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弟弟坐在地毯上,他忽然问,“假如能让你实现一个愿望——不能说“让我再许三个愿望之类的耍赖皮”——只能实现一个愿望,你会许什么愿望呢?
“现在还没有特别需要实现的愿望,能不能到某些关键时刻再许愿?”
“不行,只能现在,过期无效。”
我瞄了他一眼,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知道生命的真相”。
他一脸问号。
“你要知道,光是光量子,光并不是明亮,是视中枢把光能量错觉为明亮。而且我们的视觉仅能看到宇宙光谱中的十万分之一,是极其狭窄的范围。还有哦,这个世界是没有颜色的,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对光波波长的错觉。这个世界也没有声音,是听中枢把外界震动波错觉为声音。无声无色的世界可能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我们的嗅觉、味觉,也是把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的食物品闻成香味、尝为甜味,而对身体没有能量如大便闻到臭味、有毒食物品尝为苦味。所以香、甜、臭是我们感觉的错觉。
就好像我们给电脑输入0和1大量的数码,电脑会呈现十分逼真的整个图像。我们的感性是把外界输入的信息整顿为一个形象逼真的表象。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不是真的。我们一睁眼就扭曲了这个世界。”我说。“时间也是错觉,爱因斯坦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只是挥之不去的幻象。'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吗?”
(电影《黑客帝国》)我推荐他看电影《黑客帝国》。话题没有继续深入。
如果继续深入,进入康德的“先验论”。康德指出,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先验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存在。他提出先验逻辑形式:经验只提供现象信息,并不提供现象信息背后的逻辑联系。因此我们感知的永远是现象体系。因此我们感知的世界,永远是现象界。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而“我们的感知是有先验规定性的”。在视中枢、听中枢以及整个感知中枢中,底下有一个我们不能调动的整理逻辑系统,先验整顿格律。即不仅我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五官感知到的世界是扭曲的,我们没有接触过外部世界、内在的感知系统本身也是被格律规定的——就像电脑被编程规定。
所以我们怎么认识真实的世界呢?只要我们还身为“人”,还有“求存”需求,就需要运用这套“求存”系统解读外部世界——即扭曲外部世界。
西方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秉持的基本理念是不可知论。西方哲学的起点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全是幻象、全是假象,所以要追问假象后面的世界,追问“本真”、“本存”。如果你看待外物视之为真实,认为眼见为实,那你就离哲学很远。
叔本华说:“对一个人而言,假如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
- 2 -
什么是科学?
上个世纪西方专门研究科学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第一次给科学下定义,语惊四座,叫证伪主义。即凡是能够证明是错了的学问才叫科学。诸如哲学、神学,它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所以不算科学。
波普尔研究科学史,发现科学就是不断证伪的过程,且证伪的速度越来越快。
托勒密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的地心说曾经反复证明有效,今天沦为科学史笑谈。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地心说,但数百年就发现总体上是错的,只在太阳系内部分成立。牛顿经典力学缔造了工业时代,当年可以精确预测行星,但只维持两百年就被爱因斯坦相对论取代。而爱因斯坦对兰佐说,“我的理论只不过是一个过渡理论,是短命的。”
即便科学是注定证伪的,仍有一个无法自解的疑问:“为什么科学一定要通过事实检验/实验观察?科学可不仅仅是眼见为实,还经历了严谨精密准确检验,并且缔造了时代发展呢!”
