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人读物心理读书
我给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打差评……(89)

我给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打差评……(89)

作者: sunsmile笑忘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22:56 被阅读1591次

接触武志红,是受某人影响,看了几篇文章,刚开始,我觉得武老师有些分析的确蛮到位,一针见血,让我看清了一些问题,也了解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一度是他的粉丝,买了书,还上过一些线下课程。

但是,自去年开始,我渐渐开始,感觉武老师的分析,是为了分析而分析以及他个人的膨胀和自恋。

他去年刚出的书,《巨婴国》据说被下架了(质量不合格),最近,很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但我只瞄了其中的几个小章节,就不想再继续……。

咳咳,真的感觉到了武老师的自恋,文章的牵强、不合逻辑,更难提科学性,~~~毕竟他是知名心理学畅销书作者,也是北大心理系的硕士生。

总之,我给差评……

01他基于和立足的理论本身就具备局限性

我从来不否认精神分析的作用,我自己也学精神分析,没事也偏好分析一些人事,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理论的作用,必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倘若拿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可结构任何问题的手术刀,不免是夸大了这门学科的作用。

另一层面,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目前在心理学界依旧存在分歧和争议,有些心理大家似乎并不认同,我看过几堂哈佛心理的视频公开课,里边的教授就似乎对佛的理论有较大异议(但我个人觉得精神分析还是有有用的部分嗒),包括其后续弟子也在不断升级更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出现也就100余年时间。

而咱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有糟粕部分,但不容否认精华更多。也经受住了时间和众多智慧人士的考验,不然日本和韩国也不会来学,还要和我们抢注册端午节……(跑远了)

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伟大的思想,也影响了很多西方人,包括心理学大咖,比如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就很推崇老庄,道家思想,海灵格更直接说他的家排就是受道德经影响,咱们老庄的《道德经》他读了好几百遍了……

武志红老师就以有争议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石,企图勾勒出中国人的集体画像,攻击国人文化的根基。

所以,感觉怎么说呢,像一个西洋留学了几个月的小学生和一位历经千年的老者对峙,而对峙的内容是“谁最了解中国人性”。

图片发自网络
02 其所基于的样本本身就有巨大问题。

武志红老师,认为中国人的心理水平普遍在0~6个月的婴儿水平。而且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洞悉中国人的集体心理,是因为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是他9年时间接待的300多名个案,二是他对自己梦的分析。(还包括他接听热线听的故事~~)

图片发自书截图

这里边就大大的有问题,首先300多名个案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而且07年,心理学并不普及,人们谈抑郁都遮遮掩掩的年代,敢于去咨询的就是已经被折磨的不堪忍受的重症心理患者,而且武志红知名度一直不低,他的收费标准也不低,人们把其奉为专家级别,不是疑难杂症估计都不会找他。

以一群有心理疾病的300人的样本,即便是包括接听电话的(电话述说的也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啊!!!)加进去,顶多算10000吧,和十几亿人比起来,真心可以忽略不计;何况样本本身是心理疾病患者,他以此为样本,作为洞悉国人心理画像的切入点,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他个人的梦,我更是呵呵了,不要动不动把自己拉到神坛位置,认为自己虚无的梦可以触碰到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简直把自己归结到巫师或超人范畴了,有跳大神的既视感。

所以,他的巨婴理论,充其量只是代表了一群心理疾病的国人集体画像或是对自己的认识,代表国家还真代表不了,~~而心理疾病全世界皆有,越是富裕国家越普遍。

03 他的书里边很多自相矛盾,难圆其说。

比如他认为国人的心理水平是普遍存在6个月前的婴儿,而6个月前的婴儿的显著特点全能自恋,认为无所不能。而且每个人都有当皇帝或皇太后的梦想。

图片发自图书截图

但另一个章节中,他又认为中国人普遍的没有脊梁骨,没有力量,喜欢一窝蜂按照集体大众模式生活,生怕标新立异。

咳咳咳,想当皇帝和皇后,或者一名自恋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其强悍的自我,张扬的个性。比如威慑天下,比如一天到晚秀自拍,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但集体没有脊梁骨,和抱团的模式化,则是另一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两者之间本身就极其矛盾。

另一层面,皇帝梦和皇后梦还真不是每个人的梦,国人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大分支就是老庄的道家,讲究无为、低调和归隐,也有很多拥戴者,现实中,也有一大群人只想潇洒的过自己的日子,没心思去控制和威慑谁~~

