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新闻大家都看了,杭州某企业女高管,年薪200万,却被练散打的丈夫家暴了10年。
直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她才鼓起勇气找到律师,最终成功离婚。
围观群众惊呆了!年薪200万呀!放眼望去,无论男女,拿到这个待遇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毫无疑问,从事业上来看,她是妥妥的成功女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却默默忍受了丈夫10年家暴。据称原因是顾及面子,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然而我却忍不住想,这就是全部原因了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个正在遭受家暴却无力反抗、无力改变的女性,她们又在害怕什么呢?
02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广州一名律师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统计得出:从2014年到2016年,全国涉及家暴的一审案件数量共94571件,其中99.9996%的施暴者都是男性。
据报道,世界范围内至少有1/3的妇女和孩子在其一生中遭受过暴力和虐待。
在中国,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家暴。
家暴致死,占妇女他杀原因的40%以上!
我国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数据还披露,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这一串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有多少个女性在水深火热的生活里拼命挣扎。
03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那么多被家暴者没有离婚,甚至不敢让其他人知道,而是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呢?
个人觉得除了常见的原因,比如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且不论这个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以及女性自身原因,比如胆小懦弱,缺乏自我,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女性处于明显的性别劣势
很多时候,家暴的发生都是有缺陷的人格在特定情绪下的产物,没有征兆。
当家暴结束,女性试图报警的时候,很可能由于证据不足不足以对男性产生威慑力,从而没有办法给自己寻求有效的保护,而副作用很可能是被男性再施以家暴。
因此,女性由于恐惧,不敢报警。因为一旦再遭遇家暴,她们毫无还手之力。
天然的性别劣势导致的体力悬殊让她们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社会对家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由于我们整个社会对家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重视,如果家暴没有引起很严重的身体伤害,受害人很难得到亲朋好友以及舆论的支持。
可能在别人看来,这只是夫妻间正常的打打闹闹。说不定还劝你两句:哪有夫妻不吵不闹的,床头吵床尾和嘛!
你要是上升到离婚的高度,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太事儿了。
因为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劝和不劝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这导致被家暴的女性无法得到应有的理解,从而选择沉默。
实施家暴的男性可能伴随着极强的报复心理
一个朋友,结婚十几年了。隔三差五被老公家暴。她老公文化程度不高,跟她没那么多道理可讲。你把他惹毛了他就直接用拳头解决问题。
朋友无数次想过离婚,可是她不敢。她怕老公报复。因为她老公曾经威胁过她:胆敢离婚,就等着瞧吧!
报复她自己也就算了,她怕老公报复她父母。她老公有一帮兄弟就是在道上混的,她知道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由于对对方报复的恐惧,她不敢离婚。
对家暴受害者没有健全的保护体系
有人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女性一旦被家暴,她会缺乏安全感,她强烈地渴望得到理解和保护。
然而我们现行的法律及政策以及相关执行人员,并不能为女性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和保护。
这样的结果是:女性在寻求保护的过程中更加谨小慎微,因为她们很可能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帮助却迎来男性更猛烈的家暴。而实施家暴的男性则更加肆无忌惮。
环境舆论对离婚女性的偏见和不支持
伴随着1950年中国正式实行一夫一妻制,女性地位的提高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在这之前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男人不爽了可以把妻子休掉。
而对于女人来说,一封休书简直就是她的夺命符。因为在旧社会,一个失婚女性是被人不齿,是被命运抛弃的。
如今,虽然女性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可是存续了几千年的观念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
你离了婚,如果再带个娃,那就是妥妥的弱势群体了。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离婚的女人是被亲戚邻居看不起的,甚至还被娘家人嫌弃。
这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是很多身陷家暴想离婚的女性不得不考虑的。
04
种种原因导致了很多被家暴的女性选择了沉默。
这份沉默并不是我们高喊几句“别怕,站出来”就能打破的。
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创造一个能让她们有勇气对家暴说“不”,对充满家暴的婚姻说“不”的环境。
如果你身边有女性遭遇家暴,一定要给她深切的理解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回应她的求助,必要的时候帮她搜集证据,替她报警。
如果你有朋友因家暴离婚了,一定要给她精神支持,千万不要对她有偏见。
同时教育好我们的女儿,希望她无论何时都能尊重自己的内心,做一个人格健全,思想成熟的人。也让她知道,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爸爸妈妈都会支持她,做她最最坚强的后盾。
也要教育好我们的儿子,尊重每一个生命。生而为人,也请自重。我们有力的拳头是为了保护这个社会的弱者,我们有力的肩膀是为了扛起更多的责任。
曾经有朋友看过那么多对女孩不利的新闻后,无奈地表示幸亏自己生的是儿子。
我理解她为人母亲的这份心情,然而当不幸发生,没有人是赢家。就像杀了江歌的陈世锋,他和他背后的家庭同样要承担这起恶性事件的后果。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反家暴法》的实施,随着舆论不断地正面推动,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看到了社会对女性的保护和包容,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更多可能。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女性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选择做自己。
那会是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