首先,我们的五官感知、先验主观格律都在扭曲世界——为了更好地跟外部世界耦合从而达到求存目的。而我们的思想模型想要在外部世界应用,就需要通过科学验证跟外部世界打通。其次,越原始、越底层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所以科学更实用、可靠,但不能说科学更真实。
- 3 -
我们从小被教育信奉科学,仿佛成了“科学教”。我也是“科学教”——明明亲身经历,却仿佛需要披上一层“科学解释”的外衣,才敢对外交流。如果不能在“科学解释”层面说通,则羞于公开谈论——也害怕遭受非议。当然,无知的我并不了解什么是科学,但从浅层了解到科学是一个证伪模型,且科学被证伪的速度越来越快,竟让身上教条的锁链松动了一些。
最初是先有质疑,才有了亲身体验;又因为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质疑——
曾经给一位女士做心理个案。她总感到莫名的恐惧,尤其对黑暗和封闭感到恐惧,简直无法自控。
那是我们第三次交流,她说,“我在美容院做脸,那姑娘清洁按摩完之后给我敷面膜,是搅拌成膏状涂抹在脸上的那种。我整个脸完全被盖住了,眼睛不能睁开,她把面膜往我脸上“糊”的时候,有短促的一两秒鼻孔是堵住的。
我恐惧极了,感觉自己就要死了。我觉得自己这么恐惧不正常,怕丢脸,强撑着,敷面膜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被子压在身上越来越重,喘不过气,感觉很无助,很恐惧。那个美容套餐12次卡,我只去了那一次从此再也不去。平常生活中也时常会有恐惧升起,我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
我引导她逐渐放松,深入那个恐惧。她看到一个画面,让她将画面描述给我。
她说,“我看到一个男人,他在树林里走着。”
我问,“这个男人是谁?穿着什么服饰?”
她仍然很紧张,“好像是我。我不知道。好像是我。他穿着黑色的衣服,干完活准备回家。... ...啊,他后面有三个强调。那三个强盗在威胁他,强盗要男人带他们去他家。我能感知到他心里的想法,他很怕,他家里有老婆老人、小孩,他怕家人受伤,所以不答应。”
她开始哭起来,急促地大口喘气,断断续续地描述,“他们在打我,他们把我扔进坑里,把土浇在我身上... ...。我喘不过气了... ...。我好恨,我好恨他们... ...我死了。
有光引领我进入下一阶段,可是我不肯去。我好恨... ...”。
大概一个月后,她看起来容光焕发,她告诉我,“我不会再莫名恐惧了,感觉浑身轻松很多。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心里一直活的很沉重。”
此类个案这几年经历了 100 多例,每一例都并非刻意——基本都是来访者有重大创伤、莫名恐惧、莫名愤怒等,在思维层面无法获得答案,于是进入到超越心理咨询的疗愈性沟通。
每一例档案都有详细记录沟通对话,部分有录音(在沟通对象允许的前提下录音。档案和录音都完全保密,仅限个人存档)。所以我不仅亲身多次经历,还有充足的证据,每一次沟通我们都会获得(针对来访者的)答案和疗愈。但在更大的层面,我知道自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未知。每一次的探索就像一块地图碎片,收集到的碎片越多,就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对于拼出完整拼图的渴望也就更强烈。
这些难以言说的、超出三维认知的体验,切实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底色。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不监控”的世界,摄像头布满街头巷尾楼梯间,这些摄像头和法律约束着我们。在我的世界也悬挂着一个“无处不监控”的摄像头,那是对未知和因果的敬畏。这份敬畏约束着我。
- 4 -
(书籍《理想国》)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讲过一个“洞穴之喻”。
洞穴中自小被锁住的囚徒只能看见面前洞壁的影子,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其中一位囚徒囚徒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眩晕(就像才从电影院走出来一样),但慢慢适应了。他适应后看清台阶,沿着石阶走出洞穴,他看见了阳光下的世界。有山河大地,有花草树木,这是真实的世界。
他意识到以前所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洞穴,而以前所认为的真实事物也只不过是影像而已。他决定返身回到洞穴,想搭救锁在洞穴中的同伴,告诉他们“真相”。他向同伴解释他们所看到的洞穴中墙壁上投影是假象,外面才是真实的世界。但同伴没有任何经验,认为他在胡言乱语,根本不相信。面对同伴的质疑,他无法证明自己。
他要如何证明自己呢?他没有证据,描述的真实世界更像胡言乱语。他也无法靠“实力”征服大家——在洞穴世界的标准里,他同伴的经验、能力显然比他更实用、更有效、更具实力。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曾以为是这位智慧哲学家的自谦。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深刻的自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