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想法故事
成长四部曲之我的童年

成长四部曲之我的童年

作者: 行路客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02:14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

    任何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传记,为什么我就不能为自己作传呢?  

    童年人设

    童年趣事

    童年的我大部分时间是快乐的,当然是大部分时间,即便是再无忧无虑,也总是会有小男生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有调皮捣蛋后的惩罚,有成绩排名竞争失败后的羞惭,有想而不得的烦恼痛苦等等,但童年的我大部分时间是快乐的。

    自打记事起,我就觉得自己是村里最有礼貌的孩子,因为大人们都是这样夸我的。或许是我爸继承了我奶的热情的基因吧,即便才仅仅是小学水平的他也会主动在见到别人后让我喊个什么。当然,不喜与人争、性格温厚的母亲也一定在我有礼貌的人设上贡献不小吧。

    村里人对我的好感夸赞除了嘴甜以外,应该还有成绩也算比较好,另外也有相比较年龄相似的男孩没那么调皮的原因。说来也奇怪,大我两三岁以及小我两三岁的男孩在那五六年的时间出生的特别的多,单是我们队约45户人家就有年龄相差不大的男生达30个左右,可惜能够给彼此做榜样的太少,于是乎相比较好那么一点点的我就顺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人大概都至少有这两个我,一个是大人眼中的我,一个是同龄人眼中的我,这两个我一定是差异非常大才会显得有意义作区分。如果大人眼中的我是安静、礼貌、懂事的好孩子,那么同龄人中的我必然是活泼、调皮、甚至是坏坏的。

    在学校,一二年级的校园生活已没有清晰的记忆,印象中我应该是三年级的时候便逐渐成为了班里相当一部分男生的意见领袖,课间总是带着一群人疯狂的跑闹,经常性的和班里的女生打闹,被老师批评过过、也被揪过耳朵,幸亏那个时候不流行请家长,不然我在村里打造的人设不知道会崩塌过几次了。

    不上学的时候,和同村的小伙伴也不会闲着,捉迷藏、斗鸡、夏天偷偷下河洗澡、甚至还跑到别的村玩、跑到别村的地里偷东西吃等等。我是什么样子他们都知道,不过倒也非截然不同,大多数我还是比较安静的,或许这又是性格方面的另一个我。

    我的小学

    我极力在脑海里搜索我最长远的小学记忆,那应该只能回到我们在校园内搬砖的模糊时刻。我上小学的时候已是20世纪末了,眼看着一脚就能跨到21世纪了,我的学校不知是也怕落后新时代还是怎样,也开始进行翻新了。

    农村的学校基本上都会选在几个村的中间位置,我们学校一共服务于五个村子的孩子。我的那个搬砖的记忆不知道是在哪个年级,学前班和一年级完全没有印象了,记忆中二年级是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那学校翻新差不多就是在新世纪的那一年了。

    按道理来说当时刚入学的我不应该被要求去搬砖呀,还是本就学得知识不多,更多的是被老师带着玩,恰好是盖房子,于是就顺便锻炼下我们的动手能力,亦或是自己只是对盖房子感兴趣,下课经常过来看甚至是参与了一下,这都未可知了。

    印象中自己好像是第二届的学生,学校的教室是随着我年级的上升进行增加的,刚开始就是几个教室,后来五六年级的那两间教室是又加盖的,总之是农村该有的情况。四年级的时候便期待着去新的教室,很快如愿以偿后因为政策又新加了六年级,我便成了第一届的六年级学生,同时又享受了一年的新教室。

    我那个时候很少看到高楼,学校自然也没有能力和实力或者没有必要建哪怕两层的楼房,一层的砖瓦房分成了两排,一条砖路在中间横穿,路的尽头是一个花坛,到了开花的季节分开奇艳,花坛的后面便是老师的办公室。简单又有些许的格调,这便是我整个在里面学习了七年的小学,五个村发家致富、渴望家里飞出凤凰的希望。

    记得是有一年大学期间回家过年,发现学校终于又翻新了,这次是二层的教学楼,正想为学校的发展欢呼时,又听说现在农村的孩子大多去了城里读书,学校生源远没有之前多了。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battle,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较量,怕是到处都存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总是没法完全解决,也不可能被解决。时代就是这样,每进步一下,便会淘汰或者消耗很多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资源。

    不知道我的这个启蒙母校的使命何时结束,抑或何时转变。

    我的童年游戏

    如果没啥意外和变态,想必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有游戏的吧。虽然城市有具体的游戏场所,但是农村孩子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玩到天黑。时间点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游戏的花样也丰富多变。

    一,捉迷藏

    捉迷藏

    感觉自己对于游戏最远的记忆就是捉迷藏了,上面说到了我们村和我年龄大小差不多的有30来个,仅有三个胡同的小村子喊个一嗓子便可以通知到各家各户,没多久便能聚集一大帮孩子,规则说清楚,马上开始。地点通常是在我家斜对面的一片空地上。

    小孩子的游戏规则范围小了还可以维持,一旦像捉迷藏这样范围可以说是所有游戏中最大的游戏那就几乎没什么规则可言了,苦的只能是捉人的那个人,不仅要把所有藏起来的人找到,还要提防有人回到“城区”,那样也是自己输。为了不让被找到,大家都尽可能的藏得严实,本来说好的范围慢慢的就被违反规则的人拉大了,以增加自己的安全性,同时增大捉人者的难度而达到娱乐的效果。

