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置酒与群臣为乐,群臣欢呼胜利而开怀大笑,唯有勾践面无喜色。范蠡私叹:“越王不欲功归臣下,疑忌之端已见矣!”
第二天范蠡向越王辞行,不等越王答应就泛舟江湖,云游四海去了。走的时候留了一封信给文种:“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
文种看完信,思想斗争了很久,因为有心事,所以病袭入身,不去上朝,有人趁机奏请越王,说文种功劳大没有得到封赏,心里一定对越王有看法。于是越王带着佩剑看望文种,又怕文种一旦谋乱,越国没有人能够对付得了 ,走的时候留下佩剑让文种自行了断,文种一看佩剑,就是当年吴王赐死伍子胥的那把佩剑。
吴国当初被越国吞并的时候,吴王走投无路拔剑自刎之时对左右说:“如果死者有知,我无面目和伍子胥在地下相见,我死之后,一定要用厚厚的三层布盖在脸上!”
吴王误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后悔晚矣!而同一把佩剑越王赐给了文种,不知道越王是否后悔杀了文种,毕竟文种是盖世英雄,功高盖主应该是最高统治者最忌讳的吧?我很为文种这样的人才可惜,如果他也像范蠡一样,和心爱的女人泛舟江湖,做个成功的商人,过逍遥自在的幸福生活,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是,人的命运如此,是非对错留与后人评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