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讲学习的总纲,修养从学习道理开始,学习什么道理呢?《学而第一》中大都概括了。《为政第二》讲仁的外用,为政以德,这个德如何发展出来,对待人际关系和管理国家,也是比较概括的讲一下。《八佾第三》谈礼乐,结合历史,评论礼乐。然后到《里仁第四》。
《中庸》上说,仁者,人也。仁=人。但这个不是孤立的人,是在人际关系中的人,最基本也有母子吧。有了人际关系,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如何在人群中自处。第二个是我如何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所以仁就是自处处人的道,到达仁可以让你在自处处人中得到安乐,从而达到自立立人,而且推而广之可以使天下立。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这里面有大道理。仁 分为体,相,用三个层面。体就是仁的内涵,相就是仁的具体要求,根据时代不同所制定的,大家照着做的部分,就是礼,而体就是仁的精神内涵。打个比方,一个瓷杯,其用是容器,其相是这个瓷杯的形状,而体是造这个瓷杯的材料。《庄子》中有提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也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天子之剑的功用是匡诸侯,这个剑的相是可了不得,和华夏一样大,这个剑的体是什么呢?五行刑德等等。我们看东西一般都是先注重其功用,然后观察其外相,再研究其材料。这一篇安排在《为政第二》和《八佾第三》之后,也是这样一种考虑吧。
“仁” 是孔子思想的内核。孔子始终没有给“仁”一个确切的定义,都是谈其作用,和“仁”的相,也就是“礼”。但是在这一篇,集中了孔子对于“仁”的主要观点,也算是一个“体”的描述吧。而真正的“体”, 应该是孔子本人了。孔子本人正是达到了仁的体,相,用合一的境界,所以才能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因此我们看这一篇,要记住这是孔子自己实行“仁”道的切身体会,而不是空洞说教,仔细揣摩孔子的境界,于己则易有所得。
第一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居也,孟子云:“仁,人之安宅也。” 知:通智。
孔子说:“人能处于仁道,那是最美了。如果择人之所处不选择仁道,那里算得智!”
《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这个“仁”的宅子需要走义的路,进礼的门才住的进去。
第二章、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穷困义。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久处于贫困(必非,小人穷则斯滥矣,无所不用其极),也不能长久享受逸乐(必骄,必患得患失,必想要更多)。仁者自能安于仁道,智者了解仁道的好处而欲得到。”
桃杏之核亦称仁,桃杏皆从此仁生。一切大事可大可久者,皆从此心生。
这一章,对上一章做了解释。
第三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心喜欢人,也能真心厌恶人。”
好人恶人,人孰不能?但不仁人,心多私欲,因多谋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人心陷此弱点,故使恶人亦得攘臂自在于人群中,而得人欣羡,为人趋奉。
对比小人之好恶:好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第四章、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只要存心在仁了,他对于人就没有真正厌恶了。”�仁者爱人,仁者之恶人,其心仍出于爱,仍欲其自新而自返于善,是仍为仁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