    更让捉人者感到倒霉的是赶到饭时更不可能赢了,因为有的人竟然一声不吭的回家吃饭去了,吃完了饭就又回来加入游戏,还一本正经的扯谎说自己就藏在了哪哪。较真的捉人者甚至会跑到人家里当场把人抓获。因为要吃饭,甚至捉人者都悄悄的回了家,这下该倒霉的便是那个躲在某个角落里的正非常严肃的仔细听取外面动静的可怜人了。

    二,斗鸡

    斗鸡

    这个游戏应该是我童年玩得时间最长的一个了,从三四年级一直玩到六七年级。现在想来原因大概是男生天生的好斗性格以及该游戏更加明显的涉及了战斗的元素,包括组队、战略战术、PK技巧等。最初的印象便是在下课后,随即聚拢一帮人,要么选人,要么黑白配,组队完毕,然后选择阵地,以一方把另一方阵地中的砖块拿到自己阵地中为胜。

    我因为比较瘦,所以速度非常快,加上自己的灵活,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带领一帮人“攻城略地”,多是胜利。凡是游戏,到最后的决战关口最为激烈和令人期待,尤其是正面硬刚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也不在乎砖块的事了,只想着把对方打倒。好多次到最后都是我和对方的一个高手在一棵树上一直纠缠不下,你来我往,双方都绞尽脑汁的想碰撞出个破绽,将对方一击即中。火热化的时候甚至完全不在乎上课的铃声,即便目睹着老师进班了也倔强的不肯示弱,最后被老师的厉声责骂强行拆开,到了教室又少不了一顿臭骂,然而心里却是满足和欢喜的。

    三、跳山羊

    跳山羊

    跳山羊应该算得上是我比较喜欢的游戏了。自己小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太多武侠剧的缘故,特别向往那些飞檐走壁的画面,于是走在路上看到高的东西总会忍不住跳上跳下,久而久之就锻炼了自己的弹跳,而弹跳力对于跳山羊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自然也成了我比较擅长的游戏。

    跳山羊分别以放手位置的不同分了几个难度的级别,由脚、膝、胯、胸、头逐一增加高度而来难度的上升。要求跳山羊的这个人必须弹跳好、胳膊有劲、手脚能够协调发力,倘若一不小心碰到了“山羊”除手接触位置的任一部位,便算是输了,就成了下一个“山羊”。

    一般来说,前两关都是非常容易的,大家排好队,一个接一个非常轻松的就能跳过去,但是越往上压力就越大,但凡跳的不够高,或者没有按住“山羊”的肩膀,就会失败。发现自己没法跳过去,直接放弃也就罢了,倘若真的想不自量力挑战下自己,那很可能要付出代价,而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那一次却是血的代价。

    记得自己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天,和几个比我大的孩子一起玩,不知怎么就达成共识要玩跳山羊,我还不知所畏的参与了进来。几乎没有人是能够一直赢的,因为最后一关是“山羊”抱着头,只有脖子是着力点,面积自然比整个后背小的多,再加上接近直立的高度,难度极大,失败的人自然就多了。

    轮到其中一个大个子做“山羊”,大个子比我大3岁左右,个头高出我一头,真可谓膀大腰圆。第一关比较低,根本不用手,直接跳过去了。由于没有真切感受下他的肩膀面积,第二关就栽了,感觉要跳过去的时候不想屁股挂到了他的肩膀上,我直接头重脚轻的失去了平衡,头朝下径直栽倒了泥土里。幸亏是刚下过雨,不至于破相,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颗门牙伴随着满嘴的泥被吐了出来。

    这个游戏除了自己实力不足而收到伤害外,还容易被“山羊”恶搞而受伤。当跳的人摩拳擦掌,奋力冲上前起跳时,山羊瞅准时机,猛地一个下蹲,跳的人手没有施力点,按了个空,挣扎着窜了过去,狠狠地摔倒了地上,免不了几天疼。

    四、丢沙包

    丢沙包

    小的时候没什么过多的男女性别之分,尤其是游戏上面。类似丢沙包这种想当然的女生游戏,其实很多男生都玩,而且因为速度快男生又比女生见长。

    那时候的沙包都是自己做的,当然大多都是女生做的,因为要缝缝补补,这个男生就没法和女生的心细比了。只要稍懂针线活就不难做:找一块完整的布(通常是被丢在角落里的破布),放适量的麦子在布里,擅长针线活的就缝个四方的,只懂皮毛的就随便缝个圆形的,只要不让麦子漏出来,也是可以玩的。记得奶奶也曾经为我们缝了一个。

    游戏规则比较简单,两个人被石头剪刀布选出来砸人,其余人在中间跑着防止被砸,被砸到的人出局,换成砸的人,场上的人在躲避沙包的时候也可以接沙包,接到一次积一个分,来抵消后面被砸到的情况。

    砸的人暗含计谋,不断更换着策略,被砸的人两头来回蹿,胆大机灵的频繁捕捉沙包,笑声一片,异常开心。

    五、弹玻璃珠

    弹玻璃珠

    我们那把玻璃珠叫成琉璃珠子。很多地方是弹玻璃珠,而我们却是用食指向前拨的。在地上挖个弹珠大小的洞,然后在不远处画一条线,大家分别拿着自己的弹珠开始往洞里拨,有的人很厉害,一下子就可以了,或者离得也非常近了,再来一次就便可以进洞,进而有权利去撞其他的弹珠,碰到即可吃掉拿走(时间久了,大概就是这样玩的)。

