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房就是我的全世界每天写1000字忘忧社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根源在于父母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根源在于父母

作者: 秋云看职场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20:22 被阅读38次

亲密关系是什么?

它不止爱情,友情,爱与被爱,它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依恋和对自我的认知。

它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有6个特点,以此区分泛泛之交:

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忠诚度

若亲密关系中只存在其中某些特征,亲密程度及会减弱。

人际关系最简单/最基本的特点是:种类多样,规格不齐

就是这种多样性才使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也魅力无穷。

要与让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而又普遍的内驱力,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性。

归属需要使“我们与觉得和自己有关联的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变得必不可少。

似乎良好的社交活动对保持身心健康也有益处。

01

如果每个正常人都希望有个浪漫爱人,为何世界中的单身狗会是一个巨大的存在?

美国,越来越少的人结婚成家;

瑞典,结婚比美国少见,同居却更普遍。

即使祖父辈对今天的文化景观的变化感到震惊,我们却习以为常。

这些变化表明:我们曾形成共识的某些观念——比如婚姻和养育后代,对于人生的意义翻天覆地的变化

Why?

这就不得不说到对人际关系总体取向有重大影响的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会对为什么有些人好交际而有有些人冷淡独立有个比较好的解释。

意思就是,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大家一起玩,真的就有些人偏偏喜欢一个人玩而已。

追本溯源,对人际关系取向有重大影响的依恋类型,其实是受到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巴塞罗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是:

安全型

乐观、好交际。

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

贪婪、妒忌。

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

多疑、害羞。

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梳理型:

冷淡、独立。

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02

到底是怎样的个人经历造成依恋类型的不同呢?

关键词:取决于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态度

又是一个难以改变的抉择呀。原生家庭到底影响到我们多少?能够让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我?

据发展心理学家研究:

婴儿对主要抚育者(通常是妈妈)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某些婴儿只要饥饿、尿床和受到惊吓,就能发现马上会得到悉心的照顾和呵护。若在哭喊时,妈妈(或者主要抚育者)总是如约而至,得到呵护的小宝贝们就能舒心地依赖他人,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

然后,这些孩子就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关照无法预测并且并不持续,妈妈(或者主要抚育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不出现。

然后,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这种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

因为这些孩子由于不确定抚育者是否以及何时回来关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如果,妈妈们在关照孩子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孩子就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

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赖。这类型的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回避型的孩子往往躲开大人,保持和父母的距离,即使再害怕也不愿意发生亲密接触。

03

最最重要的是,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安全型的人: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

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梳理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

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依赖关系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个体特征。

每个人都是由不同的经验和特质组合而成的独特个体,这些经验和特质又塑造了不同的能力和偏好,正式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所以,一点都不奇怪,我们与某些人相处融洽,而与另一些人格格不入。

那么,向上追溯:

“当你是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妈妈们对你的照顾够细心、周到并有发自内心的开心吗?”

相关文章

  •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根源在于父母

    亲密关系是什么? 它不止爱情,友情,爱与被爱,它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依恋和对自我的认知。 它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有6个...

  • 恐惧亲密关系怎么办

    首先老生常谈,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 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

  • 别以爱的名义 去定位世间关系

    谈谈到“恋爱”“亲密关系”,懂点心理的人们总爱说到几个词:依恋类型,依恋模式。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

  • 别以爱的名义 去定位世间关系

    谈谈到“恋爱”“亲密关系”,懂点心理的人们总爱说到几个词:依恋类型,依恋模式。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

  • 亲密关系2

    《亲密关系》p14~p37 1.人因为从小接受来自父母的爱(关注度等)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依恋类型。幸运的事,...

  •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9次作业

    没有安全感,根源在于和母亲的依恋出了问题。 这句话,让我陷入深度自责中。 陈海贤老师说: 如果依恋对象本身有很大的...

  • 7月 愤怒之后的成长路

    本周的读书之旅是《亲密关系》 这本书好像一场及时雨,给了我深深的觉醒之路。 影响亲密关系的因素有:文化,依恋类型,...

  • 孩子三岁之前说啥都要自己带

    父母与孩子形成亲密关系的情感基础是要先形成依恋,而依恋源自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稳定陪伴和及时满足。 李玫瑾老师一直呼吁...

  • 《亲密关系》(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本书的第一章——亲密关系概述。 关键词: 亲密关系,心理学研究方法,依恋类型,吸引法则,社会认知,自...

  • 关于亲密关系的42个问题

    你是哪种依恋类型的伴侣? 安全型:对亲密关系和互相依赖安心,乐观、好交际 痴迷型:对有损亲密关系的任何威胁都不安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根源在于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ta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