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哲思想法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写给自己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写给自己

作者: 从化猪猪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22:04 被阅读0次

          过去自认为自己“懂得”的道理挺多,也真真切切地遵循去改变和努力做一些事情,并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可以去“拯救地球”和“打救别人”……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被身边人的一句话打破了自己的宁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才发现这几年虽说改变了不少,但骨子里的心高气傲还在,用句广东话来说:“识少少扮代表”,其实自己从来未曾像剥洋葱似地去一层层剥开“自己”,并逐一修正自己。而是不由自主地去修正、排斥、指责外在的人、事、物。压抑了许久的内在负面情绪像“定时炸弹”一样,稍有些许动静就会爆发。表面看是别人的错误导致,其实是自己负面情绪的折射。看了书后,我再次重新调整自己,认为书里讲的“我们的内在创造了外在的一切,如何看清自己内在才是关键”很有道理,而那句打破宁静的话恰恰是上天安排的剧情,是时候再次让自己向内察觉并觉醒,去“逼”自己作出新的调整与改变。一本书能让自己如此震撼与联结,实属不易,在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的同时,告诉自己不要做潜意识和情绪的奴隶,要时刻永葆一颗谦卑和感恩之心来看问题,智慧地改善内在状态,找回真实的自己,进而去影响自己的外在世界。

            我是谁?

          书中提到名字只是你的一个代号;工作、职位换了,“你是谁”的内容随之更改;工作上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没几个、你很聪明伶俐、你是好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也只是你身份的认同。当自己尝试闭上双眼,让头脑暂停、放空几分钟,看看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时,满脑子都是“龙飞凤舞”,根本停不下来……所以,我是谁?我一时半会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认为我是谁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均有不同的答案,你心中的答案正恰恰折射出当时的你处于什么状态,想都没想过的真白过了……正所谓:“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你诸多的疑问与不开心,究其根本就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关注的匮乏。尤其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内在的人,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好比从来没有吃过“龙肉”,你让我怎么描述龙肉的味道呢?得亲自尝一口才行。有人问泰戈尔三个问题:第一,世界上什么最容易?第二,世界上什么最难?第三,世界上什么最伟大?他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爱最伟大。那回到了“我是谁”,这个问题在自己内心的正解得用毕生来回答。在不清楚自己是谁时,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且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是无用的。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曾经看过这么一句:“愚人者自愚,娱人者自娱,愈人者自愈。”连自己都不了解又何来自愈。有的人用美好的童年来治愈自己的一生,有的人用余生来治愈不美好的童年,终究也是想自己活得开心。于孩子,我们作为父母可以给予的就是爱与一个美好童年的陪伴;于婚姻,就是能让对方如他所是地过得幸福快乐。如果你无法让自己快乐,那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承担得起你的快乐,无论是婚姻、伴侣还是孩子。

          我们的潜意识

          书里提到潜意识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的机器,很多时身不由己。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还有就是你生活中每天出现的负面感受,像是感觉自己不被爱、不受重视、不重要,自己是受害者等,都是你自己潜意识的模式在运作。我们固有的潜意识是去除不了的,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除黑暗一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据说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冥想,这个我还未曾试过,我自己的最佳方式便是选一本适合当时心情且可以一口气看下去的书来“聆听与发现自己”。书中还提到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种种角色会遮盖我们的真我,而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更会影响别人和我们的互动。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我们会带着我们的潜意识、情绪等向外“索求”,索求外在的欲望越大,就越来越难与真我联结,越难找到心中的喜悦、爱与和平。

          早在2016年上刘老师《智慧父母·爱的真谛》课时就第一次知道日本一位名叫江本胜博士写的《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如今在《遇见未知的自己》又再次看到。书里提到:让水分别听音乐、读文字、接收电磁波、看图片,给它不同的意念,然后将水冰冻两小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它的结晶。结果发现,水的结晶会因为听到、看到、收到的信息和意念是好还是坏发生的变化。这说明好的能量和负面能量一样,都有很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所以,在找我是谁答案的同时,我们必须直捣我们的命门,深挖自己阴暗和不好的一面,这样才能吸引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就难怪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世界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因与果,当我们付诸百分之百的真诚去对待身边的人时,不用去考虑他会以何种方式回报,静静地等待,所有的一切都会吸引而来……

