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一种豆腐圆子,根据方言翻译的话,似乎是叫“荽融”或“水龙”。做法是将豆腐捣碎,加花生米、肉屑、紫菜、香菜搓成小丸状,裹上薄薄的一层淀粉,放锅里蒸熟后即食或做汤。一箸入口,三春不忘!曾是家乡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可现在不常见了。大概是因为现在都过上富余的日子,豆腐不受待见,不上席了。
可它偏偏叫人怀恋啊!虽然熟食店里有的卖,但总咂不出味道。过去在腊月里挨家挨户要磨豆腐,正月里人多,通常人家少说也磨个数十斤。“水龙”是必做的,做“水龙”的人家多少算是盈余的。还吃不掉的做成咸豆腐、油豆腐。油豆腐是豆腐切成小孩巴掌那样大一张,炸成金黄,铺在陶罐里腌制,洒一层盐巴,再放一层豆腐,可以吃到来年腊月磨新豆腐。我舅上中学的时候寄午,中午蒸饭就把油豆腐置在米上,待饭蒸熟时整盒咸香,一块油豆腐下一大盒米饭将将好。
我们那磨豆腐全靠人力,各家各户全凭自家力气。磨豆腐是个苦差事。汪曾祺写《辜家豆腐店的女儿》里面说:夜里思量千条路,清早起来依旧磨豆腐。足见磨豆腐之艰辛,又赚不了什么钱,我小的时候已经没人赚这个钱了,点浆都是自家点的,要点的时候唤来略懂一点的邻里指点一二。
有个邻居是寡妇,从四川那边嫁过来的,他男人犯了不知道什么罪,抓去农场劳改以后杳无音讯。大队有个管理治安的干部,早年卖过豆腐,一天能卖十几屉,他点的一手好豆腐,鲜、嫩,没有豆腥气,后来补员才当的干部。他菩萨心肠,逢人便说寡妇不易要帮她一把,果然他常常上门照顾,分文不取。春末收麦,大热天插秧,秋天收割,腊月里磨豆腐,总能看见他在寡妇家里进进出出,要是让人迎头撞见,他就会再三强调,你看看人家孤儿寡母的,多不容易!
寡妇家在公厅旁边,下厅有一座石磨。腊月里磨豆腐,干部出门巡逻一圈以后就巡到她家里。干部真的帮她磨豆腐,两人配合的好,推磨很有节奏。一边推一边往磨眼里喂豆子,不一会儿豆浆就从圆磨的周身汩汩而出,流进木桶里。旁边的房梁下悬着一口白布兜,寡妇就把豆浆一瓢一瓢往布兜里舀,乳白色的豆浆从布兜漏下来,她把布兜挤得干净了,干部就把木桶提回庖厨下锅。干部用酽醋点豆浆,这个时候灶膛里不添柴,留着个余热焖着就够了,葫芦瓢配合着搅个不停,跟煮牛奶一样,一不留神会烧焦。这个时候可以看见锅里的豆浆慢慢凝结起来成豆腐脑,舀一瓢颤巍巍盛到碗里,打发寡妇的儿子一旁吃去。
滤出来的豆渣舍不得喂猪,寡妇拿回家做菜,炖猪头骨,洒上芫荽,真是喷香的菜肴。晚上要留干部在家里喝一点绵竹酒。有一回,两人正在屋里不知道忙些什么事,忘了灶里还咕嘟咕嘟冒热气。外头喜鹊叫了几遍。寡妇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臭烟熏味,一看庖厨里烟熏火燎的,急急慌慌把大鼎端出门,差点烧穿了,真是干柴烈火!干部掩门而走,几户人家都闻到了一股浓重的烧焦味,邪邪的笑笑。
很多年过去了,寡妇那劳改的男人也浪子回头了,似乎许多人都还记得干部帮寡妇磨豆腐的辛苦事,现在两家都过得挺好的。
忽然感觉吃的文化里似乎有一些断层。有一回听人说嫩的豆腐可好比西施的舌头,这几乎是一种近乎狰狞色欲的食欲了,这样嫩的豆腐我还真没有吃过。现在外面卖豆腐都是石膏点的,因为石膏点的量大,但口感粗糙,吃多了容易结石,据说得道高僧的舍利子通常也是吃豆腐吃来的。
记忆里隔壁邻居经常点豆浆都要烧出一股焦味,那是喜人的焦味啊!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要过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