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读书乡村趣谈
乡村趣谈:白埠孙家的故事

乡村趣谈:白埠孙家的故事

作者: 孙義山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13:16 被阅读0次

原创

有一年的冬天,天上正下着大雪,孙牧夫妻二人相互搀扶着艰难地走在逃荒的路上。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雪,要是晚上找不到一处挡风遮雪的地方,住在露天地里还不被活活地冻死。

就这样他们二人加快了脚步,想在黑天以前一定得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半个时辰以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村庄,当他们快来到村庄时,发现在村外的打麦场上有一间破旧的看场小屋。孙牧赶忙过去推开门进去一看,里面虽然是很脏很乱,但是,也能凑合着住一晚上。

第二天,孙牧就来到了村里想讨一口吃的。他发现这个村庄并不大,也就是有几十户人家,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村叫白埠,村里的人都姓白,他们是一个老祖几十年前才搬到这里来的。村里唯一一家有钱的人家就是族长家,他们家有几百亩好地还常年雇着几个长工。孙牧想:既然族长是村里的大户,还是到族长家里要点吃的吧。

孙牧来到大门口敲了敲门喊了两声,这时候他还没有看见有人出来,就听见里面狂吠着来了一条看家狗。孙牧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生怕一不小心被恶狗咬着。又过了一会,大门才慢慢地打开,只见来人呵斥住了看门狗。出来问孙牧道:“你找谁?”

孙牧看见这个人身材瘦高,两只眼睛不大,看上去却很有精神,虽然是穿了一身粗布衣服但是衣服却是干干净净,板板正正的。孙牧看了赶紧地说道:“您就是族长吧?我们家乡武安遭了旱灾,我是逃荒才来到这里的,来找您就是想讨一口吃的。”

白族长听了又仔细看了一眼孙牧,他发现孙牧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浑身上下还透着一些文人的气息。心想:此人应该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他要是到不了一定的难处,是不会低三下四地求人施舍的。他想到这里就对孙牧说道:“既然是家乡遭了灾,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看你像是一个读书人,你这样到处逃荒要饭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你想不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事情干呢?”

孙牧听到这里,有点羞愧地对白族长说道:“我也倒是读了多年的书,后来家里供不起我再继续读书了,我就辍学在家里半耕半读,不怕您笑话,至今我还是一个耕读的秀才。大灾之年,我哪里还有资格选择我要干什么呢,只要是能养家糊口就心满意足了。”

白族长又看了看孙牧,就高兴地说道:“我们村里这几十户人家,有十多个小孩童,只因为学堂离这里太远他们一直还没有读书,你要是愿意就来我们村先教书吧,以后你要是有了更好的职业,你随时都可以离开。”

孙牧听了白族长要他来村里教书,心想:现在别说让我教书,就是干出大力的活,只要是能吃饱饭就谢天谢地了。他想到这里忙对白族长说道:“多谢白族长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教好这些孩子们,来报答族长的知遇之恩。”

就这样,几天以后,白族长就安排孙牧两口子,住在了他们白家祠堂旁边的一处小院子里,学堂就设在白家祠堂里。虽然当教书先生收入微薄,但是,孙牧两口子从现在起也能勉强度日,也不用再到处逃荒要饭了。

有一天下午,孙牧放了学,刚刚从学堂里出来,他就看见从族长家那面,摇摇晃晃地走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看上去这个老头不是饿得走不动了就是他得了病,随时都有跌倒的可能。孙牧看到这里赶忙跑过去两手抱住他的一条胳膊,随后又扶着他坐在了街上的一块石头上。这时候才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大爷?”

这个老头慢慢地抬头看了一眼孙牧,一句话也没有说就晕了过去。孙牧忙把手放在老头的额头上一摸,感觉老头热得烫人,他想:看来这个有年纪的是得病了,得赶快医治才行。想到这里,他忙弯下腰背起老头快步往家里走去。

到了家里,孙牧交待妻子说:“这个有年纪的一定是病了,你先用温水给他擦一下脸,我去请大夫来家里给他看看。”

原来这个老头是从南方来的一个风水先生,他姓金,一辈子无儿无女就一个人靠相面算命,看风水选墓地过日子,人送外号‘金半仙’。他还有个头晕的老毛病,一犯起病来就两三个月的出不了门。他也多次找大夫看病抓药,可是,他自己挣得那点卦金就连他吃饭有时候都没有保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把病治好。这一次他犯病晕倒,又加上北方寒冷得了风寒病,对他来说真是雪上加霜。今天,要不是正巧遇到了孙牧,他的这条命有没有还真很难说。