    会玩的一上去可以装满一口袋,五颜六色的放在瓶子里非常的好看和惹人羡慕。不过游戏就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人再玩了,又开始了另一个游戏。后来束之高阁的弹珠,大部分不知不觉的就找不到了,或者大概率会被用来打鸟。

    六、打弹弓

    打弹弓

    女孩能玩的大多男孩也能玩,但男孩能玩的女孩不擅长,就不感兴趣了,弹弓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种考验力度和准度的游戏男生仿佛天生就格外疯狂,也许成功拿下自己目标的成就感是让很多男生趋之若鹜的原因,至于猎物的处理方法就各有不同了,但很明显他们比较享受过程和征服的感觉。

    弹弓可以买也可以自己做,我们那时候都是自己做的。一是用树枝,当你看到男孩一直仰着头盯着树枝瞅时,要么他就是在找鸟,要么就是找适合做弹弓的树枝,一旦选定,便会偷偷的爬上树,三下五除二就给折了下来,去除多余的杂枝,按照比例进行削减,两个分叉的顶部认真的切出可以容纳橡皮筋的凹槽,再用绳子结实的固定好,整套流程下来费了不少劲,终于可以拿着自己的宝贝悬链自己“百步穿杨”的功力了。另一种做法就是把材质换成铁条,这个往往是由劲大又有心思的大人们帮忙完成。

    那时候的鸟还很多,树上随处可见,但是准头好的“射手”可并不多,接触不到十来天又去挑战下一个游戏的“花心者”可没办法把技艺练出来,坚持的久、经常练习的往往都战果颇丰。我便是那个见异思迁的“花心者”,当自己久久无法获得成就感时,便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随着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不过,我在自己的打鸟战功薄上误打误撞还是有记了一笔的。

    七、跳皮筋

    跳皮筋

    跳皮筋毋庸置疑肯定是女生的游戏了,我也曾经试图参与,但是只有在前一两关的时候勉强应付,再往上至腰、至胸,甚至是脖子就完全放弃了。女生天生的柔韧度和肢体的延展度男生还是望尘莫及的。

    八、摔面包

    摔面包

    有的地方叫做“拍卡片”,根据制作和成品,可能用“面包”更为恰当。我还真没见过哪个女生也玩这个游戏的,一旦开始兴起,无论村里,还是学校,亦或是上学的路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男生和此起彼伏的的臂膀,不亦乐乎。

    这个游戏在男生之间如此盛行是和它的使用工具容易制作和操作简单有很大关系的。作为制作面包的材质,纸随处可见,本子纸、书本纸、烟盒纸、纸箱子、酒盒纸等等,都是可以折成面包的。面包有大有小,好坏程度取决于材料的软硬程度,纸质越硬,赢面越大。所以在面包盛行的日子里,我们大多数的课本是没有封面的,有男孩的家庭基本上一度是找不到纸箱子、酒盒子的。

    一旦准备好了启动“资金”,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发家致富”的竞技场了。面包从小到大在手里被有序的排列着,每个人都像是拿着武器似的,四处找人挑战。竞技场也有大有小,可以单独找人一对一PK,或者三五人群战。一对一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把对方的面包砸成了反面即可获胜,拿走,排好。群战基本上是每个人先各自“下注”一个,摞在一起,石头剪刀布决出顺序,一替一个来,看到哪个好砸就砸哪个,自然,技术高的战利品就会越多。

    说到技术,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就是很擅长,拿一个小小的、薄薄的面包,不知道用了什么魔力,愣是能掀翻一个大的。厉害的主只需要准备两个,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满手拿不下。然而,任何事情用力过猛都不会好,有的人或是技术不娴熟,或是过于急功近利,一个不小心,手就会打到地上,少不得一阵龇牙咧嘴,不一会儿指尖就充血发紫了,得个几天才能重返战场。当然,有的彪悍者是故意把手指打到地上,来帮助自己的小面包干掉对面的大面包,刚开始可能把握不住力度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几次之后便炉火纯青,横扫各大赛场,直至被人发现,取消资格。

    九、抽陀螺

    抽陀螺

    我们那个地方叫做打滴溜。陀螺和鞭子组成一套,让陀螺转起来,以适当的力度和正确的方法抽打就可以,会玩的可以玩一个上午不停的。

    陀螺的制作要比面包难上不少,根据材料大致有两种做法:一个是取一块手臂粗细的树枝,用刀子进行削刻,颇费功夫,待削成形状后,需要将滚珠嵌进去,又需要好的技巧才能完美的完成,而不至于一个不小心致使好不容易削好的陀螺裂成两半,前功尽弃。当然也有老手会提前把滚珠嵌进去,这样就不用担心后期的意外了,但总是不好把握的。第二种做法就容易得多了,只需要找个墨水瓶,将符合墨水瓶口大小的棉花的主干放进去,再把滚珠嵌进去,进行瓶口修饰就可以了,用棉花主干的原因大概是其质地的韧劲比较大、不那么容易裂吧。

    鞭子的制作就简单多了。随便找个趁手的木棍,讲究的、有条件的选择车胎里的三角带做鞭子,实在没有的找个粗细合适的绳子也是可以玩的,在木棍上刻一个凹槽不使鞭子脱落,系紧后便可以约着小伙伴到空地上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陀螺玩的花样由刚开始的一个人玩,到后面的陀螺战(让自己的陀螺和别的陀螺碰撞,看哪个被撞走或者“死掉”不转),再到后面把一些有颜色或者不同形状的纸片贴在陀螺的底部,等到转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壮观”了。玩陀螺的日子还是很开心的。

