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作细读》阅读第43——59页理解

《名作细读》阅读第43——59页理解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23:45 被阅读0次

这几页的题目是《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这些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悲秋的,以秋天的萧瑟悲凉烘托内心的悲凉。一类反其道而行之,大力赞扬秋天的美好,与春天比较,甚至认为秋天的某些方面还胜过春天的。给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是杜牧的《山行》和刘禹锡的《秋词》两诗,下面就以我的理解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

一、《山行》

唐代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认为这首诗中最特别的地方不仅仅在于他认为秋天比春天美好,而是选取了一个具体的角度,就是枫林的霜叶红于二月的花,作者就凭这个小小的细节就爱上了秋天,因而,大力地赞美春天,一反那些悲秋作品的凄凉。

二、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更加的直白的言明了自己对秋天和春天的感觉比较:秋日胜过春朝。而且还有理由、有实例:秋高气爽,万里碧空,一只白鹤冲破云层,直上天空。这是多么豪迈的气势,这是诗人在反对派压迫下豪情壮志的诗意体现。

我们常常说,诗言志,是言情,两位诗人对秋天立意的新颖,那不仅仅是文字上、立意上的新颖,更是思想上意志上的独立特行个性的一种体现。纵观两位诗人,他们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面对生活困境的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所以这里的秋天已经不仅仅是自然季节上的秋天,更是人生季节上的秋天,他们对秋天的喜爱,也就不仅仅是对自然秋天的喜爱,更是对一种高尚精神的赞美。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杜牧为什么叫“小杜甫”(他与李商隐合起来,叫小李杜),刘禹锡为什么叫“诗豪”了,这就是对他们个性和品质的肯定。

相关文章

  • 《名作细读》阅读第43——59页理解

    这几页的题目是《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这些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悲秋的,以秋天的萧瑟悲凉烘托内心的...

  • 《名作细读》阅读(一)

    2022年秋,我在新网师选修了“初中语文创意教学设计”这门课,这门课程以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与王荣生老师的《语...

  • 《名作细读》阅读第287——294页

    这几页作者写的是《为什么吴敬梓把心理疗法改为胡屠户的一耳光—— 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拉开距离》,其中的许多理论对我们...

  • 名作细读

    “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在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

  • 名作细读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又逢周六又逢君,诗意人生书中寻!今晚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绍振先生的...

  • 名作细读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

  • 名作细读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

  • 相遇百千,相约共读 ——百班千人共读《天空小熊第一次探险》之十

    【共读第17天】今天孩子们继续细读。为孩子们阅读中的发现、阅读中的理解、阅读中的解读、阅读中解决问题鼓掌!看得出儿...

  • 用矛盾分析法解读文本

    一一读《名作细读》有感 初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是在2014年。那时候,自己尚没有研读文本的意识,...

  • 共读|《名作细读》

    一、请归纳:文本细读的策略有哪些? (一)微观分析 分析作为哲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篇幅再小也不例外。 文章需要整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作细读》阅读第43——59页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kv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