          爱呀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爱为名,不断“潜意识”着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最亲密的人,与其美其名曰地说为别人好,到头来也不过是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别人身上,将自己对未来无名、未知的恐惧投射在别人身上,要求别人这个那个,稍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便开始焦虑……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古语有云: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算我们是多么多么地爱他、为他好,也不要过多的干涉。这是他的人生,只有他一个人能决定他的人生。你必须顺应事实,放手成长。某天在梁冬的微博看到挺合自己意的一段:父母是弓,子女是箭,你并非拥有他,你只要自己张开,把他射出去。每个子孙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所以你只管拉开你的弓,至于箭要射到哪里,他有自己的命运。你是不应该拥有你的孩子的,你也拥有不了他,一切想拥有自己孩子的努力,终将化为你人生的悲剧。

          你既不能也没必要“医治”好在成长路上与你擦肩而过的每个人,即使你成为最“顶尖”的医生,也做不到这样。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误读了爱,把我们认为好的硬给别人,这不叫爱叫控制的“关心”,爱是不能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对方,以为对方会以我们认为“对”的方式来爱自己也是爱的误区。爱是不能拿事实来证明的、爱是不能拿头脑来思考的、爱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我觉得真正的爱是你理解他接受他之后,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个是一种成全,那才是真爱。

          书里说:其实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即老天的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就算我们怎么去争辩与抗衡也改变不了;别人的事也管不了,对于最亲近的人,更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别自以为有权利管对方,认为自己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促使别人改变,这种做法不但自费力,而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当你自己努力、尽力地去做好并让你身边的人感到好时,他才会愿意听。所以,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为别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的加害行为!还记得《水知道答案》故事吧?你赋予什么能量给他便会接收到什么能量。说到这,你便会明白,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

          我们的情绪,它会来也一定会走……

          情绪是一种能量,有些人身体都会习惯要一种叫“胜肽”的化学东西,像毒瘾之类的,在我看来这是心瘾,是你内在不易发现的“潜意识”。情绪需要我们接纳,尤其是负面,要学会释放而不是压抑。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我们更要给予他们无限的爱和支持,让他们学会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转移和压抑都不好,因为孩子长大后就学会用替代品来逃避,什么抽烟、吸毒、工作狂等等。我们自己的情绪爆发、愤怒,不要批判、不要抗拒,要学会接纳。压抑多年的情绪,就像是黑暗的能量。唯有我们自己带着爱的觉知之光,才能消融它们。因为已发生的既成事实,我们已无法去改变,如果不学会接受,就好像拿头去撞墙,怎么也不会撞开,无济于事,徒劳无功。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当你突破了,你的能量便会关注当下的事,这时可能会发现更好的解决办法,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和不喜欢的情境。当我们的思想总在过去和未来,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在当下,那我们又何来喜悦呢?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挑剔自己的脑袋里的思想,允许它说什么就相信什么。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我们一生下来的时候是空白一片,不会思想,是父母、老师、电视、朋友、社会……不断地告诉我们“你应该怎样”,最后才出现我们一个满负重大任的脑袋,一个堪称“完美”的大脑。再能干、再完美的人,也会有力不足以逮的地方,那他的“怯懦、负面”的一面哪去了?可能会被你丢到一边去。丢一边去的东西,心理学家荣格称之为“阴影”。这些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阴影”,长期得不到释放,都存在我们细胞里。人们唯有通过拼命工作、喝酒、抽烟、刷卡购物、大吃大喝等“上瘾症”来隐藏,甚至各种灵修、庙里打禅等也是逃避面对自己。只有我们花时间去觉察和定静,不再被自己的思想干扰才不会受“折磨”。其实,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光照进我们的内在呢?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觉察;其次是喜悦。觉察会带来觉知之光,喜悦是能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有什么事情是你爱做的,而且是可以带给你喜悦的就尽管去做吧!从小事做起,慢慢来,不要着急,因为它就像锻炼肌肉一样,一朝一夕不会看到成果,但你会觉得自己日益强壮。然后,你便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渐看到让你喜悦的东西,它们会无所不在的。

          心想事成的秘密

          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结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但老天爷是很公平的,你想要有收获,就非得付出努力不可。在未实现愿望时,我们要先学会感恩。说到感恩,在做全职妈妈的这五年来,我要感恩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来。 

