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作者: 红柳_3291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7:26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校园里一片宁静。只有高三学生在上课的学校,显得安静了很多。

诺大的校园,却不显空旷。


行道两边的晚樱,开的蓬蓬勃勃;那些冬日里落光叶子的树枝,在这清明节气里,早就枝叶繁茂;半山腰上,一大片一大片竹枝郁郁葱葱;弯下身子,你会发现那如米粒般大小蓝紫色的婆婆纳,开得神秘而浪漫,那通泉草、鸢尾花,开得恣意而妖娆……

走在草地里,徜徉在竹林中,除了花香,草木香,还有……

泥土的芬芳!

对了,这就是地气,就是母亲曾对我说过的地气。她说,人哪,是需要接地气的!

三十岁不到的时候,一天早上,对着镜子正梳着头发。

天哪!额角上方怎么冒出了一根白头发?难道我早衰了吗?心里不由万分难受起来!

唉,我恐怕不适合过城里的生活。来到城里生活不足一年,看我的生活发生了多大变化。

一年前的我,带着两周岁的女儿生活在乡下。虽然先生不在身边,但婆家和娘家离得很近。在娘家待几天,在婆家待几天。

每天,洗衣做饭家务活啥都不用我操心,下班回来,只管吃完饭跟孩子玩玩。

晚上七八点,家家户户已经关了灯开始睡觉,再听不到人声,偶尔有几声狗叫。夏日里,听到阵阵蛙鸣,秋日里,听到秋虫呢喃。

神奇的是,声音是有的,但在夜晚,却越发显出村子的寂静。

把孩子哄睡着以后,看看电视看看书,一会儿也困得不行,瞌睡如山倒,倒下秒睡,一觉睡到次日凌晨,在公鸡的打鸣声中苏醒过来。

可是,调来先生工作的城市后,生活一片混乱。

先生工作忙,带孩子做家务几乎所有的活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

而且,先生经常加班,害得我跟女儿每天等到他回家才能安心睡觉,这时,往往已经过了十一点。

打电话给母亲,不由在电话里倾诉:“妈,你知道吗?我居然长白头发了,我脚上还长了脚气!”

母亲在电话那头说:“唉,我就说,城里的生活哪有那么好。你现在的生活是不接地气的,人哪,是不能脱离地气的!”

接地气?

在母亲朴实的思想里,接地气就应是“打了春,赤脚奔”,让身体与土地充分的接触。

就该是生活在农村,看得见田野,听得见猪叫鸡叫,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早睡早起。

可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高楼大厦里的都市人啊,每个夜晚灯火通明,有多少人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

都市的生活多不接地气啊!

接地气,往深里说,还有一层意思。

我们的所思所想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踏踏实实的过好日子。

古代的文人墨客中,有不少身后留下不少伟大作品,生前却寂寂无名,落寞潦倒的。

当代人里,尤其是刚出入社会的年轻人,有多少虽有一番鸿鹄之志,却深感壮志难酬的。

什么原因呢?

不接地气!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事不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啊!

英国导演拍了一部反映中国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

四集纪录片讲诉了一系列鲜活的中国基层人物逐梦小康的故事!

片名是“柴米油盐之上”,其实包含两个层次: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但也要有之上的东西。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你的理想、梦想、精神追求,首先得接地气。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旷达豪放的一生,但也是接地气的一生!

才情横溢的苏轼,充满了烟火气。

东坡肉

被贬黄州,开荒拓野,自号“东坡居士”;被贬杭州,独创东坡系列美食——东坡肉、东坡鱼;被贬惠州,在这蛮荒之地,他却写信告诉朋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吧,多去逛逛菜市场吧,多去了解了解人间的烟火气吧。

走,去接地气。

22年度年度营第54篇,1351,计86818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地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b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