    十、踢毽子

    踢毽子

    踢毽子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记得我们刚开始踢的还是自己做的毽子,根据个人对重量的接受程度,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到2-3个带孔的铁片,然后将适量的红塑料绳子插进孔里,比例调整好后,把底部的点着烧个差不多的时候按在地上,便可以形成一个铁片大小的塑料饼,固定在铁片上就不会在踢的过程中出现滑落的情况,最后就是用针把绳子挑开,挑成一丝一条的。这样,一个手工的毽子就完成了。追求审美的人会在里面夹杂些白色的塑料绳子,这样毽子一上一下会显得更加的好看。后来小卖部卖的毽子就流了进来,无疑,做工和材料一定是比我们手工土制的要好很多,但由于使用起来的感觉不如我们做的好,慢慢的我们就会把它拆掉,留下铁片垫子,重新制成属于我们风格的。

    踢毽子大概也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的腿不是很灵活就踢不好了。有着喜欢蹦蹦跳跳的性格,我在踢毽子方面还是比较灵活的,也有自己的技巧,很多女生都不如我踢得多,男生就更不在话下了。我可以里踢、外踢、外拐子、里拐子、叠腿踢,最巅峰的时候大约连续外拐了15个。逞英雄的后果就是大腿会疼好几天。

    与那个时候的我们玩得不同,现在很多公园里成年人,多是老人,都玩得会更有观赏性一些,我所见到的是三五人,距离都非常的远,大家用脚面踢,又准又远,看似都有武术功底。我倒是很乐意看到游戏的变化和完善。

    十一、跳房子

    跳房子

    跳房子在我的印象中因为工程量大、需要一定的智力,我们只是玩了一两次便舍弃了。毕竟不能因为智力问题就影响了自己玩游戏的心情。

    十二、挑棍

    挑棍

    玩挑棍的季节基本上都是在夏天,这是由游戏道具决定的。我们那个时候的棍都是冰糕棍,因为冰糕棍规则,不需要后期加工制作,小伙伴们吃了冰糕会把棍收集起来,那时候冰糕还是一毛钱一块,甚至两块,大家吃个两三天很快就能凑齐道具了。

    游戏规则很简单,抓起棍,垂直放在桌面上,自然松开(有的人耍赖,松手的时候会故意往外带),然后去拿棍,散落在外面没有和其他棍接触的非常容易就拿走了,有接触的就需要用棍去小心翼翼的挑开了,在不让其他棍动的基础上,挑走的就是自己的,其他棍动了就算输了。大家伴随着似有似乎的甜味玩得有滋有味。

    十三、翻花绳

    翻花绳

    我们那叫做开交。这个游戏很明显就是心灵手巧的女同学玩的,流行的时候也玩过,不过也就马马虎虎,后来也就没了兴趣。

    十四、抓石子

    抓石子

    这个游戏需要手眼协调,同时手也需要足够灵活,超出我的能力范围,看得多,玩得少。

    十五、玩胶泥

    玩胶泥

    玩泥巴应该是每个孩子童年的记忆,农村孩子玩泥巴更显得地道。女孩们大概觉得泥巴又脏又臭,于是男孩们就包揽了各个大坑小河的场地。

    什么是胶泥呢?网上说“胶泥一般是河流沉积物经强压,潮湿的环境形成的,胶泥在形成过程中又逐渐靠近地面,压力也逐渐变小,所以成为具备很强的粘合性能的泥状塑性固体”,这样的特质就可以让我们捏出很多形状的物件。从我们那些年玩泥巴的经验看来,胶泥通常出现在大坑里,河里大多是淤泥。因此我们那时候大多都是去村中间的大坑里面挖胶泥,然后在路上玩。有时候下过雨后的车辙里的泥也会被我们挖来玩。

    无论手巧与否,你总是可以捏出什么东西的。我们当时最爱玩的项目就是如配图那样,把一块泥中间捏成空的,把底弄薄,然后反过来摔在地上,看谁摔得响。为了摔得更响,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把唾沫吐在里面,均匀抹在底部,当时还真不觉得恶心。除了比响,还会比谁捏得大,炸开的大,当自己的杰作炸到旁边小伙伴身上、脸上到处都是的时候,别提多骄傲了。

    除了摔响,有才艺的小伙伴还会捏制各种各样的物件,拿回家放到太阳下面晒干,就是简单的小艺术品了。自然,满身的泥也少不得被妈妈一顿骂,但也习惯了,知道妈妈是只骂不打的,每次都是装着知错改错的态度溜开。

    十六、下河游泳

    农村孩子下河游泳

    和其他游戏不同的是,游泳是贯穿我整个童年的游戏,而且是很喜欢的那种,不过我们更愿意叫洗澡。隐约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学会以后,一直到初三,每年暑假只要有时间基本上都是我重要的游戏场所。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被哥哥们抱着下河了,那个时候我们村东边的河还比较浅,水也很干净。环境是很重要的,浸入式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夏季每当太阳落下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大部队向村外的小河进发,已经忘了每次都是哪位长辈总会带着我,记忆中没有我爸的形象,当时他应该是在外打工了。就这样慢慢的接触了水,也曾被他们带到水中间突然放掉我而使我挣扎着呛了不少水,久而久之对水就少了恐惧,多了掌控。

