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章,细细回味,发现这是教育者对现行教育深刻的关切。因为作为教师,我从未考虑过德育,或者说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就是德育了。
跟着檀教授和黄向阳博士的思路,换个角度看教育,尤其是德育,居然有些后怕。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强调立德树人,可是真的如此吗?然后就有些迷惑,接着就是悲哀,脚底生凉,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来时路。
接着,德育的目的是什么?
换了三所学校,经常出入政教处的学生无一例外是让人头疼的,每天的纪律卫生通报成为了班主任的紧箍咒,政教主任的每句话都指向纪律管教……
德育的目的成为维系学校顺利运转的工具,而我们不自觉地充当了这个工具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零件。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可是育人的标准我们却忘了,只一味的向听话、不惹事而行。
今天这一章毁灭了我所有的优越感:温和不说教、不强求成绩,因为我的思想没有转变,我是在一片泥沼里试图把这一滴水变清,而不是改变泥沼本身,或者说我连走出泥沼的勇气都没有——我连班主任都不想当,只是在自己的一方之地自我感动而已。
今后,我依然没有勇气去承担,那么,依然是泥沼,我要怎么做?如何把泥沼变成勃勃生机的花园呢?豁然想起南明教育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是个合格的园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