适用的。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只要随便打开一个社交平台或者网站,关于教育的话题,关于孩子的问题,肯定有。而且非常诡异。为什么用诡异这个词,事件本身色彩浓重,校园暴力堪比香港黑社会。家庭暴力尤如纳粹集中营。我看过最真实的一个报道,广州的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暴揍女儿,手段非常残忍。这些新闻一出来,点击量和吐槽量就会引发教育的一场地震。很多家长和孩子因此上了热搜。
教育出现了问题,到底怎么改。家庭出现了问题,怎么去解决。光靠几篇公众号心灵鸡汤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不管写手们如何绞尽脑汁想办法,也都是纸上谈兵。教育的阵地在家庭,在幼儿园,在小学。这些地方的问题解决不了,以后奇葩的新闻会越来越多。其实,做个正常人挺难的。因为现在的人,没人敢说实话。也不愿意费心费力去讲事实。
改变不了,就去适应。学会转念,所以这个责任落在了妈妈身上。中国的女性真的很伟大。在家庭里,只有母亲可以去做这样具体而伟大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比名利更有价值,更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孩子既未来呀!人的投资是最长线的周期,也有可能回报率很低。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什么样的路,就会走向什么样的境地。观察现在的孩子,身体健康让人担忧。眼睛近视成了普遍现象。缺少体育锻炼引起的肥胖,经常熬夜得心肌炎,长期压抑得了抑郁症,个性得不到释放,选择离家出走,甚至严重的结束了生命。
如何选择道路,又茫然无错。为什么?因为学校从来没有一门课,教会我们如何去做好父母。如果现在有门课,保证您家孩子能去藤校,我相信会有很多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去学习,去改变。功利心左右了我们的初心,影响了我们对孩子的判断。
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变化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才是认识自己最好的途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如果您的孩子,还要靠别人认可,这才是做母亲最大的悲哀。了解以后,才有方向。再去选择最适合孩子的一条路。没有一服药,吃了病就会好。首先,病是从小开始的,积累十几年以后,病发。发现必须得治疗。别人吃的药好了,自己不看说明书,拿起来就吃。这样的教育必然有并发症,后遗症。搞不好还会得别的病。
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慢下来,也许会更美。我们在路上,慢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也许走向问题中心的时候,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