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13350/28f7e19102b68040.jpg)
战争、战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底层逻辑却是辩证。
作为战场指挥员,既要学习临机应变的指挥之能,更要修炼万事辩证的智慧之基。
01 五地、五利,知变化之意义
开篇就讲,将军领命,率军出征,先给五种地形的处置基本法。
在难以通行的地域不要宿营,在四通八达的地域注重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方不要停留,在前隘后固的地域设加强谋略,在走投无路的地域死战求生。
我理解这只是起兴,并不是真正想阐述的观点,比基本法更重要的变化法,又列举了五种变化之利。
有的路不要走,有的敌不要打,有的城不要攻,有的地不要争,有的令不要受。
在我看来,这五地五利虽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但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五地五利之例,来论证将军要临机处变的重要意义。
其一,懂得应变、处变,就算知晓怎么用兵,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其二,如果不懂应变、处变,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地利。
其三,如果不懂应变、处变,就算熟知五利,也不能得人心。
02 杂于利害,辩证之道
这一部分,乃是本篇文眼所在,一言以蔽之,杂于厉害。
所谓“智者之虑”,必须要学会辩证思考。善于在不利的情况下找到有利的因素,以增强信心成就大业;善于在有利的情况下发现隐患苗头,以免除后患化险为夷。
我想,这一点与老子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有异曲同工之妙。想一想,几千年前的辩证思想,今日理解者有几?践行者又有几?
这一朴素的辩证思想一经阐述,紧接着就用军队或者国防来进一步举例论证。
不要幻想敌人不来,而要自己做好准备;不要想敌人不进攻,而要拥有敌人不敢轻易进攻的能力。
对今日之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如习主席所言,准备打、才能不打。
03 辩证之用,实乃“度”之把握
知晓了辩证之道的底层逻辑,并不代表就掌握了辩证的用法。
在我看来,所谓用法,实际上是对“度”字的运用与把握。
在战略层面,对待诸侯,就是要尽量造成和扩大其困难,变利为害,变小害为大害。
具体方法有三。
其一,用巨大的祸害威慑敌人。
其二,用不断的事端动乱敌人。
其三,用不大的利益引诱敌人。
在战术层面,对待将领,就是要可能放大其性格特点,让其过犹不及,成为致命的弱点。
具体方法有五:
其一,不怕死的,有勇无谋,用计杀之。
其二,贪生怕死的,易失战机,俘虏他。
其三,脾气暴躁的,一触即跳,侮辱他。
其四,廉洁自好的,高傲自持,坏其名声。
其五,爱护民众的,以民相扰,让其奔命。
如此,将帅性格的好与坏,关系到所率部队的生与死,不能不明白。
通读此篇,文字虽然不多,但案例却是不少,而我认为可概括为:不知变通者,不能用兵;不通辩证者,不能为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