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要求自己要时刻保持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甚至在放学后的时间里,我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我对他或者她的关注。
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应该只有成绩的关注,如果教师总是把成绩放在最高的位置,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冷冰冰的“恶意”,他们固执地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就是借助他去取得一个好分数。
这样的心理暗示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机积极性不高甚至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们不愿意为一个对他或她不关心的人去付出劳动或者努力。
他或她开始应付,疲于应付,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像被一盆冰水浇灭的火把一样,只剩下呜咽的黑烟与湿淋淋的灰烬。
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孩子的身心状况开始。每个早上踏入教室之后,我总是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精神状态。看他们是不是精神抖擞甚至精神百倍气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如果发现哪一个学生精神萎靡或者只是面色暗淡。我一般会悄悄的多关注他,甚至有时候,我会走近他,悄声询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没有一个孩子在身体健康,心无挂碍的时候装出一副苦兮兮的表情。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关注他本人,而不是他的分数,才能让他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在完成老师的任务。
这种从心底激发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学生学习进步的持久动力,更是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绩甚至成就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孩子的关注,应该还有对自己孩子的关注。每天,我们和孩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却感受不到我们的关注。特别是作为教师的孩子,当我们劳累了一天,把别人家的孩子送回家之后。我们应该把最后的一丝热情留给我们自己的孩子。
每天回到家,我总是微笑着问儿子:“今天高兴吗?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说一说。”儿子高兴的时候就会滔滔不绝的说起学校的点点滴滴,不高兴的时候,也会说一些自己郁闷的事情。
这样的倾诉和交流,都是在饭前或者吃饭的时候进行。每天的晚餐,是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刻。儿子总喜欢在饭桌上说说自己一天里印象深刻的事儿,也许有些事情令人愉快,我们就一起哈哈大笑,快乐,在此刻无限放大,成为一家人的幸福。也许有些时候,儿子会说起自己感到郁闷的事情,我们就陪着一起伤心,或者帮他分析一下,引导他从这些低落的事情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无论是四五年级的少年还是初二初三的青春期中二少年,他们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这颗心时刻感受着周围世界的冷暖,他们善于从别人的目光,语气,眼神中去感觉一个人的善意与恶意。
正如雷夫在《成功无捷径》中所说:“……而永远不要失去自己对孩子的关注,他们才是我们的焦点。”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校,学生是我们的焦点,我们应该在与他们的相处中,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回到家,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是我们的焦点,他们也有权利比手机更多的获得我们的关注。这种关注,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真实的爱,那份爱如此具体,如此生动,让他们无比难忘,一生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