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简友圈投基取巧
百书一遍,不如一书百遍:3R阅读法

百书一遍,不如一书百遍:3R阅读法

作者: 屠夫1868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07:07 被阅读0次

    文:屠夫1868

    欢迎关注:基业长红1868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读完不能自主运用知识,叫浏览。 

    这是屠夫的第 109 篇原创,全文 3400 字

    阅读时间 7 分钟,建议先【浮窗】后阅读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最近两周开启了“认知和学习”的话题,希望能帮大家治好“学习困难症”。

    说到学习就不可能绕过阅读。

    无论是应试类学习(比如为通过注册会计师或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还是应用类学习(比如学Python),“看书”都是绕不过的坎儿。

    就算现在我们越来越少读纸质书,越来越多地进行电子化阅读(电子书/资讯App/基业长红1868……),依然是在阅读。

    只要是阅读,就有提升效率的方法。

    屠夫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普适性的方法,今天分享给大家。

    01:不是“读完”,是“读进去”

    一个朋友曾问过屠夫:

    那本书,我和你都看过。

    可我看完不久就把内容忘光了,

    为什么你却能记得那么清楚,

    甚至对里面的知识点运用自如?

    答案很简单:一般人只是【读完】一本书,不是【读进去】一本书。

    读完一本书不难——快速地拨动书页,抵达最后一页就完事儿了。

    读进去一本书却不容易——你需要真正吸收书中的部分知识,今后可以自主地调用这些知识,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内化”

    实现知识内化有一个前提、一个要素和一套方法。

    一个前提,是带着投资的心态和思维,这是《投资式学习》里讨论的话题。

    一个要素,是以习惯来驾驭学习,这是《你不懒,你只是输给了习惯》里讨论的话题。

    一套方法,就是“基于重复”的3R阅读法。

    3R,其实是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Rush / 快攻

    Repeat / 重复

    Rephrase / 重述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02:Rush / 快攻

    玩过游戏的朋友可能知道,有种战术叫开局Rush(开局快攻)。

    一局游戏伊始,不投入过多资源发展,而是快速组建出第一波攻击小队,达到骚扰和打断对手发展的目的。

    读一本全新的书,最好从快攻开始。

    读书的第一遍,屠夫会把时间限制在7天之内

    具体周期视乎每天阅读时间长短和书本厚度的不同而不同,但最长周期一定不会超过7天。

    在这一遍里,屠夫既不要求读懂,也不要求记忆,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扫”过整本书。重点留意章节标题和作者观点,直接跳过案例和分析说明。

    可能有同学要问:

    囫囵吞枣地读完第一遍,

    有任何作用吗?

    当然有,而且作用很大。

    一方面,快攻可以给我的大脑留下印象

    印象这个东西很奇怪,它往往不是清晰和具体的,反而是模糊和感受性的,可以打破我们的陌生感。

    就像会蛙泳的人再学自由泳会容易很多,因为ta对游泳这件事“有印象”。

    当我们对一种知识(无论新旧)已经有过印象,学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另一方面,快攻可以击破我们的心理防线

    学习也好,读书也罢,这些事总给人以严肃和困难的气息,让人心生畏惧、望而却步。

    “读一本从未读过的书”给我们带来的心理负担,要远远大于“读一本已经读过的书”。快攻,就是为了尽快达成“已经读过”。

    当这本书由“从未读过”转变成“已经读过”,我们心里的畏难情绪也会大大降低。

    是的,我们自己击垮自己的心理防线。

    也正因为上述两个作用,第一遍的快攻,必须在7天内完成。

    快攻只有一个要求:快。

    既不允许理解书中内容,也不允许记忆书中内容,更不允许做任何笔记和标注。

    当你完成了这第1个R后,就可以来到下一阶段了。

    03:Repeat / 重复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屠夫认同前半句——重复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塔勒布也曾说过,相较于“3本书各读1遍”,“1本书读3遍”的收益要大得多。

    “重复”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新老知识建立连接,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3R阅读里,快攻只是热身。热身运动用时不应当超过正式运动,所以前面一再强调快攻一定要“快”。但是到了Repeat(重复)里,快慢就没有固定的说法了。

    进入到重复阶段,意味着这本书至少已经被读过一遍了(Rush阶段),这时我们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穿过纸面文字,真正地理解和吸收。

    这时你的任务不再是“留下印象”,而是对书本内容进行【解构】

    当我们尝试理解和吸取新的知识时,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拆解和细化。

    这种拆解需要基于知识架构进行,“书籍目录”就是知识架构的一种具象化。而且,越是复杂难懂的专业书籍,其目录就越能将知识架构描绘清楚。

    因为有第1遍的快攻,这时我们可以带着知识的印象来重新审视一遍目录,尝试理解整个知识架构,你对这本书的认识就加深了一层。

    在全书层面进行解构后,我们还要借助“印刷字体”对每一页的具体内容进行解构。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不同字体,表示不同内容类型。

    【1】大小标题往往是概念或观点

    【2】普通字体一般是解释说明

    【3】斜体或大框常常是举例

    有的书还会用加粗或者更丰富的文字表达方式,但上述3种最为常见。

    大小标题通常惜墨如金,信息量最大但是字数最少;

    解释说明是对大小标题的扩展,好让人不会云里雾里;

    举例子则是帮助我们将知识和实际结合,理解应用场景。

    看出来了吗?

