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英语点滴
逐句翻译精讲 | 2010年考研阅读 Text3-社会流行潮

逐句翻译精讲 | 2010年考研阅读 Text3-社会流行潮

作者: 桃子爱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21:20 被阅读0次

第一段

①In his book The Tipping Point, Malcolm Gladwell argues that “social epidemics” are driven in large part by the actions of a tiny minority of special individuals, often called influentials, who are unusually informed, persuasive, or well connected. ②The idea is intuitively compelling, but it doesn’t explain how ideas actually spread.

MG在其《引爆点》一书中提到,“社会流行潮”基本是由一小部分特殊人群的行为引发的,这些人我们通常称为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通常是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消息非常灵通,说话令人信服,同时社会关系强硬。这个观点表面上看挺有说服力,但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一个想法到底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语篇分析

第①句,通过一个书中的观点,提到了两个概念,一是“社会流行潮”,二是有影响力的人。它们的关系是:有影响力的人主导了这个“流行潮”。

第②句对上述idea进行评价:这个idea并没有解释清楚思想如何传播,也就是对这个idea是怀疑、否定的态度。

翻译讲解

①In his book The Tipping Point, Malcolm Gladwell argues that “social epidemics” are driven in large part by the actions of a tiny minority of special individuals, often called influentials, who are unusually informed, persuasive, or well connected.

第1句比较长,但是意思不是特别难,首先在这样一个书中,肯定是主语先出,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然后他在这个书中提到一个什么样的观点,argue就是认为的意思,某人他这样认为(通常带有一定依据,论证)。

Driven就是推动这样一个意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看。

插入语的成分通常都可以把它单独写为一句话,在这里就是often called influentials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些人通常称为什么样的人。那同时也可以对这句话进行改写,他们被称为有影响力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地位,所以也可以说:他们是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翻译练习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一句话可以这样翻,那我们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翻译方式,把那些话都写出来。

后面who引导的从句比较长,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说明他们是一个有什么样特征的人,unusually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强调,非常的意思,那后面三个词呢,我也尽量把它翻译成汉字一样长的字。在这里都是6个字:消息非常灵通,说话令人信服,同时社会关系强硬。中文比较讲究工整和对称,其实英文也一样。

②The idea is intuitively compelling, but it doesn’t explain how ideas actually spread.

Intuitively是靠直觉的意思,那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我们靠直觉这个观点是有说服力的,但是这句话在中文上意思不太通顺。所以对它进行一个意思的转换,那么靠直觉,也就是说我们只是表面上看过去,没有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吧,所以我给它翻译成表面上看。后半句就是,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如何传播的,那也可以对它进行一个转换:到底是怎么传播开来的,总之这个没有固定的说法,只要是表达意思正确就可以。

第二段

①The supposed importance of influentials derives from a plausible-sounding but largely untested theory called the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flows from the media to the influentials and from them to everyone else. ②Marketers have embraced the two-step flow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if they can just find and influence the influentials, those select people will do most of the work for them. ③The theory also seems to explain the sudden and unexpected popularity of certain looks, brands, or neighborhoods. ④In many such cases, a cursory search for causes finds that some small group of people was wearing, promoting, or developing whatever it is before anyone else paid attention. ⑤Anecdotal evidence of this kind fits nicely with the idea that only certain special people can drive trends.

我们误以为有影响的人士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来自所谓的“二级传播”理论,这一理论听起来合理,但多半并没有经过验证。这个理论的观点是:信息从媒体传播到有影响力人士那里,再从他们传播给其他人。营销人员一直信奉二级传播理论,因为这个理论让他们相信只要找到并左右有影响力的人,这些被精心挑选的人士将会为他们做大部分工作。同时,这个理论貌似也解释了某种样式、某个品牌或者某块地段出人意料地突然火了。为了弄清这些案例发生的原因,一项粗略的调查结果显示,的确有一小部分人在其他人留意之前就率先开始穿戴、推广或者开发某个东西。这个传闻中的证据与“只有特殊人群才能引导潮流”的观点高度契合。

语篇分析

第①句就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我们误以为有影响力的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句话=有影响力的人并没那么重要。为什么会这样误以为呢?来自一个叫作“二级传播理论”的东西。

第②句说了,这个理论很受营销人员的欢迎。

第③句,这个理论好像也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为什么有些东西突然就火了?