金半仙在孙牧家里养病,这一养就是半年多才能出门逛逛。他看着孙牧家里的日子也不宽裕,长期住在他们家里养病心里也是过意不去,有好几次他都想离开,可是,孙牧两口子看着他现在的身体还很虚弱,哪里能放心让他一个人走呢。

有一天,金半仙从外面闲逛回来,对孙牧说道:“我看着你们家,现在就你那点教书的佣金也只能是够糊口的,想改变你们家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还是很难。我想你们家应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早一晚的,在不耽误教书的时间里种种地,也能给家里增加一部分收入,更何况土地也是一个家庭的根本。”

孙牧两个人听了金半仙的话,惭愧地说道:“我们也是刚刚来到这个地方,承蒙白族长收留做了一个教书先生,这里哪有自己的地呢。”

金半仙听到这里,又继续说道:“在北面山脚下有一块茅草荒地,少说那个地方也得有十几亩地在那里荒着。我过去看过多次了,那个地方土质很好适合种庄稼。虽说这块荒地是无主之地,但是,你出于礼貌给白族长说一声,说自己想在闲暇的时候开一片荒地,种点粮食和青菜来贴补家用,白族长一定会同意的。”

孙牧二人听了金半仙的话心想:咱本来就是庄户人家,自己要是有地耕种那就太好了。到了第二天,孙牧就把自己想在闲空的时候,想开荒种地的事情给白族长说了,白族长听了以后也很同意。并且他对孙牧说道:“教书挣的这一点钱确实是太少了,你想开荒种地也是件好事,咱们这个地方荒地多的是,你看中哪里随便开荒随便种就是。”

从这一后,孙牧一有闲空和一早一晚的时间里,就和妻子一起到金半仙给他选的那块茅草荒地里去开荒。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两口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开出来了三亩多地。以前看着这里是一片荒芜,现在再看这里还真是一片种庄稼的好地方。

突然有一天,金半仙对孙牧两口子说:“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谢谢你们救了我一命,又照顾了我这么长时间,我现在应该回南方我的老家了。为了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我实话给您说吧,你们开荒的那块地,是一块风水宝地,白埠这个地方的风水都在这个地方。现在把您们先人的坟墓搬到这里来安葬,从你们这一代起就能富裕起来,将来你们的后人更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牧听到这里,看着眼前的这个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老人,还真是舍不得让他离开。但是,在外面到处漂泊的人,他们到老了都想着要落叶归根,一想到这些,他也就没有再继续挽留。就对金半仙说道:“你不要说什么救命之恩,只是举手之劳你不要过意不去。我们两口子也不想有什么大富大贵,往后能不愁吃不愁穿的过日子就很知足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子女,我们就常想以后要是有很多的子孙后代那就好了,有人比有什么都好。”

金半仙听了孙牧的话,沉思了一会又说道:“你们夫妻二人都是善良的好人,既然是这样,我就给你们说一说下一步你们该怎么办吧。你们家现在有这三亩地耕种,生活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第一件事就是你现在去把教书的这个差事给辞了,以后你就和白家撇清关系不再来往了。回家来你们夫妻二人继续开荒种地,不出几年你们家就能富裕起来。第二件事是,一年以后,白家不论出了什么事你都不要过问。过后,你就到庄南面挖一处鱼塘养鱼,从此以后在白埠你们孙家人就会开枝散叶子孙满堂,并且人才辈出。”

金半仙走了以后,孙牧就找到了白族长辞去了教书的这个差事,回到家里和妻子安心地又开始开荒种地了。虽然开荒种地很辛苦,但是,在他们心里都很高兴也很满足,到现在为止孙牧家里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八亩多了。

有一天早晨,孙牧出门时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各家各户都四敞开着大门,家里就是不见人影。他感到很奇怪地来到白族长的家里,想看一看村里到底发生什么,可是,他到了这里一看,族长家里也是一个人也没有,就连那一条看门狗也不见了,这里就剩下了一处冷冷清清的大空院子。孙牧看到这里怎么也弄不明白,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这么多人,怎么在一夜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他们为什么搬走?又都去了哪里了呢?