    【1】是最为重要的干货,浓缩过的精华

    【2】是帮助你理解【1】的

    【3】则是帮助你理解【1】和【2】的

    当你完成解构后,对看书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在重复阶段里,你会根据解构的结果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节奏。已经了解甚至熟悉的章节可以快速浏览;生涩难懂的部分可以细看解释说明和举例。正因如此,重复阶段的阅读时间可长可短。

    但总的来说,屠夫建议在这个阶段不要苛求一遍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多读几遍——所以才叫重复。

    04:Rephrase / 重述

    大部分人看书,读完的效果是:

    啊,这个知识我有印象……

    但是我忘了后面还说什么了。

    因为大部分人都把书中内容都理解了,就觉得“读完了”。

    大错特错。

    经过上一阶段“重复”,我们已经将知识解构到可理解的最小单元,通过解释说明和举例子来强化了这些知识,但这只是“把知识打散”。

    如果没有输出来倒逼,那么这些打散的知识就只能碎片化地存储在脑海里。这样会导致两种结果:

    【1】随着时间流逝,知识碎片渐渐被淡化直到遗忘

    【2】我们无法自由地调用这些知识,因为不成体系

    读完不能自主运用知识,叫浏览。

    阅读本身只是手段,屠夫一直认为,阅读的效果以【能否自主调取知识】来衡量。

    一句话概括:

    输出,是衡量阅读效果的唯一标准。

    3R阅读法里的Rephrase(重述),就是一种输出。

    这里说的重述,并不是要你重新写一本书出来,是要将上一阶段里经过“解构”打散了的知识,通过搭建框架进行【重构】

    重构可以分成两方面:内重构和外重构。

    内重构,是对新知识进行梳理。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我们可以参考书籍目录,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张思维导图(Mind Map),将书中重点按树状结构组织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次强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建立梳理后的知识不再碎片化,而是依照我们自己的逻辑来存储,将来调用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

    外重构,是将新老知识进行连接。

    将每一次学到的知识都孤立地封装在一个个箱子里,那是死读书。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连接、寻找共通点,是可以实现1+1>2的。

    当年屠夫初次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很快就发现,里面有许多知识点并不陌生:

    个体心理研究:组织行为学里有类似内容;

    消费决策过程,营销管理里有类似内容;

    如何影响决策,谈判和影响力里有类似内容……

    屠夫将“老知识”迁移到“新场景”下,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新的学科学习。

    这个重构的过程就是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完成知识的重述——用自己的框架,将知识重述一遍。

    05:写在最后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3R阅读法:

    Rush / 快攻,用最短时间完成第1遍阅读

    Repeat / 重复,对知识进行解构和抽取

    Rephrase / 重述,用自己的框架重构知识

    快攻要“快”,目的是留下印象和解除恐惧;

    重复要“准”,目的是抓取主干和理解吸收;

    重述要“活”,目的是连接新老和灵活运用。

    从《投资式学习》到《你不懒,你只是输给了习惯》,屠夫分别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今天的3R阅读法,是“法”的层面。

    开卷有益,“多读书”本身并不会导致“死读书”。

    不得其道、不得其术、不得其法的阅读,才是“死读书”的根源。

    反过来说,书读得少,并不能证明你更聪明。

    就好比:开车本身没有问题,违章驾驶才产生问题。

    正确开车的情况下,开的时间越长,越是可靠的“老司机”。

    习惯违章的情况下,开的时间越长,越是危险的“马路杀手”。

    反过来看,很少开车的新手,就代表ta开车很可靠吗?

    如此简单的一个逻辑,读书无用论者居然都弄不清楚。

    今后,大家应该能分辨谁才是死读书了吧?(大笑)

    想和屠夫聊更多?

    【长按】识别,【关注】加群

    ***

    精华回顾

    ***

    指数思维:你和他们的真正差距在这里

    马云退休刷屏:为什么不上班反而越来越有钱?

    华尔街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

    [ 作者简介 ]

    屠夫1868,一个秉持价值理念、专攻资产配置、追求财务自由的量化投基者。

    更多投资思考、心得分享和「半天候资产配置」在【基业长红1868】更新,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书一遍,不如一书百遍:3R阅读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da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