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守株待兔

作者: 诗仁 | 来源:发表于2021-05-09 23:23 被阅读0次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是我们每个人都懂的成语,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是教科书上必学的,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以及很容易带入,能够十分深刻的记在脑海了。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五蠹》,《韩非子·五蠹》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创作,韩非是当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写的这篇《韩非子·五蠹》,主要面向的读者为国家君主,而非基层的普通百姓,所以里面的视角都是从君主管理国家的高度进行的分析和论证。

    文章开头,就对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进行了阐述,描述了巢氏发明在树上搭窝棚的办法,解决了当时人们生命安全与禽兽虫蛇的侵害的主要社会矛盾;描述了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烧烤食物的方法,解决了人们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的主要社会矛盾;以及描述了禹疏通河道排洪治灾和商汤和周武王结束残暴统治,解决当下主要社会矛盾。引申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矛盾,管理国家不能一层不变,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解决好最主要矛盾的思路。为了论证该问题,韩非子举了守株待兔的反面案例来说明。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里面宋国的农民,可以理解为君主;株,就是树根,可以理解为以前管理国家的经验;待,等待,期望能够获得;兔,就是兔子,可以理解为国家管理的好。在以前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通过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使得国家治理得到了进步和发展;守株待兔,就是不仔细分析以前取得良好效果历史背景,盲目的引用经验而期望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声望与以前一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非子的守株待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cb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