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儿、嗡儿”的声音很平常,平常的多数人不会留意。也许是一只蜜蜂飞过,也许是风吹的口哨,也许是廊檐下,一只干瘪的葫芦发出的声音。而这声音,在一个作家的耳朵里,却无比动听,因为在这声音里,他看到的是母亲忙碌的身影。
最近在读《贾平凹的经典》,在第二章生活与记事里,被第一篇小说《纺车声声》深深吸引。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一看见她那凸起的颧骨,就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才抽得她这般的瘦,尤其不忍看那跳动的线团儿,那似乎是一颗碎了的母亲的心在颤抖
短短的一段文字,眼前立刻出现了一位身体瘦弱头发花白的老人,不停地摇着纺车,把又细又匀的线,一圈一圈缠绕成一个白白胖胖的线穗。画面栩栩如生,如身临其境,潜意识里不由自主在想,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有怎样的传奇?
继续读下去,贾平凹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做校长的父亲被拉去“改造”,没有了父亲的工资,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唯一的经济来源,都要靠母亲为别人纺线来维持。
人祸没有避免,又出现了天灾,生活开始入不敷出。
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重负之下的母亲,让贾平凹在不该懂事的年龄懂得了母亲,他想放弃读书,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虽然觉得亏欠孩子,迫于生计,母亲只好让他辍学。但是,母亲显然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曾经,为了要回被没收的布,忍受屈辱和谩骂,母亲的坚持和坚韧使她获胜,顺利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欣喜之余,给孩子买回了需要的书本。她的初心很简单,“有一个当校长的爸爸,孩子不能是文盲。”
孩子不能是文盲,看似简单的愿望,多数人却无法做到,尤其在贫困交加之时。解决温饱已是迫在眉睫,哪里还会想到让孩子读书。不得不说,一个孩子有眼界如此高远的母亲,是人生一大幸事。她的眼界成就和改变的是孩子的一生。
贾平凹的母亲还有一个过人之处,被平反昭雪的父亲,补发了两千元钱的工资,按正常的逻辑,倍尝艰辛的她,应该把这些钱用于改善家人的生活,毕竟谁都不想过苦日子。
然而,她没把钱看到过重,而是拿出一半让贾平凹的父亲交党费,剩下的一半,一部分给了慈善机构,一些给了在困苦时帮助过她的人。
那时候的两千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她眼睛都不眨,把这些身外之物都散掉,没留下一分一毫。这或许就是融在血液中的传统美德——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虽然说贾平凹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女人,通过贾平凹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她闪光的品德,平凡而伟大,弱不禁风,也无比强悍。她的心胸是如此宽广,装得下所有人,唯独没有装自己。
文中,“嗡儿、嗡儿”的纺线声,就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亲情线,绵绵不断。
开头以听到“嗡儿嗡儿”的声音想起母亲。
生活拮据的时期,“嗡儿、嗡儿”的声音,天天响到午夜以后。
换了新纺车,“嗡儿、嗡儿”的声音响了一天半夜。
母亲在月光下纺线,用“嗡儿、嗡儿”的声音陪伴贾平凹读书。
最后,在“嗡儿、嗡儿”的声音里,诉说着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而这“嗡儿、嗡儿”的声音,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因为此情此景在我的记忆里,不止一次出现过。小时候,我就是在奶奶纺车的嗡嗡声中入眠,这声音伴我走过了整个童年。
我对纺车的印象,是不停给奶奶捣乱,因为奶奶摇纺车不急不缓,我会用脚去挡,或者用笤帚去挡,奶奶摇不动,就知道我在捣乱,故意做打我状,“你这调皮的丫头。”我就笑着滚到一边。
我的奶奶也跟贾平凹的母亲一样,有一双小脚,用不算高大的身躯支撑着家里的天。大字不识,却支持孩子读书。为了给伯父凑学费,也是织了布拿到集市去卖,有一次卖的钱还不够,果断脱下身上的棉衣卖掉,在数九寒天,穿着单衣回的家。
这些我原本不知道,后来听父亲讲起的时候,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奶奶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许多。
过去,家家必备的纺车,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我对纺车的记忆,也只是模糊的存在。
而在过去,它可能就是一个家的柴米油盐。从贾平凹的叙述,到自己很少的记忆,对于一个家庭中的母亲,我觉得用一句话形容比较贴切,“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网友评论
《《纺车声声》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青春的这篇读后感写得像首优美的散文诗。
“嗡儿、嗡儿”声牵出了贾作家有着过人之处的母亲。青春这里摘录了两个片断:一是母亲要回被没收的布,给贾平凹买回了需要的书,只因着贾平凹的爸爸是学校校长,她认为“有一个当校长的爸爸,孩子不能是文盲”;一是贾平凹的父亲平反昭雪后,补发了两千元钱的工资,她“拿出一半让贾平凹的父亲交党费,剩下的一半,一部分给了慈善机构,一些给了在困苦时帮助过她的人。”
寻常如我,与青春同感,每一位优秀的人物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嗡儿、嗡儿”的纺线声,唤起了青春对老祖母的回忆:“为了给伯父凑学费,也是织了布拿到集市卖。有一次卖的钱还不够,果断脱下身上的棉衣卖掉,在数九寒天,穿着单衣回家。”同样是一位不寻常的母亲。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看到这句,不禁也想起自己的曾祖母、祖母、外祖母、母亲,一双小脚走百里的执着,田间地头抢收抢种的焦灼,灶台间匆忙利落的忙碌,幽灯下穿针引线的静美……我们这些一代又一代的母亲们,平凡,朴实,近乎于本能地做着母亲,却也支撑起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一片天。感谢青春的分享。
这或许就是融在血液中的传统美德之一,“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或许就是融在血液中的传统美德——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觉可以不加引号。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