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一大批凶神恶煞的官兵,他们来到村里之后就到处搜寻白家人。后来他们发现老白家人全部都不见了,也不知道了他们的去向。官兵领头的看看找不到白家人,回去也无法向上司交差,他就生气地下令一把火把白族长的大院子给烧了。这件事过去以后才知道,原来白家有一个人,在反元的一个组织里担任头目,后来这个组织被朝廷派兵给消灭了,皇上为了斩草除根消除后患就施行了灭九族的暴行。白家人幸亏提前得到了消息,他们全族人就都悄悄地搬迁了,然后隐姓埋名到了一个谁都不认识他们的地方居住了下来,这才避免了全族人的灭族之灾。

孙牧也幸亏早就辞去了他们白家教书先生的差事,和他们划清了界线才保住了一命。原来金半仙早就算出白家会有这个灭族之灾,他没有告诉白家,有人认为他是来白埠的时候想求白家帮忙给他治病,白家人见他病的很厉害怕死在了他们的家里惹麻烦,就没有给金半仙找大夫看病救他。最后,金半仙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遇到了孙牧,是孙牧两口子救了他并且给他养了一年多的病,这件事孙牧也是后来听别人说才知道的。白家现在出事了,他想想金半仙就是给白家提前说白家有难,他们也一定不会相信金半仙的话,再说了,金半仙也改变不了白家全族人搬走的事实。

孙牧看看白家人已经不知了去向,白埠就剩下他们自己一家了。这时候,他就按金半仙说的,在庄南挖了一个鱼塘养鱼。春天过后,鱼塘里的鱼繁殖迅速,整个鱼塘里密密麻麻地全是活蹦乱跳的鱼。当时金半仙见孙牧不想要财富想要人,他让孙牧挖这个鱼塘就是保佑孙家将来子孙后代越来越多越来越旺盛。后来真是应验了金半仙的那句话,几年以后孙牧的妻子就生下了两个男孩和一个闺女,后来他的大儿子一连着就生了八个儿子和两个闺女,二儿子也生了四个儿子三个闺女。

几十年以后,孙家在白埠村就已经兴旺发达了,他们开垦的良田已有千亩之多,家家都是儿女成群,人口已有八十多口子了,他们在这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经商务农财源广进,读书做官也都是官运亨通。

相关文章

  • 孙沔后人扎根白埠

    沂蒙山山里东蒙镇有个白埠村,全村都是孙姓人家,孙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但开始这个村孙家人并不多,据...

  • 五埠岭伙大门

    五埠岭伙大门 五埠岭伙大门是肥城孙伯镇的一处古村落。孙伯镇西北而行大约十五华里,牙山前的村子就是五埠岭。 整个村子...

  • 妖娆艳躯体,低贱悲灵魂

    文/大江河 王倩跪在了床前...... 故事发生在米河镇,男主孙半生是位乡村教师,在米河镇溪水村教书。孙家代代务农...

  • 【七绝】白岩埠景须君赏

    【七绝】白岩埠景须君赏文/林海碧水汀洲啭雀莺,一杯浊酒送舟行。白岩埠景须君赏,身入桃源忘利名。 白岩埠:青田北山

  • 漫步杨家埠

    杨家埠,人们对它的了解大多是从木板年画开始的。 杨家埠的风筝,也是惟妙惟肖。

  • 上茅家埠

    以龙井路为界,往东是下茅家埠,西行是上茅家埠。 黛色参天亭、通利古桥与丁家山隔水相望。 下茅家埠的清幽,都在一片渺...

  • 【七绝】白岩埠里斜阳下

    【七绝】白岩埠里斜阳下文/林海杨柳东风水岸春,景观俱是浣沙人。白岩埠里斜阳下,溪面栖霞映碧粼。 平水韵十一真 白岩...

  • 春日游

    茅家埠一日~

  • 【七绝】白岩埠岸路幽长

    【七绝】白岩埠岸路幽长 文/林海白岩埠岸路幽长,摇摆扁舟水中央。风皱涟漪云朵舞,浣沙女子唱晨阳。 平水韵七阳 白岩...

  • 《埠南头村故事传说》

    《埠南头故事传说》 埠南头村位于安丘市经济开发区东部,在埠南头村有很多的民间传说,大多都带有神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趣谈:白埠孙家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yl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