          在开洗衣店这几年,由于工作时间较灵活,我看了这二十年来未曾看过的书,并写下了不少记录当下的文字。让自己学会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减少对事物的欲望;让自己学会归零,把每一天当作新的起点。遇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缓柔和的音乐,用文字来记录和感受当下的情绪,回味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再慢慢疏理新的开始。当前辈、同事为我辞掉工作觉得可惜之时,我却庆幸地认为这是上天“拿走”我物质财富却给予我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内心自由。

          我们常常会“求神拜佛”祈求上天保佑,那何为菩萨?其实在永恒的之路上走得心平气和的自己就是菩萨。这个“活菩萨”渡不了人,只能渡自己,所以在成为“菩萨”的路上你得多要求自己,你会更加独立,少要求别人你会减少失望。宁愿花时间去修炼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费时间去期待完美的别人。在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时,你会活得比“菩萨”更好……

        爱别人,从爱自己开始

        书里的饮食理念与自己还蛮一致的,所以才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因为爱人、爱己前必须得有一个棒棒的身体才经得起各种“折腾”。书中说到:“怎么吃”比“吃什么”来得重要,食物的黄金比例是40%的谷类、40%的水果、蔬菜,20%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早餐吃得多,晚饭要吃得早上、吃得少;每餐食物的份量不要超过你一只手掌抓满的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少油、水煮与蒸是最营养、最好的;食物、饮料不要太烫或太冷等等。在吃好了之余再附加适合自己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的运动,这样等身体这一“硬件”就绪了,我们才能关注更多我们的内在。有一天看了有趣的一段: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上半场顺势而为,听命;下半场事在人为,认命!希望大家能做到上下兼顾,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通,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疲劳也要休息,不富足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

          你从来没在“围城”的牢笼里呆过、熬过,哪知道别人的不易;你从来没挨过饿,吃了这顿愁下顿,哪知道粮食对于他是如此的珍贵……所以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大家所追求的东西也截然不同。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是被羡慕的对象,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时,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你才不会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只有我们用心去感悟、修行,触碰自己的灵魂,找到自己真心需要的人才会笑到最后。学会关注自己才是爱的开始……

          从父母那辈人都知道女人得经济独立,这样你才不至于在夫家中过得毕恭毕敬。在一段时间里,我也这么认为,认为女人有钱了便可以在家里掐着腰挺起胸膛地说这说那,你说这样吼出来的婚姻能好到什么样子?随着这几年自己的不断成长,觉得这只是在一段关系的一面之词。一段好的关系也只不过是累了可以依靠、开心的时候可以分享、低落的时候有人陪伴、诉说的时候有人倾听而已,没了这些,你再有钱身边人也只不过是依附着你的傀儡……但这不代表着女人便可以统统都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在这只是想告诉你女人不是有钱就能得天下。女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独立,更需要的是智慧。“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这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胸中有智慧,心中有慈悲”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想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灵魂伴侣,请善待自己、善待时间、善待别人……何谓灵魂伴侣?我认为独处时,各自都是有趣有好之人,享受着寂寞本身的快乐;在一起时彼此是彼此的知己,能相互倾诉与倾听、依靠与依赖;在儿女面前是相亲相爱的情人,让他们懂得父母的爱才有了他们的延续……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终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再好的关系伴侣也不可以陪伴你一生,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精神独立,不要过度依赖某个人某些事,你才会活得自在。过于依赖,注定会失望;过于独立,注定要劳累。这是两个极端,都不能建立滋养关系。曾经的自己从独立过度到依赖,再到渴望物质与精神的独立,这样或多或少会给予别人“伤害”……如今想想凡事都得有个度,即一个人时可以独立,两人一起时虽经历过磕磕碰碰后仍然是值得依赖的灵魂伴侣便恰到好处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思想观念的牢笼之中,却浑然不觉,一切挡你进入自己内在和平、喜悦的观念必须摒弃。当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蹩脚的文字留下“痕迹”时,我便打算与“有心人”一起分享和共勉,这不是拯救、也不是开悟,纯粹是当下自己的想法罢了,不求认同只求心安…… 这么些文字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写给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sm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