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只是局限于食物么?
这几年人们无意间抱怨几句变淡的年味儿,应该也不单单是吃不到儿时的美味。
就算给你一兜子大白兔奶糖应该也找不到当年在花棉袄衣兜里捂化了的那一颗香甜。
所以,变淡的,应该还是心境,是好奇,是期盼,岁数愈发年长,年味儿应该愈是躲进了记忆里吧。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儿时的年味,应该是从腊八粥开始的,
如果再往前推算,应该还要算上剥蒜,选陈醋,泡腊八蒜的那天开始。
小时候喝腊八粥,哪像现在这样有现成的齐全的腊八米,就真的是在家里米袋子里随便一样抓一把,也不纠结是不是八种谷物,在意的是出锅前,妈妈会不会抓一把红糖搅拌搅拌。从来甜甜的暖暖的粥,能收获一大拨孩子的心,并能印象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算是过了腊八全家一起蒸面花,我们当地的风俗是整个正月要吃面花花,所以家家户户整个腊月好像都在锅灶前忙碌着蒸面花。
把面发好,再醒好,然后团啊揉啊,面团劲道后团成大小合适的面团,压进花模子里。然后再让花馒头醒一段时间,上锅蒸了,出锅必须点红点。
儿时的年味|说起年味儿,全是绵长的回忆现在这几年,人们还是会寻找年味儿买些机器压制的花馒头过大年。但是回忆起来,全家人捣鼓面团,伏在面板前刻画画,然后在炕头上把面花花摆整齐等着醒好再蒸,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温馨而充满干劲儿,仿佛日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过红火的。对生活朴实且热爱。
小时候哪有零花钱,眼巴巴盼着过年妈妈给买的酒心糖和小摔炮。
年味儿应该是有鞭炮烟雾缭绕的呛味儿,每顿饭都要再窗前的老枣树是挂一串鞭炮,燃了鞭炮,再吃饭。好像这就是过年的仪式感吧。
年味儿应该是揣着压岁钱追着来村里爆苞米花的老爷爷到处跑。合计是爆一锅大米的,还是爆一锅玉米的。大米花抓一大把塞嘴里,吃起来过瘾。玉米花,禁吃,爆一锅能吃好久,也就能感到幸福好久。
年味儿应该是追着卖糖葫芦的阿姨跑半个村,只为一串酸甜的糖葫芦。不像现在去核的,各种花样的糖葫芦腻口,那时候一串糖葫芦稀罕着吃,能吃半个晌午。
年味儿应该是元旦就买好了过年穿的新衣服,眼巴巴的数着挂历等过年。这期间也会把新衣服拿出来试穿几次臭美一下,但肯定不会提前穿。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换了新衣服新鞋子去拜年。对新年的期待和美好表达的淋漓尽致。
年味儿应该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辞旧迎新吧,夜幕降临吃年夜饭,吃了年夜饭看春晚,看春晚过程中奶奶总能想办法变出几根雪人冰糕,小时候冬天吃冰棍儿一年就除夕这一晚,巨过瘾。我记得妹妹总也舍不得大口吃雪人冰糕,每年我都吃完了,她还剩多半个,雪人化的湿答答,她却笑得好开心。
年味儿应该还有臭脚丫味儿吧,全家十几口人挤进两间平房里,两个土炕睡满人,柜子上睡着人,沙发上睡着人,还是睡不开咋整。两个人钻一个被窝,一个脑袋冲炕里,一个脑袋冲外面。我总能听见哥哥抱怨大伯不洗脚,他的年味儿应该是有阴影吧。
回想起年味儿,最美好的全在儿时的记忆里
那时候心脏很小,把期待过年塞满整颗心
万事有了期待变回印象深刻吧
这几年在极力制造年味儿,想给孩子一个仪式感满满的年
会学着做腊八蒜,会煮腊八粥,会学着蒸年糕
就连贴春联都刻意不用胶带,学着小时候爷爷煮浆糊贴春联,孩子一脸好奇的看着,跟着帮忙,我知道这些都会变成属于他们儿时的年味儿了。
儿时的年味|说起年味儿,全是绵长的回忆年味儿不应该只住进回忆里
让我们尽力传承吧
让下一代的孩子们回忆起自己儿时的年味儿,也能滔滔不绝说好久,且一脸自豪。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本活动的超链接——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