    最早记得会游泳的时候应该是小学三年级,不过这个游泳是没法说出来名称的,因为我们一是没见过真正的游泳,二是没有专业的人对我们进行训练,完全谈不上什么蝶泳、蛙泳、自由泳之类的,甚至离狗刨的动作标准都相差甚远,我们的目的就是不要自己沉下去。刚开始因为不太熟练,动作乱而稍显急,多去了几次摸到门道后便从容了很多,最后不论是朝上还是向下的姿势都能驾轻就熟了。

    要说去洗澡最开心的莫过于抱着一个西瓜下河了。我小时候几乎每家都会种点瓜果累的,要说种植瓜果,我爷爷在我们那一片可以无人能出其右。自我记事起每到瓜果成熟的季节都不缺吃的,有西瓜、小白瓜、桃子、杏、李子、柿子等,都是我爷爷精心培育的,种植、嫁接、维护,再加上各种蔬菜,感觉爷爷无所不能,让我一直很是崇拜。每次洗澡都会去地里挑一个大大的,下河之前先把西瓜丢水里,等洗完澡了就捞起来,几个小伙伴徒手打开分了,凉凉的,很甜美。

    对于洗澡最有印象的有两件事。一是应付我妈的检查,那个时候我妈还没出去打工,最反对的就是我带着我弟去下河,而我们应对检查的办法就是洗完澡以后把土涂到自己的个胳膊和腿上,因为刚洗完澡的身体很容易被划出来白印,我们涂上土后再用指甲划就看不到痕迹了,就能轻易的蒙混过关。后来很快我妈就出去打工了,监督我们的重任就交给了我的奶奶,奶奶精力旺盛,不会等我们回去再检查,都是直接去河里抓我们,很是尴尬。

    提前大人们检查洗澡这件事,后来自己还填了一首小词,觉得形容的非常恰当:

    如梦令

    常怀炎时日中,

    结群东河游泳。

    日落始登岸,

    惊闻大人呼声。

    急行,急行,

    溅起尘土千重。

    第二件事说起来不太光荣。有一次我们刚刚洗完澡在路上的树下凉快,百无聊赖,于是就有小伙伴提议捉迷藏。那时候豆子和玉米都长得很高了,无疑大家都会跑到地里去,难度极大。玩了一两局发现最有一个人最后找不到,新一局开始的时候他就偷偷的带着我们几个去了他的秘密基地——一块花生地。花生地正好在被玉米和豆子遮挡得严实,他非常骄傲的和我们说“躲在这不但找不到,还能吃花生,多爽!”我们当时都对这个完美的藏身之地欣喜不已,哪管得上自己是不是正在实施偷窃行为。正当我们非常惬意地进行这额外的喜悦时,就听到后面有个妇人的哭喊声“还我的花生!”我们顿时大惊失色,一定是这家主人发现我们了!瞬间一群人作鸟兽散,我赶紧抓着我弟的手往外冲,不成想我弟不小心跑丢了一只该死的凉鞋!好在我们灵机一动,向一侧躲去,然后快速藏好。巨大的噪声伴随着地主人的“我的豆子啊”和辱骂声从我们身旁经过,慢慢的没了动静,小伙伴们在仓皇逃窜的同时,一定踩倒了很多的豆子。听着声音逐渐的消失,直到就剩下我们俩大口的喘着粗气声和惊恐不安的心跳声,我们才敢慢慢的移动起来,返回原路去找那只拯救我们的凉鞋。心惊胆战的回到家,被奶奶骂了一通,拔了好几把花生摔在我们面前“看咱家有多少花生不够你们吃的,跑去人家地里偷!那老婆子拿着踩断的豆子挨家挨户的骂,那几个家伙吓得不敢回家,看恁丢人不丢人?”虽然自家有,但那个时候真心感觉花生还是别人家的好吃。花生的事情太大了,奶奶竟然没有追究我们下河洗澡的罪过。奶奶骂完又笑,大概觉得我们俩人虽不大,但没被抓到也算是本事。看我们吓得不够做声,她的声音又温和起来了“吃吧,待会回家我领着你们,别被你妈打了”。感谢我的好奶奶,这场澡后偷花生的风波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后来洗澡正常进行,但绝对不会再去玩捉迷藏了,更不会去人家地里偷吃东西了,不过后面还是趁着夜色偷了那么几次,但都不是发生在洗澡后了。

    仗着自己的高超的技术加自负的心理,我们小学阶段几乎征服了邻村各个瞧得上眼的河,甚至不要命的在大闸的地方脱裤子。所幸那么些年,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大人们管倒是也管,但那个年代好像大家都觉得不会出什么事,远没有现在管得那么严,亦或是那个时候家里都没有太阳能、淋浴的概念,能好好的洗个澡的地方只有河里,大家都是这样,就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事,精神上没怎么格外的紧张,这也给了我驰骋各条河的机会,一个一个的带着我的三个小弟弟们教会他们游泳,期间竟丝毫没有考虑过后果,也是时代和环境使然。

    初中的时候就渐渐不怎么下河了,一是接受教育后成长的结果,二则是我们的小河不在了,代替的是旁边因新建窑厂而被挖出数米深的大池塘,深颜色的水令人无法感受跳进去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享受,偶尔和慕名而来的同学下去过几次,后来就再也没去过了。现在路过,满是回忆。

