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行起了错别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只是出现在论坛,聊天中。后来不断发展到连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都满是错别字。而且数量在壮大,不断有新的错字被“发明”出来。
还是有一部分错字是有点积极意义的。比如有一些骂人的脏话,直接写出来很不雅,所以根据谐音改成其他字,这起到了一个净化的作用。比如:草泥马,烧饼,卧槽等等。又如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或是比较精妙的:蒜你狠,姜你军,砖家,叫兽等等。
而大部分的错别字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同文化糟粕一样越来越多。比如警察叔叔要写成蜀黍,真没搞懂蜀黍到底幽默在哪里?内牛满面比泪流满面诙谐在哪里?如果油菜是有才的意思,那真正的油菜又怎么办?
错字如此之多,使用又如此频繁,时间一长,恐怕成年人都难以分辨真假。更不要说小学生如果一开始接触的就是这些错别字,更分不清楚。 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还认得正确的字不?
幽默风趣有很多种方式,如果以错别字为时尚,实在是弊端太多,误导后代。以错别字为时髦的中国网络社会,看起来却是矫揉造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