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行之

一个人在外面恭谨礼让,似乎不难,因为不好好说话,意味着可能饭碗不保,生意丢掉;回到家,面对最亲近的人,好好说话就很难做到。只是,难,也要做到,不然矛盾一触即发,两败俱伤起来,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处理。
上周六的晚上,我先生和孩子就发生了不愉快的一幕。当天下午四点,孩子上辅导班回来,做作业间或玩耍一会儿。到晚上八点多,先生让他把其余作业完成。孩子诉苦,不想做。先生看他,坐在书桌前,手执笔却迟迟不写。怒从心来,眼看要期末考试了,天天优哉游哉,迟迟不下笔,分明是不会做。遂怒声斥道,不想做就是不会做!11岁的孩子一听炸毛了,顶嘴两句。先生一听,学习态度不端正,管你是为你好,还犟嘴。拿起扫把,假模假式地要打过去。其实,并没真打。可孩子不干了,大哭摔门而去。
蒙台梭利认为6~12岁的孩子,这一阶段是儿童在安宁幸福的状态下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的阶段。在逐渐迈向青春期的阶段,孩子已体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和被尊重的需求。
1
好好说话,有多重要。2016年,沈阳心理研究中心,有心理专家采访一群少年犯。有一个小林的孩子,幼年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脾气暴戾,动不动就对他说:“你怎么不去死啊!”小林早早失学,给理发店打工。一次给客人洗头水太烫,遭客户投诉。老板骂他:“你怎么不去死啊!”小林一气之下,拿起水果刀捅死了老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他接受采访时,回忆道,老板的责骂让他想到母亲对他的咒骂,积压许久的愤恨一下爆发了。
不好好说话,无形中毁了孩子的一生。
2
我记得,上小学时遇到不会的数学题请教姐姐,她们讲几遍后,见我依然不懂便失去耐心,骂我:“花岗岩头脑”、“笨死了”。所以,我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哪里都是笨笨的。暗忖,这辈子就不是学数学的料。这几年,先生辅导孩子功课。亲眼见他教孩子,学数学也是有方法可寻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学习没有方法呢。这才终于摆脱几十年“我很笨”的负面想法,承认上帝给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尽相同的。
好好说话,孩子有了自信心,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
3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罗吉罗尔斯曾任美国纽约的州长。他生活在一个贫民窟,治安极差,偷、赌、抢时有发生。这里的孩子没有人认真读书,一天上课迟到的罗吉
罗尔斯手扒窗户,想悄悄地跳进来。正在上课的老师发现了,大声地宣布:“这是谁?这是一位州长的手啊!”罗吉 罗尔斯听了,大为吃惊。他的奶奶曾预言过,他将是一位伟大的船长,那可是他听到的最大的官啊!但是,他信了。几十年后,他真的当上了美国的州长。
语言的威力,我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兴许可窥见一斑。我去年参加本地的一届读书活动,发起人是副区长,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女孩奋斗到今天的成就,也不过四十出头。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的自学考试正在考法律博士学位。演说时博学谦卑自信,让我们见识到新时代女性高知高情商的模样。去年的教师节,她发朋友圈感恩不已,在读中学时,她的一位老师曾大胆地预言,她的未来将非常有成就。
好好说话,是对他人最好的祝福。
今天,对很多父母来说,好好说话很难很累。因为生活本已不易,回家卸下面具与伪装,没有了刻意的约束,孩子或丈夫、妻子就成了那只该死的猫。一时失控,及时反省道歉,是可以的。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效果较好。可怕的是,一直没意识到语言的杀伤力,多少人隐忍多年还是选择了离婚,没人能做到一直生活在语言暴力中。也没有几个孩子感受到“打是疼,骂是爱”的管教,和风细雨才能润无声。
因此,好好说话,从我做起。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 第43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