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虽已播完,但热度仍不减,在简书首页我们依然能看到几篇写影评的文章。对于这部经典的作品,如果不能再三挖掘,品味其中的写作手法,那真是一大损失。
今天,让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再次走进汉东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一同品味作者在塑造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极具性格特色人物过程中的绝妙构思,学习小说中人物的写法,并运用到我们今后的作品中。
人物塑造的准则
第一准则,人物应该是性格的。关于《人民的名义》中各人物的性格特点,网友们给出了精确的评价:“沙瑞金~睿,候亮平~精,陈海~勤,陈岩石~忠,李达康~难,郑西坡~信,高玉良~阴,祁同伟~损,季昌明~庸,赵东来~实,蔡成功~滑,高晓琴~鬼,毛毛虫~烦,丁义珍~奸。”这些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由此产生的激烈冲突才是这部电视剧好看的首要原因。
第二准则,人物应该身体化。这是说小说人物应该是可感可视的,对人物本身应该器官化,人物是躯体,他有血有肉,有骨骼,有精气神,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人物应该和真人在局部上保持同一性。比如说,在《人民》中,雷厉风行的达康书记、踏实肯干的易学习和收受贿赂的丁义珍,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相应的对照,他们在剧中的行为举止,跟现实出入不大。
第三准则,人物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实践者。这话的意思指小说人物与生活人物不同,人物的存在肯定会指向目的,我们总不能造个假人出来吧。这个以祁同伟为例。作者周梅森在塑造祁同伟这个贫寒子弟形象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他象征着社会中的一类人——“凤凰男”。
在惨遭权力的倾轧,身中四枪成为缉毒英雄后,他仍不能跟自己爱着的陈阳在一个地区工作。他绝望了,抱着“胜天半子”的所谓理想,余生做着一些难以见人的事情。这里作者设置祁同伟这个角色,就是为了表达一种没有后台的社会底层的悲凉,表达这个团体的心声。
第四准则,人物应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中的关系再复杂,也总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人和事。我们塑造人物,不能脱离实际。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人物过于独立。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物都要代表一定的社会角色,而不是从社会中抽离出来,自成一家。
谈写作 | 想把小说中的人物写活?你需要以《人民的名义》!人物塑造的方法
酝酿构思阶段:
一、总体考虑
其一,让人物形象逐渐鲜活丰满。也就是说让他的外形感具有明确的特征。
比如说沙瑞金睿智有风度,你如果把他塑造成一个几十岁出头的毛小子形象,恐怕读者们是不会买账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一开始我对李达康书记是十分怀疑的,我认为是他放走了丁义珍。后面的十几集里我都以怀疑的态度看达康书记。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达康书记所表现出来的干练、沉着与实干精神却让我深深折服,这可真是一个人物形象逐渐现货丰满的典型例子。
其二,该人物自身奔赴一个什么目的,作家在他身上发现什么独特的东西,这个人物要实践什么样的理想。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侯亮平同学,他在汉东的出场目的很简单,找出杀害好友陈海的凶手,那么一个找凶手的人是不是自身也得有几把刷子呢?于是作者就开始构想,这个侯亮平呢,得正义凛然,最好还有点痞气,不能是太文弱的书生,最好还懂点心理学,会撩妹,有颗大心脏。侯同学实践的理想就是坚决同腐败作斗争。作者在通盘考虑这些以后,就开始动笔,为我们构造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猴子。
其三该人物的标记,细节特征,文化身份,可能建立的各种人物关系。该人物应该和他的背景融合起来,但又有冲突。
你像侯亮平喜欢吹口哨,又是汉东大学毕业,和祁同伟是师兄弟,和陈海是室友,又跟陈老有关系,高育良书记就更别提了,老婆还身居要职。《人民》好看就好看在,侯亮平处于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办案,势必要得罪一部分人,到最后,果然成了学生抓老师,更具戏剧性,真的好看。
二、细节考虑
如何给自己的人物起名字?