第④句,针对上面的现象,有一些粗略的调查(言外之意并不那么可信)结果显示,确实存在少部分人抢在大部分人前面开始有所行动(比如做短视频、写公众号等,总有一些人在火起来之前就开始做了)。

第⑤句,这个调查结果(传闻中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充分的依据)也确实符合我们开篇提到的现象:有影响力的人(少部分人)主导了这种潮流的发生。

其实,第②-⑤都在对二级传播理论这个东西具体说明,这个理论它与开篇提到的观点符合。但用词很多都是不那么正面的,比如seems to explain,a cursory search,Anecdotal evidence。可想而知,这样一种观点和这个“二级传播理论”并不是作者认同的东西。

翻译讲解

①The supposed importance of influentials derives from a plausible-sounding but largely untested theory called the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flows from the media to the influentials and from them to everyone else.

Supposed在这里是“所谓的,误以为”的意思,那前半句the supposed importance of influentials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影响力人士的所谓的重要性。这句话其实不太通顺,我把这句本来是一个名词的结构,把它改成了一个动宾结构,误以为了他们的重要性,其实就是:我们误以为他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那这也是在翻译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词性的转换。一般是名词,形容词,动词,这三个词性的转换比较常见,原文是名词结构的,你可以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形容词的结构,或者说用一个动词的结构来表达是什么样的,哪一个表达更通顺,我们就用哪一个。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会这样误以为是源自于一个叫做“二级传播”理论的这样一个东西,那from后面的成分,a plausible-sounding but largely untested theory就是对这样一个理论进行一个描述,它是什么样子的,那这样一个描述我们又可以把它单独拿出来另起一句。

冒号后面的内容就是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意思比较简单,但是这里有一个词是flow …to,那它字面的意思就是说从什么流向一个什么地方,这里讲的是信息的传播,所以我就把flow …to这个词翻译成了:传播。

②Marketers have embraced the two-step flow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if they can just find and influence the influentials, those select people will do most of the work for them.

Embrace就是相信,信奉什么观点的意思。这里要注意一个时态,have embraced就是完成时,所以这里翻译为:一直信奉

Suggest就是Put an idea into somebody's mind,把这样一个想法放到某人的脑子里面,也就是说让某人相信什么是真的,所以这里就是说这样的一个二级传播理论,让这些营销人员相信。

select这里是一个形容词,就是那些被精心挑选的人,也就是指的前面一句的influentials.

③The theory also seems to explain the sudden and unexpected popularity of certain looks, brands, or neighborhoods.

Seems to,其实这里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观点态度,似乎好像可以解释,但是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解释清楚。也和文章开头的第二句相呼应。

Popularity在这里也是名词,表示一个东西的流行,那同样也是给它做一个词性的转换,比较接地气的说法就是:火了

Sudden和unexpected在这里本来是两个并列的形容词,那也可以把这两个词整合到一起去,就是:出人意料地突然怎么样怎么样

总之就是不要拘泥于原文的格式和词性,而是要理解了,然后用一个通顺的中文说出来。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的。

④In many such cases, a cursory search for causes finds that some small group of people was wearing, promoting, or developing whatever it is before anyone else paid attention.

for causes就是为了去寻找原因,那这个词本来放在search的后面,那从中文意思上来说呢,寻找原因是寻找那些案例发生的原因,对吧,所以把这个causes放到前面的一个小短句里面来翻译。

Before这个词字面就是在什么什么之前,那也不用拘泥于这个意思,可以说:率先开始。

⑤Anecdotal evidence of this kind fits nicely with the idea that only certain special people can drive trends.

