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首页推荐
以「冷落」微信之名,做了一次小尝试

以「冷落」微信之名,做了一次小尝试

作者: 残照以为记 | 来源:发表于2016-12-23 22:36 被阅读80次

    关闭了通知,无法及时回复

    这是我在微信个人签名里面的一句话,写下这段话,不是因为矫情或者搞「特殊化」,而是我确确实实将微信的提示给关闭了。因为我发现,微信在给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造成了一些麻烦。

    先来说说微信吧

    我认为微信目前有四辆并行的马车,它们能完美体现用户的三大需求:

    1. 「微信」靠「即时通讯」功能起家,庞大的用户数量是一切的基础。朋友、家人都能够在一个平台里面进行沟通。
    2. 「微信公众平台」汇聚了大量优秀的 PGC 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来源,并且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流量争夺大战中。
    3. 「朋友圈」提供了大量的接地气的 UGC 内容。和朋友、家人、同事一起分享你的生活。
    4. 支付,有了社交很自然就会有利益往来,从「社交」转到「支付」的这一步上,微信走得非常顺利。而支付宝每一次从「支付」转到「社交」的动作都会让人如同「来了大姨妈一样」各种不爽。
      加分项:
    5. 游戏、购物。这两个功能好像是一直都被用户忽略的模块,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两个模块,那应该是「闷声发大财」吧。
    6. 朋友圈广告,基于精准的大数据来投放广告,可以很大成都优化打广告的体验。

    这四辆马车很好的形成了一个捆住用户的闭环。虽然这三辆马车已经覆盖了很多的使用场景,但是,优秀的工具类 app 依然占据着用户很多的使用时间。所以微信推出了「小程序」,再一次告诉开发者,微信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超级应用」。

    还记得你为什么开始使用微信吗?

    这里我想引用李笑来老师对于「注意力不该放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总结:

    世界上有三个这样的大坑:

    1. 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2. 火急火燎地随大流;
    3.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而我的回答是:「朋友圈」都在用微信。无疑是上述的第一种。

    Talkbox 很火的时候,微信还没有正式上线。所以,我想我应该能大言不惭说一句,我是看着微信「长大」的。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现实如是,网络亦然。将微信放入我的 Dock 栏大概是在我开始实习的那段时间。那时候开始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从业者,大家好像都非常热衷于互相交换微信号码。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我的微信好友从 30 暴增到 300 ,如果不是我有刻意在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我想可能会更高。

    最可怕的事情是,被「绑架」还不自知

    「朋友圈」是微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它的存在既能满足人们的「分享欲」,同时也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窥探欲」。我想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情况,加了一个人,但是从来没有和他聊过天,只是为了看看他的朋友圈。

    我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拿起手机不知道干嘛,于是打开微信,点一下「公众号」看看文章或者视频,然后再刷刷朋友圈,一个晚上什么事情都没做。

    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微信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后来我得到了答案:我被「绑架」了

    在这里不得不对微信团对竖起一个大母指,他们对于用户的心理和需求分析的太过清晰,甚至比我自己都要了解我自己。

    被「绑架」还不自知,想想就让人后怕。

    为此我做了哪些事情

    分析完这些需求和心理以后,我进行了一波自我内心博弈:

    • 直接删除。不知道这么说夸不夸张,在中国删掉微信等于屏蔽了你百分之八十的社交活动。
    • 关闭一些功能,仅保留通讯功能和公众号内容。

    于是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 禁用朋友圈,一周查看一次。我是一个自制能力并不怎么好的人,为了避免我会在这个黑洞里浪费太多时间,我选择关闭它,并且只在特定时间一次性花几分钟查看完。
    2. 如上文所说关闭微信的通知功能,由被动提醒改为主动查看。事实上我有强迫症,只要图标出现了角标,我就想给它消灭掉,于是我将大多数应用的通知功能都关闭了。但是由于工作群在微信,所以,我给它一个特权,允许出现角标(即不要再锁屏推送)。
    3. 大量取关公众号。几乎不看的,瞎追热点的,不更新的......一律取关。

    搞定以上几点以后,我开始了实验:

    首先,刚开始会明显感到不适应,最主要的表现是,打开手机在屏幕上左划右划,然后再锁上屏幕放下手机。不过越到后面,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这不仅是在功能上的限制,其实最主要的地方在于自己控制查看手机的次数。在此之前,我会不时去查看微信工作群的消息,与此同时,我便会顺带查看一下其它群的消息,就这样,时间和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流逝了。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反感在工作群里面出现闲聊内容的人。做一个单纯的通知群不好吗?在我主动进行控制之后,这个情况好了很多,甚至有时候会想不起来要去看微信。

    在进行了需求和心理分析以后,我将用来刷朋友圈和公众号的时间放在了更加专业的一些平台,在 Instagram 欣赏美图,在 RSS 里面查看订阅更新的内容,在 Pocket 里面处理未读内容等。这样的好处是单一功能的应用,我不会有过多的依赖,能做到「随用随走」。

    其次,「冷落」微信以后,也遇到了一些困扰。消息不那么「及时」了,同时需要不停和身边的朋友解释为什么自己没有回复消息和为什么不怎么用微信。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和朋友交换联系方式变得异常的麻烦。

    最后,当你的朋友们都在使用微信的时候,你「冷落」微信,意味着你「冷落」了你的社交圈,对于人类这种社群动物而言,朋友们会觉得你不合群,从你个人而言,你会从一个热闹的环境进入到一个相对冷清的环境中,心理上的落差会让你觉得孤独。另外,查看状态信息和即时聊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消息的延时会让人觉得很焦虑,总让人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所以,第一点直接删除微信这一条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总结

    微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爱它的人爱到死去活来,恨它的人,恨到咬牙切齿。我想,它应该是上了就不容易下去的贼船。

    「冷落」微信这件事情并不是矫情、做作。而是我对于自己的一种反省。既然离不开,那么我应该非常有必要知道微信在我的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也应该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更多更加专一的应用上,减少对于它的依赖。

    虽然这个适应的过程会比较难受,但是当你正真开始掌握主动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你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P.S.初稿而已。

    温哥华时间:2016 年 12 月 23 日 6 点 37 分
    写于 Bowen Isla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冷落」微信之名,做了一次小尝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cl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