①给人物一个文化性名称。这个很好理解,人物的名称,暗示着他的出身、家族、地域、文化语境。乡村与城市的人物名字有差异。乡村多用“梅、兰、竹、菊”给女孩明明,城市多用“晶、洁、娜”等命名。当然这是90年代的命名热潮。
你看《人民》中“高育良、陈岩石”等,“育良”跟他老师的职业暗合,“岩石”跟陈老的性格相像,作者的构思,不可不察啊!
②给人物标志命名。这个命名是一个时空特征,或标志特征。
如建国、跃进、刀疤脸、狗剩、王海南等等。其实《水浒传》是给人物命名的集大成之作,“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等等,一提到绰号,读者脑海中就浮现出人物那活灵活现的形象。
③人物无名,这种无名是故意的,让人物名字缺席也很有意味。
他的出场每次只给一个特征。常以那人、戴斗笠的、汉子、胖女人等。无名也是一种命名,突出不确定性和神秘感。这样做更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
④按其社会职务、位置、人物功能命名。
一种社会角色名字,掩盖其自身真名,表明一种身份异化,某市长、厂长、经理、公关小姐。像《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提到过的:“京州市市长太软,派易学习过去监督李达康。”那位市长就只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名字。这样命名的作用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主要人物,毕竟鲜花都需要绿叶的陪衬。
性格塑造阶段
情节塑造法
用特定的故事,特定的细节揭示人物性格的主导因素。例如武松侠义、爽朗、嫉恶如仇分别用了打虎、杀嫂、杀张都监的故事。这表明故事为性格所形成。例如曹操多疑用了杀吕伯奢一家为代价。性格多疑是曹操性格中医生是同意的,晚年竟然怀疑华佗,杀害了一代神医。而在《人民》中,李达康的积极上进、干练务实同时又小心翼翼分别用了之前易学习替他顶包、主持解决大风厂问题和跟前妻欧阳菁、好友王大陆保持距离的情节表现。
标志塑造法
人物固定地喜欢某种色彩,习惯一种什么手势,爱使用一种什么样的器具等等。比如说贾宝玉身上有一个特征:通灵宝玉,是含玉而生的,这个玉在焦大身上就不合适了。这种象征标记是性格的,同时也是命运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高育良书记在自家花园后挥舞着锄头的场景。这既是他发泄的一种方式,又暗示了他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
以虚写实法
它的方法是小说集中力量写一个人物,看似主要人物,但随着小说进展会有新的发现,我们才知道小说真正目的是写另一个人物。这是什么意思呢?举程度的例子,相信大家对程度这个坏警官恨透了。但文中为什么会对这个小官着墨较多呢?原因在于通过写程度,可以表现出赵东来的正义和祁同伟的狡诈,看似是在写程度,实际还是为了衬托赵东来和祁同伟的不同精神。
人物缺席法
在小说中核心人物一般是在场的。但也有作家集中写的人物不在场。
一种是绝对不在场的,你像赵瑞龙的父亲赵立春,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次,但大家对这只大老虎都印象深刻。可以说,这种写作手法“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种人物是部分的在场,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陈海这个角色,除了前面的存在感爆棚外,后面就一直没有他的戏,即使有,也是短暂的被网友戏称的“床戏”。然而,大家遗忘陈海这个角色了吗?没有!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整个时间他虽然参与的少但是是因他而起。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设置某些人物,让读者自行去发现,不过这种手法常见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不需要过多的人物。
总结与反思
人物塑造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上面列举了不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个作家敢说他穷尽了人物创造的所有方法。从古今中外作家创作实践看,某个作家他仅适用一二种人物创作法。“不怕门门通,只怕一门精”,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法用到极致,你写出来的小说也会叫人拍案叫绝。
近段读了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深受启发。我想在写关于写作技法类的文章上更进一步,于是又给自己提出了个要求:让自己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举的例子生动活泼让大家喜闻乐见。因此,最近关于小说技巧的学习就会采取这种与当下热点结合的形式,希望优秀的你喜欢。
小说写作中人物是核心是灵魂,如何去写,如何去塑造人物,这其中的奥秘和道理,热爱写作的你不可不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