Certain这种词泛指某个的时候,包括a这样的泛指的词,有的时候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它只是在英文的语法结构里面需要这样一个词的出现。

fits nicely字面就是适合得很好,这里就是说证据和理论相符合。

第三段

①In their recent work, however, some researchers have come up with the finding that influentials have far less impact on social epidemics than is generally supposed. ②In fact, they don’t seem to be required at all.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的近期研究成果显示,有影响力的人对社会流行潮的作用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作用小。实际上,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存在。/他们或许根本就不是流行潮传播的必需品。

语篇分析

第①句,转折,对前面的观点表示否定:有影响力的人,在社会流行潮方面,比想象中的作用小多了。

第②句,添油加醋: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存在,没有他们,照样可以有流行潮。

翻译讲解

①In their recent work, however, some researchers have come up with the finding that influentials have far less impact on social epidemics than is generally supposed. 

这一句的结构和文章的第1句话是一样的,就是先一个状语,然后再提到一个主语,在翻译的时候把这个主语的名字放到前面来,就是:一些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

come up with the finding 他们提到了一个发现或者说一个研究结果,其实也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什么东西。

这句话如果把每一个词都翻译出来是这样的:一些研究人员在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句话非常的累赘。直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就可以了。

Impact在这里也是影响的意思,不过前面一句提到了有影响力的人,为了避免影响这两个字重复呢,我就把影响写成了作用。

generally supposed通常认为的,就是人们普遍这样认为的,这里需要补充一个主语:人们

②In fact, they don’t seem to be required at all.

第2句的意思不难理解,但是要把它说通顺了也不容易。我们先来看一下字面意思:他们似乎根本不用被需要。

首先第1点呢,我们尽量用一个主动的表达方式,第2点,我们选择什么词来作为我们的主语。

如果是“我们”作为主语的话,他们不用被需要,也就是:我们不需要他们的存在。

如果是“他们”作为主语,他们不用被需要,也就是他们不是必需品。或者说他们不是必需的,也可以。

第四段

①The researchers’ argument stems from a simple observation about social influ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celebrities like Oprah Winfrey – whose outsize presence is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media, no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 even the most influential members of a population simply don’t interact with that many others. ②Yet it is precisely these non-celebrity influentials who, according to the two-step-flow theory, are supposed to drive social epidemics, by influencing thei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directly.

研究人员的依据来自对社会影响的简单观察:除了少数名人,比如OW(她的非凡影响力主要来自媒体的影响力,而非人际交往),即便是人群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根本不会与那么多人交往。然而,根据二级传播理论,正是这些影响力人士(他们并不是名人),通过直接影响他们的朋友和同事,推动了社会流行潮的发展。

③For a social epidemic to occur, however, each person so affected must then influence his or her own acquaintances, who must in turn influence theirs, and so on; and just how many others pay attention to each of these people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④If people in the network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prove resistant, for example, the cascade of change won’t propagate very far or affect many people.

实际上,社会流行潮的出现,必须是每一个人受到影响力人士的影响后,都去影响他们自己的熟人,这些熟人再转而去影响他们各自熟悉的人,以此类推。至于说,有多少人留意到了这些传播影响力的人群,已经和一开始那个影响力人士关系不大了。就好比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从最初的影响力人士开始,仅仅往下两个传播层级的人如果不受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洪流”就不会传播得太远或者影响到很多人。

语篇分析

第①句,承接上一段研究人员的结论,他们凭什么这样说?因为一个再有影响力的人,也不可能接触那么那么多的人,即: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有限的。

第②句,但是,根据“二级传播”理论,却不是这样的,这个理论认为:有影响力的人导致了社会潮流的发生。

第③句,再转折,对上一句这个理论的想法做出否定,我告诉你什么才是真相,到底社会流行潮是怎么出现的?通过一级一级地传播下去,最后,已经和那个一开始传播的“有影响力的人”没啥关系了,关键在于这样一个层级放大效应。

第④句,举例子,凭啥说和那个有影响力的人没啥关系了?其实传播两次以后,如果底下的人没有回应,不继续传播,这个东西就不会传播得太远。

翻译讲解

①The researchers’ argument stems from a simple observation about social influ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celebrities like Oprah Winfrey – whose outsize presence is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media, no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 even the most influential members of a population simply don’t interact with that many others.