    十七、折纸飞机

    折纸飞机

    折纸飞机的操作非常简单,有张纸就可以折,一共就几个步骤,玩得最多的就两种类型,大家折好后就互相比赛着谁的飞机能飞到高、远。

    随着年级和季节甚至是月份的不同,我相信我们那个年代玩的游戏肯定不止这些,有的是想不起来了,有的是几乎没有参与过,权且就写这么多吧。童年因为有了游戏才更加的绚烂多彩,值得回忆,而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游戏,不管是还没被发明出来的,还是即将消失的,我们都应怀着感恩的心去致敬那些陪伴我们整个无忧无虑童年的游戏。

    十八、摸爬猴

    摸爬猴绝对是农村孩子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大概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挣钱的游戏活动。

    中国那么大,那么多的地区和民族,对同一个东西的称呼不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不管叫什么,大家都知道它是蝉的幼虫。每当夏季听到第一声蝉叫声,大家不约而同的就知道摸爬猴的季节又到了。于是,大人小孩们就开始积极准备装备——铁锹和手电筒,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了。

    后来才知道,别人买爬猴是要卖到各个大的饭店,再后来知道是因为爬猴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在爬猴的季节每天一大早都可以听到小贩们此起彼伏的“收爬猴”的叫声,随着爬猴的多少,单价也水涨船高,由刚开始的可能一两毛钱一个,到后面的四五毛。大多时候由于头一天晚上奋斗到很晚,第二天往往起不来,我妈没出去打工的时候都是我妈帮我们卖,醒来就可以拿到钱了,后来她外出打工,就换成我奶帮我们卖。那个阶段的零花钱就靠卖爬猴的钱了,还一度因为这个事怀疑责怪过我奶,说她偏心把我们的爬猴放到了我叔家老大的瓶子里,想来有趣又好笑,又怀念。到了后期,奶奶便会把卖不出去的爬猴给我们炸了,别说,味道是真香。

    爬猴

    爬猴出现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白天,另一个是晚上。每到这个季节,村外树林里的空地几乎无一幸免,大都会被放学的孩子用铁锹掀一个遍。因为爬猴洞通常离地面不远,只需要轻轻的铲去一层土便可以确认,所以大人们基本上都不会反对孩子们在他们的土地上“撒野”。

    雨后最适合也最有效可以找到爬猴。每次下雨,甚至不等雨停,大家都会打着伞出门,人手一个小铁锹或者小铲子,每个人低着头仔细地寻找被雨水打开的任何一个小洞,锁定目标后轻轻的去掉地皮,一般都可以有所收获,当然也会挖出蚯蚓、蛤蟆等其他的不速之客。雨停后一两天,待土地松软且不粘的时候,大家便开始动工给大地做整形手术了。

    爬猴从地里爬出来

    效率最高、收获最多的还是摸爬猴。夜幕降临,在等了一天的铺垫后,爬猴们就会破土而出,就近爬到树上,以期完成后面的使命。那么这个时候也是摸爬猴大部队出动的时候,提前吃了晚饭,拔掉早早充满电的电灯,带上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因为被爬猴的爪子抓到还是非常疼的。一切准备妥当,大人小孩便踌躇满志的出发了。

    刚开始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爬猴爬的不高,出来的人也不多,大家基本上只需要用电灯照树的下部分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的视力非常好,不一会儿瓶底就满了。但是慢慢的随着第一轮的结束,出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摸爬猴便困难了起来。这个时候每到一个树都要仔细的从下往上照,还要转着圈的照,通常大树会比较多,但眼看着“狼多人少”,甚至小树也不能放过。有时候你会和别人照到同一棵树,搞得自己紧张起来,步伐加快向所照的树快步走去,害怕别人抢先摘走了自己的果实,先到先得,你总会时不时的被别人捷足先登,当远远的看到对方的手向树摸去,便知道了胜利不保,心里难免一顿咒骂。

    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所有的树林都亮了起来,恍如白昼;大家互相喊叫说笑,四周村庄也到处灯光闪烁,好不热闹。随着夜色加深,人越来越少,地点也由村的另一头向自己家靠近,但仍然还有一些倔强的灯光在树林里穿梭。这个时候只需要锁定树的根部和顶部就可以了,熬到最后实在等不及的爬猴便会出来,还有漏网之鱼此时会爬得非常高了。对于爬得过高的,你要么就近找个长的树枝去够,实在找不到便脱了鞋往树上丢,多半是可以砸下来的,可气的是也有掉到地上死活找不到的。也有看走眼的,不小心摸到爬到树上的该死的蛤蟆,惊得一身汗。当发现灯光变得更加稀疏时,一些较胆小的便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只剩下胆大的还在碰运气,然而由于明天还得上学,随着最后几束灯光的熄灭,夜晚才真正恢复了它该有的平静。

    晚上摸树上的爬猴

    最终侥幸逃脱的漏网之鱼,熬过了一个夜晚,到了白天便会生出翅膀来,蝉,或者知了,就诞生了。你再怎么着都不可能在头一天晚上把所有的知了一网打尽,从第二天震天的鸣叫声中大家就知道自己又错过了多少个冰糕、辣条。感觉整个夏天都是在蝉鸣中度过的,仿佛蝉鸣声越大,天气越炎热,夏天的感觉越浓烈。

