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就是用来做饭的米。
但产品经理的工作可比熬一锅粥要复杂多了,不光要以需求为基础来设计产品,对需求的管理能力也极其重要。
很多时候,糟糕的需求管理,会导致产品工作乱成一团,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
作为产品狗,我会经常体验各种产品,也常常遇到需求管理失败的案例。
曾经有过这么一次糟糕的体验:
那是一款定位一二线城市小众社交的App。
产品的主要逻辑是,用户通过简单心理测试题,确定一个性格分型,基于各自的性格分型和指数,进行陌生人匹配。
用户的心理测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中级及高级,每深入一级号称更加准确。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款产品宣为亮点的心理测试上,我在完成了高级测试之后,它会自动跳转到结果页面。我的测试结果依旧停留在中级,高级测试题的状态则是未完成。
我尝试了重新测试、注销重新登陆、换手机号注册新号、甚至卸载重装,问题依旧。
换一台iOS设备,问题依旧。这不是一个偶发性的Bug。
于是,我在App的用户反馈中,详细描述了该问题。
一周后,App更新,Bug依旧。
接着,我在Appstore上面通过评价的方式,再次详细描述了该问题。
半个月后,App更新,Bug依旧。
最后,我按照官方网站的邮箱,讲问题描述再次反馈。
一周后,App更新,Bug迎风招展。
在坚持了一个多月之后,我默默的放弃了它。
这种糟糕的Bug管理,绝对不是偶然。我今天看了看在Appstore上的差评,简直就是车祸现场。
(如下信息,是我按照一星进行的筛选,并非该App的评价至于差评)
鉴于我如此执着的向他们反馈问题却毫无结果,我只能推测:
要么他们看到了,却没有有效处理;
要么就是他们连看都没有看到。
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了他们需求管理能力的缺失。
产品经理工作的核心就是采集、加工、和传递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求。就算Idea再棒,就算开发效率再高,就算运营团队推广效果再好,产品核心工作的失误,都会不断被放大。
在卸载之前,我在动态中发布“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你可能会有疑问,前面说的不是Bug么?
不论是反馈者,还是反馈渠道,抑或是反馈方式,Bug和需求都是共享的。
用户访谈时,他会反馈需求,也会反馈Bug。
老板找你沟通时,会提想法,也会告诉你他看到的问题。
所以我更倾向于,将Bug作为(广义上的)需求的一种类型。狭义的需求当作一种正向的需求,而Bug则作为一种反向的(优先级更高)需求。
同时,把Bug作为需求的一类,还有一个优点。
像对待需求一样,对Bug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原封不动的抛给开发。
经过你的分析,有可能发现不是Bug,而是需要培训用户,或是转化为新的需求。而确定是Bug的,经过你的分析之后再交给开发,本身已经完成了搜集、复现和定位等环节,修复速度也必然会快很多。
所以,下文所说的需求和需求管理,都是广义上(除非特指)的。即将需求和Bug作为一类信息来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