破折号这样一个结构,通常是用来具体说明描述解释等等,如果在不好翻译的情况下,我们就会用一个括号做一个备注,这样比较容易和主句的主要意思区分开。

这里的a population这个冠词同时也不需要翻译出来,你不需要说:一个人群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我刚刚已经说了,a它只是作为一个可数名词出现的时候,不能单独出现,你必须要加一个a这样的冠词,但是它其实还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这里的simply和that都是一个强调的词,那这句话就是在强调一个概念:一个人群中一个人再有影响力,他也不可能接触到那么多人,他接触的人也是有限的。

②Yet it is precisely these non-celebrity influentials who, according to the two-step-flow theory, are supposed to drive social epidemics, by influencing thei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directly.

Precisely在这里也是起一个强调的作用,正是这样的人。

non-celebrity influentials这里是两个并列的名词结构,你可以直接说:不是名人的有影响力人士,当然也可以把“不是名人”作为括号里面的一个备注。这样一个不是名人的概念,刚好也是跟前面一句话对比嘛。

插入语的成分,它的位置比较随机,可以放在原地不动,也可以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according to the two-step-flow theory这里就是说,根据这个理论,把它放在开头比较合适,后面再提到这个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re supposed to字面意思就是“被认为”,但在这里可以不翻译出来,中文的意思可以通过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③For a social epidemic to occur, however, each person so affected must then influence his or her own acquaintances, who must in turn influence theirs, and so on; and just how many others pay attention to each of these people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这里的however没有翻译成“然而”,是因为这一句话是对上一句的转折,而上一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转折的句子,所以我们先说然而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这样也能体现一个转折的含义在里面,同时避免了两个重复的词。

或者说,“其实”,也是可以的。

so affected这里是说那些人是被影响的,被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影响的。

分号前面这句话意思不难理解,但是要把这句话说通顺了,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

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先被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影响,然后他再去影响他身边的熟人,然后那些熟人呢,又再去影响他们各自的熟人,就是这样一级一级地影响下去。

这里的just很难具体解释它是什么意思,必须要放到具体的语境里,这里我给它翻译成了:至于说

这里的these people指的就是那些在传播影响力的人。一方面他们影响别人,同时自己也在被别人影响。

④If people in the network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prove resistant, for example, the cascade of change won’t propagate very far or affect many people.

这句话有点难,network指的是人际交往的这样一个网络

人们在里面去影响别人,其实就是体现这样一个交际的过程。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字面意思就是:距离一开始那个有影响力的人有两个等级,两个层级那么远。

他们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是resistant,就是表示抵制,抵抗或者说排斥这样的一个概念,放到这个语境里面就是:他们在传播影响的时候,他们不为所动,他们没有被影响,他们没有继续去影响下一级的人。

Cascade是瀑布的意思,那形容这样一种变化,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东西在传播的过程中,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样一个放大的效应就像瀑布一样倾泻的感觉。就像你干了坏事,一瞬间所有人都知道了。

第五段

①Building on this basic truth abou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nfluence by conducting thousand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s, manipulating a number of variables relating to people’s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ir tendency to be influenced. ②They found that the principal requirement for what is called “global cascades” – the widespread propagation of influence through networks – is the presence not of a few influentials but, rather, of a critical mass of easily influenced people.

基于这样一种人际影响的基本事实,研究人员研究了社会影响产生的动力。他们建立了好几千个针对人群的计算机仿真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控制一些变量,而这些变量与以下两个因素相关:人们主动影响别人的能力,以及被别人影响的趋势。他们发现,所谓的“全球瀑布流”(影响力通过人际关系网广泛传播)产生的首要条件,并不在于少数几个有影响力的人,而在于大量容易受别人影响的关键人群。

语篇分析

第①句,基于上述事实,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发生社会流行潮背后的动力所在,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一种流行潮的出现?