    爬猴真不愧是个好东西,就连知了挣脱出来后的爬猴皮都是有人四处收购的,于是等到地里、树上几乎见不到爬猴的时候,我们便开始每个人拿着一个长棍,四处找爬猴皮了。

    爬猴变成知了

    我的童年零食

    没有孩子不喜欢吃零食的,由于当时囊中羞涩,加上零食种类有限,喜欢吃的或者能买得起的确也不多。

    一、辣条

    各种辣条

    好像没有小孩不喜欢吃辣条,甚至大人也对其情有独钟。当时无论是在校门口的小卖部还是村里的小卖部买得最多的应该就是辣条了,各种各样的辣条,一毛钱或是一根,或是一片。这得之不易的辣条绝对不能一口吃完,要慢慢吃,慢慢品,一点一点的吃,把周围同学羡慕的目光当佐料吃得更加香,小小一片甚至能吃一两节课。那个时候的书里星星点点的都是辣条的油,辣条的味道在纸张里久久不散,时间长了就变成不好闻的味了。

    二、泡泡糖

    圆形西瓜泡泡糖 方形“大大”牌泡泡糖

    相比口香糖,泡泡糖不仅可以品尝各种水果的甜味,也可以在味道嚼净的时候吹成大大的白色泡泡。我小时候见得最多的就是这两种泡泡糖,一个椭圆形西瓜状的,一个长方形砖块状的,口味大多是西瓜味和草莓味的。待把味道都吞进肚子里后,大家便开始竞相比赛吹泡泡了,看谁吹得大,谁的泡泡爆炸时的声音大。嚼得越多,吹得越大,一不小心就是被炸开的泡泡盖住整个脸,又惹得大家一团笑。一个泡泡糖甚至可以嚼一上午,等到实在完全没味道了才不忍心吐掉。泡泡糖有一个不好的点就是特别黏,被踩到可不会轻易的被去掉,这也是老师或者家长不允许我们吃泡泡糖的一个有力理由。

    三、冰糕

    最常见的买冰糕的方式 小时候的冰糕

    没有冰糕的夏天绝对是一种遗憾,炎热的夏天能买一块冰糕,慢慢的品尝它的味道以及抵消热气的冰凉,简直是太美好了!那个时候冰糕的种类也特别少,形状、口味也就那么几种,完全没法和现在比,打开任何一个哪怕是小卖部的冰箱,都能逼疯选择困难症的人。同时,那个时候的冰糕也特别便宜,大都一两的、五毛的都不多,老老实实要膜拜现在动辄五元,甚至可以丧心病狂到几十元的冰淇淋。

    我们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冰糕是大概两毛钱一块的(年代有点久,忘了具体的价格了),乳白色的,下面插着一个棍,通常是长方体的,是我们玩挑棍游戏的主要工具。由于其便宜又很甜,再加上可以不用每次大老远跑到小卖部去买,所有特别受欢迎。每到天热的时候,就会经常听到小贩的叫卖声,远远的便可以看到其自行车后座上的泡沫箱,一个简易的小冰箱,里面摆满了我们夏日的最爱。

    幸运的话有时候是一毛钱一块,再幸运的话善良的冰糕叔叔会把碎了的小块也饶给你。小心翼翼的拿回家,有的放到碗里待它化了喝冰水,大部分是没那个耐心,迫不及待想赶紧品尝美味。可是再急,大家都不会大口咬着吃,因为咬着吃会感觉是一种浪费,必须要舔着吃,这样才会吃得慢,才能充分享受甜味,才不辜负自己熬到半夜摸爬猴的辛苦。

    四、爆米花

    爆米花机 一声巨响,爆米花出来了

    爆米花绝对是又好吃又好看的。想来是自从上了初中住校后就没有再见过炸爆米花的了,记事起的小学那几年,每一次的爆米花现场都不曾错过,因为整个的过程就像是在变魔术。每当下午放学,只要听到村里有爆炸的声音,我总是狂奔到家,找一个干净的大袋子,往里面盛四五碗玉米,问我妈要一块钱后,便背着玉米循着声音跑去。

    即便是一刻不敢耽误,到了现场发现早有不少排队的人了,大人小孩都有。大家到了有顺序的排好队,看着又都不太着急了,因为爆米花的制作过程显然是很吸引人的。所需要的工具整体上就三个大件,一个是烧火的炉子,一个是炸玉米的铁炉子,一个是装爆米花的长筒容器。炉子比较简单,燃料就是普通的煤炭,而炸玉米的铁炉子看起来就很高级了。铁炉子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中间大,两头的小不一样,稍微大的一头是铁炉子装玉米的口,小的一头向外又延伸出一个旋转把手和一个气压表。装玉米的长筒容器也比较简单,可以是用布袋缝起来的,也可以是铁网围成的。

    轮到你的时候,将自己的玉米交给炸爆米花的手艺人,接下来就兴奋地看着自己的爆米花出来就可以了。说到爆米花手艺人,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但人老手愈熟。只见大爷迅速地清理好上一锅的残余,熟练的为下一锅做好了准备,接过玉米,将其倒进炸玉米的炉子内,根据玉米的量发入相应分量的糖精,合上炉盖,拧紧,架到火炉上,捅了捅煤炭,让火烧起来,接下来就一边转动炉子,一边看着火势。大约10分钟后,当气压计的示数达到既定后,大爷便会站起身,喊了声“怕响的捂住耳朵啊”,掂起炉子,将底端的口放到提前展开好的长筒里,对着炉子上的一个“机关”干净利落的就是一脚,只听“怦”的一声巨响,塌瘪的长筒瞬间变得丰满起来,里面充满了被炸出来的热气和香甜可口的爆米花。这个时候你上前撑着自己的袋子,大爷拉起底部,将玉米花拢到口的位置,整个提起放到你的袋子里,一骨碌地玉米花就全跑到你的袋子里了,热腾腾的,香喷喷的。