坦率说,我倒是从这本书里看到了武志红自己的野心,想去揭露整个国人画像,还想挑战、颠覆和解构传统文化的根基。他希望红,更红,甚至成为一代先驱和启蒙者的地位。像一个新朝代的皇权创始人(是文化方面?),对的,希望当皇帝是他个人的想法,他投射到了整个国人。

在课堂上和书里边,我都听到也看到了,他再三提及的梦……

一个是佛洛伊德使者身份,杀死了秦桧的干儿子;另一个是梦到自己变成一条巨龙,充满整个宇宙,自称万首之首。

他认为是两个大梦,代表了他的使命,也代表了国人的潜意识中希望成为龙……唉,他又把自己当救世主了,又把自己代表了全中国人……

有野心并非坏事,只是知识储备、积累和眼界不够,逻辑不清,东拼西凑的,不严谨的公号微信热文,实在是思考深度上有欠缺,有些急功近利。

还有我看到了他的敏感和对自己理论的不自信,以及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标准。

图片发自图书截图

他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且感受到了不舒服,但作为公知人物,他总也缕缕插手和评价其他理论和文化领域的人和事。当然,他也承认自己的不足,但无论如何,自己都无法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又在书中大肆表达另一种态度和观点,就难有说服力,再或者直接点说,武志红老师越来越自恋了,有些飘了,不容反驳~~

04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和科学是面面俱到、全能的,但人性是相通的。

首先,武老师通篇书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对国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孝道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抨击。

就如同第一点所言,任何一种文化、学科,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可能更多和当时特定的经济、物质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人爱吃,讲究吃,是因为过去物质文明不发达,饿怕了,所以吃被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也发明了很多吃的东西,这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啥口欲期,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中国人的家文化,关系文化,父亲的缺失,个人认为,也是过去一直以来物质落后,吃不饱,生存不下去环境相关。

所以成家生子,是为了让族群可以延续的最基本的方法;

而关系文化,更是让族群可以最大程度生存,保住更多生命个体的最有效的方法;

至于父亲缺失,母亲孩子的共生,更是因为,家庭分工明确下的产物,为了让新生命个体可以更好的生存,父亲外出赚钱,打猎拿回基本物资,母亲哺育孩子,尤其婴幼儿时期,如若有危险,即便父亲缺失了,母亲还能同时承担起父亲的角色,保证新生命最大存活率~~

再关于儒家文化,关于孝道。我个人的态度一直认为,他同样有其适用范围,不可能面面俱到。

比如孝道,核心我并不认为就是顺,更多的是建立一种威信和秩序,这个社会本来更多的人就是乌合之众,需要有规范和制度,这是安全、稳定的基础,各自为政、完全天性发挥,乌托邦式,也许也可能无下限的人性恶的泛滥。

往小的说,这个世界上有人把孝道用到了极致变态,虐待孩子,这是需要摒弃和谴责的;或者说在物质和文明发达的现代,需要有相对清晰的边界,而愚孝,将小家和大家混杂,造成矛盾,这点是需要与时俱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更多的是有些家庭不建立一些家长的威信,不教育、不作为,甚至是宠溺,形成祸患,坦率说,现在小皇帝、小公主,自我意识过强、自私自利的人更是多数。

至于对老人不尊重,不顾死活的,在物资贫乏年代,估计更是常见,无论如何父母爱孩子还是多数人的本能(动物都如此啊,亿万年进化遗传印刻在DNA中了),所以,孝道也是让老人老有所养的道德约束,尤其是在贫穷年代;至于现代则是让年轻人适时关注老年人,给予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和地位的尊重,从道德层面上去强调没有太多的不妥。

一棍子打死孝道,未免太过偏激。

其次,有些核心、普适的公理和道德规范准则,或者人性的核心本质,总会一直存在和延续。

比如关于真、善、美,比如慈悲、仁慈,普天下,不论东西方都认同;比如对权力的渴求、对本我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的渴求,希望接受无微不至照顾的诉求,是人性的需求,不然佛老爷也不会发明“本我”这个词。

无论如何,科技的进步的驱动核心之一,就是让人越来越舒服,最好每个人像婴儿一样得到照顾,而这也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情……说到底人性就是有自私、懒散的一面~

再比如,他在书中以李隆基的文字来说明,中国海外留学生喜欢抱团在一起,女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偶尔勾结搭背在一起。这在欧美国家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个么首先,大家抱团本身就是一件很中性的事,你非得以西方人的眼光来评判,贴上不好的标签,这一方面就反应了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和不尊重,也就是对自我的不接纳,感觉低人一等,西方的就是对的,就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人在陌生的地方,都会本能抱团,本能找熟悉的群体,这是对抗危险最好的方式,也是人有社会属性需求的一面。在咱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一群群老外也不都是抱团在一起么,这是人性,不是中国人特有~~