第②句,给出答案:不在于那些所谓的“有影响力的人”(去开头呼应,对比),而是那些“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容易受影响,才会继续去影响下一级的人。

翻译讲解

①Building on this basic truth abou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nfluence by conducting thousand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s, manipulating a number of variables relating to people’s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ir tendency to be influence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nfluence社会影响的动力这里,可以补充一个动词,社会影响“发生”或者“产生”的动力。

这句话整体非常长,肯定是要断句的,那断句的宗旨我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意思足够完整就可以断句,不怕短,就怕太长,读的拗口

这里研究人员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就可以开始断句,然后具体做的是什么,可以另起一句话,补充一个主语“他们”就可以了。

manipulating a number of variables这一句的主语computer simulations 也需要补充出来,可以把这个主语重复一遍:这些程序。中文是不怕重复的

后面的 variables变量,修饰内容也很长,和什么相关,也可以把这一句话断开:“而这些变量与以下两个因素相关:”。接一个冒号,说明这个因素具体指的是什么。

②They found that the principal requirement for what is called “global cascades” – the widespread propagation of influence through networks – is the presence not of a few influentials but, rather, of a critical mass of easily influenced people.

中间破折号的内容还是跟上面一样,用一个括号的形式表示。

这里需要对presence这个词做一定的调整,它本来就是指的“存在”,那字面意思就是:首要条件是什么东西的存在,换一个说法就是:“产生/存在”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这里的critical也需要对它做一定的调整。a critical mass of easily influenced people

它的字面顺序意思就是:一个关键的,大量的,容易被影响的人群。

那其实这个修饰也有点不太通顺,所以把这个“关键”critical放到这个people前面,就是大量容易被影响的关键人群,这个刚好也体现了这样一群容易被影响的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是关键因素。

为了强调一下,也可以把这个critical单独写成一句话:而在于大量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他们才是关键因素。


长难句分析

①If people /in the network/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prove resistant, for example, the cascade of change won’t propagate very far or affect many people.

这一句主要是前半句有点难,首先是一个if的条件,后面应该接一个从句,这个从句有自己的主谓,这里的主语是people。

那么谓语呢?只有removed和prove看上去像动词。

但是prove是动词原形啊,它不能是非谓语这样的成分,所以只能是prove是谓语动词。

in the network是一个介词短语,修饰这个people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人。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是一个整体,还是对people的修饰,是一个副词性质的整体,描述一种状态。

Just是副词,形容removed from“仅仅”只有两个层级(但是就已经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

Removed 理解为形容词性质,相当于定语。也可以理解为省略了who are这样的结构。

Prove这个词可以做linking verb,就是连系动词。这里的意思:证明是……

②Building on this basic truth abou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nfluence by conducting thousand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s, manipulating a number of variables relating to people’s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ir tendency to be influenced.

这一句不难啊,主要就是这个manipulating的主语是谁?

是researchers吗?

首先从汉语意思上,研究人员去控制变量,这不合理啊。只有算法里面才有变量吧。

其次,从语法上,如果是研究人员发出的动作,它应该和前面的动作conducting并列,但这样就需要加一个and,否则逗号是不能连接两个句子的。

既然不是,那manipulating就表示这里是现在分词(非谓语用法),它的主语是谁呢?找前面的名词。

我们看到前面是这样一个结构: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s,A of B,我们想要说明的重点是A还是B?

一般来说,of这样的结构,重点是A(of比较复杂,翻译起来有时候是A的B,有时候是B的A)。

这里就是,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计算机模拟的东西,B就是说明关于哪方面的,所以这里的主语就是computer simulations。程序能够控制某些变量,这样的说法也是合理的。


双语原文

①In his book The Tipping Point, Malcolm Gladwell argues that “social epidemics” are driven in large part by the actions of a tiny minority of special individuals, often called influentials, who are unusually informed, persuasive, or well connected. ②The idea is intuitively compelling, but it doesn’t explain how ideas actually spread.

MG在其《引爆点》一书中提到,“社会流行潮”基本是由一小部分特殊人群的行为引发的,这些人我们通常称为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通常是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消息非常灵通,说话令人信服,同时社会关系强硬。这个观点表面上看挺有说服力,但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一个想法到底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①The supposed importance of influentials derives from a plausible-sounding but largely untested theory called the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flows from the media to the influentials and from them to everyone else. ②Marketers have embraced the two-step flow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if they can just find and influence the influentials, those select people will do most of the work for them. ③The theory also seems to explain the sudden and unexpected popularity of certain looks, brands, or neighborhoods. ④In many such cases, a cursory search for causes finds that some small group of people was wearing, promoting, or developing whatever it is before anyone else paid attention. ⑤Anecdotal evidence of this kind fits nicely with the idea that only certain special people can drive trends.