    大多时候,给了钱后也不愿离开,一边品尝着自己的美味,一边反复欣赏着爆炸的神奇,直到大人久等不回到现场抓人,才舍不得离去。初高中再吃到爆米花都是每次周末回家奶奶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的,再往后吃的就是电影院里的焦糖爆米花了。

    我的童年情感

    1、和家人。

    由于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我妈也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去了深圳,所以我童年对于爸妈的记忆自然是没有爷奶多的。由于我爸妈叔婶都比较早的外出务工,我们弟兄四个都成为了留守儿童,留给了两位老人,面对四个男孩,我爷奶的辛苦可想而知,我爸妈也经常提醒我们“最要感恩的就是你爷奶”,所以要说感情肯定是和爷奶的深了。

    不过即便是在外打工,爸妈在对我们的关心和成长上也没有缺席。我爸差不多半个月就会打一个电话过来,那时候没手机,都是广播通知过去接电话。每次电话大概都会说一些好好学习的话,一直对我们规正着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后来看同村年龄上下的小伙伴大都早早的辍学外出闯荡,才明白当初我爸那些话的用意和作用。

    2、和朋友。

    小时候的情感更多的是友谊方面的。小学我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交友最活跃的。村里面年龄在我上小两岁的伙伴都相处得很好,不是我跟随他们,就是他们跟随我。而同学里面的朋友更是遍及周围所有村庄,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去初中之前,我几乎和同班同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而且是每学期的重点伙伴还不一样,大概“喜新厌旧”是我们小孩的一个特征吧。

    可能是我作为家里的老大哥,下面带领着三个弟弟,无形中就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以至于在朋友圈子里也多是意见领袖,玩游戏、串门、做活动等等,因为小学的经历才会帮助我在后面的成长中也经常成为某个圈子中的leader,甚至今天的管理者。你的过往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的确不假。

    3、和女生。

    小学的印象中是没什么女性朋友的,更多的是打闹的对象。我算是一个比较有女生缘的一个人,再加上我还擅长多个偏女性的游戏活动,所以无论村里还学校同学也都乐于和我接触,当然接触的方式多是不太温柔的。印象中几乎没有安静的和女生聊过天,倒是追逐打闹的偏多,好好闹闹,大家都不会结怨。

    小学生不懂爱恨,但喜欢人是不分年龄大小的,你和哪个女生接触得多了,就会被人认为你喜欢她。对于我们经常发生口生之争的对象,要么是真不喜欢,要么大概也有那么点欣赏吧。不记得具体几年级了,大概是四五年级,我和一个女生经常的斗嘴开始被别人解读为我喜欢对方,尤其是她的好朋友恰恰是和我同村的女生,当然也是我经常说笑打闹的对象,有事没事就会在我面前说起她。即便我自认为对她没什么感觉,但人说来也奇怪,被人说得多了,还真感觉是了。但前提是我先觉得她是先喜欢我的,这个感觉可能是我自恋和后来才知道的大男子主义的表现吧。

    男女生间无非就这些事,大家说归说,笑归笑,看似事情多么的真,但不多久也就烟消云散了,童年的快乐很简单的一个原因是关心的事情很散,所谓的痛苦很快就会变淡。

    4、和学习。

    我的成绩一向是不错的,几乎每年都能得到奖状,但从来都不是最突出的,只不过是邻居们的小伙伴都普遍成绩太差了,才会把我显出来。我感觉自己一直是不爱学习的,之所以要稍微努力一是要保持我成绩好的形象,是为我爸学的,二是自尊心作祟,成绩差会影响我在班里同学间的地位,失去老师的宠爱。所以就尽可能考高分,但从来也没能考得足够高而成为一二名,我自己倒是没有太高的追求。

    虽然奖状没少拿,不过我在数学方面的劣势却是从大概二三年级便凸显出来了。学习这件事,到底是天生的优劣势使然,还是受环境的影响,的确不好说。同样的老师,有的同学就能学得很好,为了不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大概就是我自身的问题吧。自己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了,我其实是个对数字逻辑非常木讷的一个人,刚上学大多记忆类的知识居多,倒是得心应手,可一旦到了四五高年级的时候,自己的脑子便转不过来弯了,怎么也理解不了数字的关系、文字的信息以及公式的应用等等。得亏自己其他科目还行,再加上靠着勉强能用的记忆力,这才支撑着自己混个奖状。

    本以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强化,初中后的数学能够应付得来,但其实后面的数学学习带给我的打击正在虎视眈眈的等着我自投罗网,可以说数学折磨我了整个学习生涯,对我学习、学校以及我个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想来大家都差不多吧,很少有人是所有学科都出类拔萃的,相信诅咒英语的更不在少数,而我偏偏最好的就是英语。

    整个童年可以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当然生在农家,自然少不了做农活的辛苦,但毕竟当时还小,加上爷奶对我们非常爱护,所以农忙时节,我们最多就打个下手,说是辛苦,倒不如寻另一种乐趣来的恰当,尽管个别时候也因影响了自己其他乐趣而有所抱怨,但现在想来也尽是怀念,想来已经十来年不曾做过农活了,未来怕也没有机会了。

    每个周末村里上初中的哥哥们都会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回来,看着他们又能骑车,又能离开家独立的潇洒的生活,也渐渐地开始向往初中,而这仿佛一眨眼就实现了。

    写成于2021年10月2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四部曲之我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iu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