武志红老师只是把全能自恋部分代替了本我,又把全世界人性劣根、或者全世界人都有的行为特质硬生生套给中国人,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太牵强了。

全文写到这,我越来越觉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洞悉人性,贴合世间规律,可历经千年考验。比如如水般的适应规律、尊重规律的灵动智慧,比如中庸之道。

任何一种文化、理论、学科,都有其适用性,局限性,不可用到极致,偏激,不然可能就成了毒药了……

图片发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我给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打差评……(89)

    接触武志红,是受某人影响,看了几篇文章,刚开始,我觉得武老师有些分析的确蛮到位,一针见血,让我看清了一些问题,也了...

  • 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

    武志红的《巨婴国》,阅读之后深深震撼了我,我们都是巨婴?中国90%以上的人都是巨婴?我们生活的国度,是一个巨婴国?...

  • “巨婴”横行的世界

    提起巨婴这个词,还是在武志红的《巨婴国》中所看到的,最开始仅仅是抱着对心理学知识好奇的心理,涉猎了武志红老师的一系...

  • 你有多少巨婴成分

    罗辑思维视频第198期《你是巨婴吗?》,让我了解巨婴的世界,内容来自武志红的新著《巨婴国》,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婴的国...

  • 用巨婴理论,可以完美解释中医为什么有效

    巨婴有两种,一是控制型巨婴,二是求赏型巨婴。要想了解控制型巨婴,请读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想了解求赏型巨婴,请读...

  • 我对武志红的认识过程

    我了解到武志红老师,是《罗辑思维》节目,有一期节目叫《巨婴国》。 不久之后,该节目就被下架了。《巨婴国》这本书上市...

  • 计划调整&补打卡2017.5.15

    “对自己内心巨婴的认识,需要时间。” ——武志红《巨婴国》 周六也就是13号,回了婆婆家...

  • 巨婴世界的共生绞杀

    春节在家,看着家里亲戚之间相处的方式,让我猛然回想到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中讲到巨婴的共生篇章,总结出来和...

  • 08-《身体知道答案》如何身心合一?

    这是我在阅读了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和《家为何伤人》后的第三本书。为什么会读这本书呢?读《巨婴国》让我了解到我们这...

  • 巨人国

    近期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一书,呈现了当下社会,成年人是巨婴的心理水平。如果说巨婴是焦虑的母亲,缺席的父亲的家庭环...