我们误以为有影响的人士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来自所谓的“二级传播”理论,这一理论听起来合理,但多半并没有经过验证。这个理论的观点是:信息从媒体传播到有影响力人士那里,再从他们传播给其他人。营销人员一直信奉二级传播理论,因为这个理论让他们相信只要找到并左右有影响力的人,这些被精心挑选的人士将会为他们做大部分工作。同时,这个理论貌似也解释了某种样式、某个品牌或者某块地段出人意料地突然火了。为了弄清这些案例发生的原因,一项粗略的调查结果显示,的确有一小部分人在其他人留意之前就率先开始穿戴、推广或者开发某个东西。这个传闻中的证据与“只有特殊人群才能引导潮流”的观点高度契合。

①In their recent work, however, some researchers have come up with the finding that influentials have far less impact on social epidemics than is generally supposed. ②In fact, they don’t seem to be required at all.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的近期研究成果显示,有影响力的人对社会流行潮的作用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作用小。实际上,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存在。/他们或许根本就不是流行潮传播的必需品。

①The researchers’ argument stems from a simple observation about social influ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celebrities like Oprah Winfrey – whose outsize presence is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media, no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 even the most influential members of a population simply don’t interact with that many others. ②Yet it is precisely these non-celebrity influentials who, according to the two-step-flow theory, are supposed to drive social epidemics, by influencing thei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directly. ③For a social epidemic to occur, however, each person so affected must then influence his or her own acquaintances, who must in turn influence theirs, and so on; and just how many others pay attention to each of these people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④If people in the network just two degrees removed from the initial influential prove resistant, for example, the cascade of change won’t propagate very far or affect many people.

研究人员的依据来自对社会影响的简单观察:除了少数名人,比如OW(她的非凡影响力主要来自媒体的影响力,而非人际交往),即便是人群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根本不会与那么多人交往。然而,根据二级传播理论,正是这些影响力人士(他们并不是名人),通过直接影响他们的朋友和同事,推动了社会流行潮的发展。实际上,社会流行潮的出现,必须是每一个人受到影响力人士的影响后,都去影响他们自己的熟人,这些熟人再转而去影响他们各自熟悉的人,以此类推。至于说,有多少人留意到了这些传播影响力的人群,已经和一开始那个影响力人士关系不大了。就好比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从最初的影响力人士开始,仅仅往下两个传播层级的人如果不受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洪流”就不会传播得太远或者影响到很多人。

①Building on this basic truth about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nfluence by conducting thousand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s, manipulating a number of variables relating to people’s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ir tendency to be influenced. ②They found that the principal requirement for what is called “global cascades” – the widespread propagation of influence through networks – is the presence not of a few influentials but, rather, of a critical mass of easily influenced people.

基于这样一种人际影响的基本事实,研究人员研究了社会影响产生的动力。他们建立了好几千个针对人群的计算机仿真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控制一些变量,而这些变量与以下两个因素相关:人们主动影响别人的能力,以及被别人影响的趋势。他们发现,所谓的“全球瀑布流”(影响力通过人际关系网广泛传播)产生的首要条件,并不在于少数几个有影响力的人,而在于大量容易受别人影响的关键人群。



逻辑结构

第1段:用一本书引出一个观点:社会流行潮由那些影响力人士驱动。

第2段: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一个误解,为什么误解?主要来自“二级传播”理论。这种理论听起来合理,但并没有经过验证。(言外之意,没有经过求证的东西都不一定是真的)

第3段:实际情况是,影响力人士的作用没那么大。

第4段:解释流行潮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是一个连环发生的事情,在这其中,影响力人士的作用是很小的。

第5段:通过研究,流行潮发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影响力人士吗?显然不是,而是那些容易被影响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逐句翻译精讲 | 2010年考研阅读 Text3-社会流行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ts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