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7:【泛爱众】篇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zǐ。
自己有本事,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益,要把才华用在为人民服务上。人家有能力,不要轻视、嫉妒、诋毁,要跟才能是自己的一样高兴。
《尚书·秦誓》中秦穆公号召他的小伙伴们说,“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
具备这样的心胸和品质的人,我们称之为“宰相之才”。
汉文帝有一次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要断多少案子呢?周勃说我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天下一年总共收支多少钱粮呢?周勃还是一脸懵逼,汗就下来了。
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左丞相相当于副职)。陈平说,那得问具体管事的人。文帝问,谁管事?陈平答,如果陛下问案子,归廷尉管。问钱粮,归治粟内史管。
汉文帝于是问,那宰相是干嘛地呢?陈平说,宰相的职责是“主臣”,也就是帮助陛下您发现、培养、使用人才。“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听了很高兴。
退朝后周勃埋怨陈平说,这些话你平常怎么不教教我,陈平笑着说,您身居相位,连宰相的JD也不知道吗?
周勃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过后不久,就辞掉了丞相的职务。可见干一个工作,透彻地了解JD是多么重要啊。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这是宰相的能力要求,用现在的话说,是领导者的必备条件。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与有钱人交往,不要谄媚。与没钱人交往,不要骄慢。
钱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本身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协作演化的过程,现在已经进到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的时代了。协作离不开交易,交易离不开某种通用的交易媒介,那就是钱。很自然地,钱就成了衡量很多东西的尺度,不光是有形物品,还包括无形的观念,比如成功、地位、名望等等。
可以说,“钱”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们一方面享受“钱”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一方面努力挣脱“钱”这把尺子的衡量。关于生命、尊严、自由、爱情、友谊这些东西,我们统统把它们标为无价的,意图使之摆脱“钱”所编织的度量之网,但是很抱歉,摆脱不了。
虽说爱情是无价的,但是我们也同意“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结婚之前,备好房子车子,也是理所应当的。
虽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所有的意外或伤害赔偿,都可以算出数来,一条命多少钱,乃至某个器官多少钱,清清楚楚。
一旦“钱”这种代表性极强的媒介物进入到人际关系里,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钱”几乎可以被解释为任何东西。
你喜欢一个人,你喜欢他的才华、爱心、智慧、情商,具备这些品质的人,大概率也比较成功,所以会比较有钱,那么你对这个人的喜欢,会不会被别人看成是一种谄媚呢?
你不愿跟一个人相处,因为他懒惰、不学习、目光短浅、受害者心态,沾上这些色彩的人,大概率混得也不好,不会怎么有钱(除非他有个牛B的爹或者干爹),那么你不想跟这个人来往,会不会被别人看作是傲慢呢?
钱这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孔子从来不评论富贵和贫穷本身,他只是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他看的不是富贵或贫穷,而是从贫穷或富贵中看到了一个人的品质。
贫穷或富贵,那是结果,钱可以衡量结果,但不能衡量原因。与人相处,一般人看结果,聪明人看原因。
如果你内心放不下谄了还是骄了的衡量,你的行为必定是非谄即骄。
“勿厌故,勿喜新。”主要是针对两性关系来说的。因为除两性关系以外的人际交往,人的本能既是怀旧的,也是喜新的,这两者不矛盾。
而在两性关系中,“喜新”是人的本能,这是根植于所有动物基因中的生殖动力。而“勿厌故”是一种社会需要,是为了家庭和族群的稳定。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情况开始变化了,一方面,大家族解体了。另一方面,人们的结婚和生育意愿也降低了。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旦人类彻底摆脱了生殖的负担,又可以轻轻松松活上一百岁,那么如何对待“喜“和”旧”,相关的观念会怎么发展?起码我是看不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