网友评论

  • 实现梦想的哆啦A梦:弗洛伊德分析学派,就是一个自圆其说的,无法证伪的,全知全能的自言自语。
    妄图通过一个小细节推测出人的精神状态。
    武志红理论体系中充斥着一大推他自创的、含混不清的玄学语言。这使得他的理论很难被攻破。这点和宗教异曲同工。
    武志红所谓的找到患者的精神问题的原因,却不给出解决方案,我觉得根本就是因为他没有找到原因。一个无法被解决的原因,一定有其他原因推动,那么这个原因就是根本原因。
    武志红对中国人的以偏概全,足以证明他研究范围的狭小。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
    武志红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童年阴影,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理论值得怀疑。
  • 苏然suran:没看,听说了,也许你是对的。
  • 我有一堆梦想:大哥……人家是思维角度不同好吗?幼稚……这仅仅是作为一种参考……认知偏差懂吗?好笑……
    sunsmile笑忘书: @我有一堆梦想 怪不得,你是中毒太深了,居然偏差到中文汉字都不认识,你自己把书读瞎了,还说别人
    我有一堆梦想: @sunsmilezhu读书死……死读书说的就是作者……所有的书籍资料都是做参考……参考……。读死书就是你这种人……无聊,谁叫你全部相信。
    sunsmile笑忘书: @我有一堆梦想 你是指我?
  • 默金:作者的观点很新颖独特,但较为牵强,没能说服我。就第二点而言,武老师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但他所接触的人群我想不光是个体病例吧,当然他不可能写出来。尽管我也发现武老师有些观点过于偏激,我不知道是他有意还是无意,他的不少观点具有启发性,新的东西刚出来总是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但不代表其毫无价值。
    sunsmile笑忘书: @默金 他的观点里边没有特别新的东西,你说的是孝道的一无是处?还是啥,他有些个案分析,我也认为有些还是有道理的,我没有说他所有都错啊,但是小对掩盖不了书主旨上大问题。至于样本问题,他书里边白纸黑子这么写的源自这些经历和个案~~并且我没有想说服你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判断力,希特勒还有认真、执着面,不吸烟不酗酒,你说这些不是好品质么😊
  • 安迪FUL:这本书我一半都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
    sunsmile笑忘书: @安迪FUL 我也是
  • 记录自己的生活:对书抱有敬畏之心就好,他的经过的东西获得的经验我们没有经历过,武老师也是人,不是神!我们不能去评判任何人,这本书能被出版那就说明有他的优点🙂
    记录自己的生活: @记录自己的生活 我也同意你说的,看到不好的内容就如同被洗脑一样,根深蒂固,没有补救的机会,也许需要好久才能认识到自己接受的错误知识
    记录自己的生活: @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会有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而我感到的都是武志红老师的书被下架了以后才有各种否定的文章,如果不被下架呢?为什么没有人去反驳他写的其他书,也有现在的得到武志红专栏,是不是也存在着,巨婴国中的问题呢?哎!如果在被下架之前写这个的人都是敢去提问,去质疑的独立者,
    sunsmile笑忘书: @记录自己的生活 如今能出版更多是为了利益,敬畏之心当然要有,比如传统文化、比如父母,这这都该有敬畏之心、谨慎态度,而不是妄议。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尤其是公知人物更应该谨慎对待出版分享的文字,不然可能带领一群人误入某种偏执和偏激的境地。能出版的不一定是好东西,更有可能仅仅是挑拨人的情绪和感官刺激的庸俗之物~~不要认为白纸黑字的就是对的,你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
  • 清澈的北风:文中的截图用引用的方式打印出来更美观一些
    sunsmile笑忘书: @清澈的北风 嗯嗯,是的,谢谢你的宝贵意见~
  • 游丝袅晴空:心灵鸡汤的套路。禁的人是怎么想的,太不了解大众的心理了,卖书的反而拿来做推销的噱头。
    sunsmile笑忘书: @游丝袅晴空 嗯嗯,也是人有好奇心理,好像说是质量不合格,被下架了~
  • 安悦微:我订了他的得到专栏,我觉得他有些分析,尤其是童年时期父母老师权威的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以及觉知觉察自己,接受自己,这些都不错,说到了很多人的痛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为自己的无为找到合理的借口,所以订阅者大多有遇到知音之感。不过我也觉得某些论断太过武断,往往从一种现象+揭示一种心理+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比如说中国孩子近视多是从内心抗拒读书——我表示不能认同,这个跟遗传,还有不正确的姿势,阅读和学习环境有很大关系好么!
    安悦微: @sunsmilezhu 哈哈,同感,还是要保持我们的独立思考
    sunsmile笑忘书:是的,我和你一样,也订了他的专栏,买过一些书,有些分析的确是还到位的,只是有些分析太牵强了,忍不住我也想说道说道。
  • 离影疏落:我之前看过他很多书,感觉挺不错,也是他粉丝,不过这本巨婴国,确实太主观,以偏概全
    sunsmile笑忘书: @离影疏落 同感,太武断了,以偏盖全~
  • 徒步全球:在环球探险前,修的心理学,这几年环球旅行探险后,我不再碰任何心理学,心理学,有时就像科学去解释玄学那样扯淡,我接触过许多大V大咖和所谓的权威人物,后来有些看不起他们,只因他们嘴皮子功夫太厉害了,始终无法走出去去真切地认知这个世界,我在环球探险的过程中,有许多事件颠覆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他们,无法体会,还像模像样地发表所谓权威论调,唉,畸形社会,畸形心理,其实,他们才是神经病。。
    徒步全球: @默金 九月份计划穿越中东,明年是环球探险,等亚马逊雨林探险回来后,打算写点东西
    默金: @孤海52赫兹 能写出你的经历吗,很好奇,我觉得你可以出书
    sunsmile笑忘书: @孤海52赫兹 嗯,你的经历很丰富,经历是最好最接地气,最入心的财富,但是个人认为心理学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
