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2500 字 ,阅读约需 5 分钟)
写在前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对现代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制度作为一种准则规范,对现代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制度建设是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志,国际竞争表面上是技术和力量的竞争,实质则是制度的竞争。而我们身边随处所见的“公地悲剧”,同样是一种制度的体现。
随处而见的“公地悲剧”加勒特·哈丁: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于1968年在《科学》期刊发表著名文章《公地悲剧》,呼吁关注由个人行为而造成对公共资源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
何为“公地悲剧”?为何会发生“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公地作为一项公共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无限制的使用,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都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无偿获取资源的情况下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过度使用会造成资源枯竭,但每个人抱着侥幸心理,从而加剧悲剧的发生。
其中,公地悲剧的最典型例子就是牧民与草地的故事。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羊,因为多养一头羊会增加一只羊的利润。尽管会导致平均草量下降,使整个草地的羊的单位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羊是有利的。单个牧羊人获得利益,但是资源的亏损却是转嫁到所有牧羊人的身上。因此,理性的牧羊人必然能看到这一点,进而增加羊的数量。当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羊,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羊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羊都饿死。这个故事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
就好像在免费通行的情况下,公路作为一种资源势必被无数车辆的巨大需求所吞噬,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堵在路上。
随处而见的“公地悲剧”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最大的公地悲剧。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我们的社会必须在消耗能源,旅行和建设方面采取“前所未有”的变革以满足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否则可能会增加热浪,引发洪水的风暴,某些地区的干旱以及物种灭绝的风险。
全球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陆地,海洋和大气因温室效应而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体现在我们生活中就是工厂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尾气,空调,一次性筷子等的使用。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冻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气候变化具有典型的公共资源的特点,因为大多数温室气体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并在全球混合。如果只顾自身利益,则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减缓。因此需要各国合作响应,通过国际合作来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其他气候变化事宜。
无疑技术的发展是无法解决公地悲剧的,哈丁认为,解决公地问题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由政府管理的方法,即由一个政府通过法规、税收、产权等方式来强制性地阻止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破坏,所谓国有化;另一种则是采取由企业管理的方法,即由那些在自由市场运作的私人拥有者,来拯救公共利益。
可以联想到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土地是集体的,无论做多做少,得到的都是一样的,而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每个人都是为了各自利益而劳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每个人都会出于私利来保护自己私有物不受损害,所以土地、山林通过承包使用的方式得到保护。在这之前,不管付出多少每个人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必然会导制类似“公地悲剧”的发生。
而今天,为何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不能成立?近期,共享单车纷纷倒闭,其中斥责国人素质差的说法铺天盖地。但是,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单车悲剧似乎也是一种“公地悲剧”。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想私藏共享单车,你可能也想私藏一辆以防明天出门没得骑。如果每个人都对共享单车丝毫不加爱惜,那么你也可能不会太爱惜它们。其结果就是私占单车和损害破坏的情况随处可见。对于共享单车而言,每个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利阻止他人使用,即使单车的产权很清晰,但人们不必为破坏承担责任,这就造成了类似的公地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私有制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随处而见的“公地悲剧”当然公共资源的享用不仅会带来“公地悲剧”,同时也存在“公地喜剧”。例如互联网的应用,知识的共享,这些公共资源的共享无疑都带给我们很多积极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共享经济时代,包括我们了解的滴滴,微信,支付宝……共享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完全的结合了,并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样,知识的共享,可以使大家相互交流思维碰撞,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一起,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重复劳动的时间,使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利用。
新闻分享: 为什么全球变暖 0.5 度是个大问题?
自 19 世纪以来,地球已经变暖了 1 摄氏度。现在,一份重要的联合国新报告审视了变暖 1.5 或 2 摄氏度的后果。
0.5 摄氏度听上去可能不多。但正如该报告所详细介绍的那样,即使只有 0.5 摄氏度,也可能会让世界上数千万人受到由热浪、水资源短缺和沿海洪水导致的生命威胁。仅仅 0.5 度之差,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地球有珊瑚礁和北极夏季海冰,而另一个没有。
该报告还警告说,像许多非洲国家和小岛国一样的弱势地区,可能难以应对多重影响的挑战;作物歉收,热浪来袭和携带疟疾的蚊子肆虐,这三大问题同时出现的话还会雪上加霜。
这些危险不再遥不可及或仍是假设。按照目前的升温速度,地球很有可能在 2030 至 2052 年间超过 1.5 摄氏度的临界值,而这个时间段恰好是现在大多数成年人和儿童的“有生之年”。
而且 1.5 度已经是最佳设想。如果不采取一个极为迅速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全球行动来清零化石燃料的排放和清除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本世纪内地球会升温 2 摄氏度甚至是更高。
卫斯理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加里·约厄表示:“我的观点是,想把升温幅度控制在 2 度之内,这已经称得上雄心勃勃了,如果想控制在 1.5 度之内,那可就是令人吃惊的伟大宏愿了。它们是可以去争取的好目标, 但我们需要面对我们可能不会达成它们的事实, 并开始更认真地思考升温 2.5 度或 3 度的世界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文章启发源自伍老师读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