  • 清灵_简书:之前只是觉得不可迷信所谓专家,所谓学历,武志红的种种表现也确实有些只顾吸引眼球的成分在。对于他的了解也仅仅限于媒体,书籍,看过此文简直有点怀疑他是否游走在常态和变态之间。
    sunsmile笑忘书: @清灵_简书 的确不能盲目迷信,赞同你的主张和态度,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0c2fe012231a:感同生受,就是搏出位!现在读者都不傻,忽悠不了读者,真不知道罗辑思维是怎么审核的,差评!
    sunsmile笑忘书: @Ken_f082 是的,博出位的成份很大,对于新手该能理解,对于他这个段位似乎欠妥,谢谢点评😊
  • 蓝四:我觉得《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里的理论依据足以让武老师的理论站不住脚了。
    sunsmile笑忘书: @蓝四 嗯嗯,我还没读过,去看看,谢谢推荐🙂
  • zz安安:武志红老师早期的作品多有拜读,
    只是武老师,越来越多恶在自恋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了。😥😥😭
    心理学要做什么?
    关注心理疾病还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味挖掘寻找心理的阴暗面,是早期心理学界所做事。
    而今还是用心理理论指导、提升大众的健康教育,而不是还停留在“怨”,“恨”,“愤”,“恼”等基础层面。
    意欲何为?
    以偏概全,要表达什么?讨伐谁?达到何种目的?
    有良知的心理学人,要与时俱进,担负起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快乐教育的责任。而不是,利用自己稍微多一些的所谓知识恐吓大众。 @怀左同学
    sunsmile笑忘书: @zz安安 同感,你的见地我很赞同,一味的挖阴暗,恐慌,挑拨出一些愤怒情绪,的确比较基础,何况有些是野蛮分析的。
    小小小冯特:“有良知的心理学人,要与时俱进,担负起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快乐教育的责任。而不是,利用自己稍微多一些的所谓知识恐吓大众。 ”👍👍👍同感
  • 露从今夜白lu:样本笨身,这个错别字啦
    没看完,巨婴国中有些观点不认同,就先暂停阅读了
    sunsmile笑忘书:谢谢,细心阅读,改了,同暂停了
  • 大卫读历史:挺厚的一本书,感觉内容却有些重复。充满了他个人的愤怒。
    sunsmile笑忘书: @大汪0_0 他是又愤怒,那种愤怒一直没消失……
  • 十三妹儿:反正我觉得你分析的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课程我也有听,所以才认同。从事心理学,还是客观点好!
    sunsmile笑忘书: @十三妹儿 谢谢,我也觉得还是要相对理性客观,精神分析师需要客观中正,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感谢支持😊
  • 舒悦之道: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觉得这本书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过度解释的问题。特别是对孝道文化,我觉得只是由封建社会经济形式产生的人生依附文化的上层建筑,和心理没多大关系。
    sunsmile笑忘书: @舒_414f 是的,武老师这本书过度解释、野蛮分析了……
  • 石头变配玖: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刚开始读武老师,感觉巨婴这个比喻比较贴切。但是后来写到孝和庄老,很多地方还是不能认同的。
    比喻肯定有一个相似度。如果把很多事都联系在这个比喻中。那相似度会下降。更有时就不符合了。孝道联系于其中,我觉得就相背离了。
    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武老师提出的巨婴的概念也值得我们深思,自醒
    sunsmile笑忘书:@PowerQuery “”巨婴“”的概念不是武老师首创,心理学界早就有人提出来的哈
    PowerQuery:赞同。全书的亮点我认为是提出了“巨婴”这个概念。而他的分析还是有点那啥,需要后来者来充实这个概念。
    sunsmile笑忘书: @石头变配玖 嗯,巨婴这个概念在精神分析是有的,但是把这个套到整个国人太牵强,话说回来,他书里有分析到位的地方,比如针对一些个案的分析~~
  • Leo66666:你分析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不够客观吧,更多的带有自我感情色彩!
    sunsmile笑忘书: @Leo66666 额额,那是你的情感色彩,当然每个人的文章都是有情感色彩,😊
  • 天刀笑剑钝:书还在阅读中,他的很多观点很独特,主要是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让我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心理问题,通过这个短短的案例来分析,由局部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全国,使用的方法跟尺度完全不同,所以在过程中确实是有很大的偏颇的。
    sunsmile笑忘书: @PowerQuery 不是很理解,总之武老师接触的都是异常的人,怎么也不能说通过这群人了解了整个国人的内心……
    PowerQuery:@sunsmilezhu 这个是比喻用法吧。就好比二八原则。难道真的是刚好20%和80%?
    sunsmile笑忘书: @天刀笑剑钝 嗯,说整个中国人都病了,才不到6个月,我觉的太牵强了……
  • funnyday:同感
    sunsmile笑忘书: @快乐宝妈 😊😊👑
  • 星魁的实验室:武老师是男人,不要用“她”。
    sunsmile笑忘书: @星魁 嗯嗯,笔误,谢谢指正
  • 星魁的实验室:您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情绪,基于满满情绪的评价,就这一点难以让人信服
    sunsmile笑忘书: @星魁 哈哈,那是你个人的投射了

本文标题:我给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打差评……(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du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