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求
他天性纯厚诚实,很喜欢诗歌。身处唐朝末年,平时放纵任性,与世无争。
他常常到街市上,骑一头青牛,至晚喝得醉醺醺回来,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不与交往。
他有时吟诗,所得诗句稿纸搓成团,装诗瓢进一个大葫芦中。二十年来,不知道装了多少,也不再吟唱。
他赠送寄别的诗歌,流传在人口。
他晚年因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取葫芦瓢放在味江中说:“这文稿假如未沉于水,后人得到它才知我的苦心啊!”
葫芦瓢漂浮到新渠,味江口有认识的人说:“是唐山人的诗瓢!”捞起探得诗瓢内已遭水浸润损坏,诗稿只得十之二三,大约三十多篇保存下来流传于世。
前蜀主王建曾召他为参谋,他不愿意就职。他在《和舒上人山居即事》诗说:“不多山下去,人事尽膻腥。”
他是一个用避世来傲世的诗人,他便是唐求。
(二)李郢
他叫李郢,字楚望,中唐有名的才子。年轻时居住在杭州,他博览群书,放情山水,每遇山川灵秀,便抚琴咏歌。
杭州住处邻居家有一少女长得很美,李郢一见钟情,便请了媒人到邻居家说合。此时正遇另一个当地公子也看中少女,同样请了媒人前去说亲。
说亲双方都各不相让,志在必得,于是争执起来。邻居见状,无法决定女儿许谁,就让两方准备彩礼钱百万,谁先送来女儿嫁谁。
结果两家同时将钱送到,邻居又作难,束手无策。这时候,少女走了出来,准备亲自选婿。她让双方各自赋诗一首,谁的诗好,便嫁给谁。
作为有名才子,李郢当仁不让取得了胜利,这个美丽的少女也嫁他为妻。
婚后李郢读书比过去更加勤奋,不久便离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他一举登第,成了进士,并且做了礼部尚书郑颢的门生。
发榜后李郢回转江南,路经苏州时,跟一位在湖州做官的老友异地相逢。老友见他分外情亲,定要邀请他去湖州游玩数日。李郢挂念妻子,执意推辞,告诉老友:“吾妻生日快到,我要赶回与她庆贺!”
好友坚持不允并赠给他胡琴、焦桐、方物等,要他将这些礼物寄回家表示心意。盛情难却,李郢无奈之下只好留下。诗人对妻子家居过生日而自己不能回去相贺感到抱歉,于是创作了一首诗给妻子表示自己的深深情谊。
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金凤对翘双翡翠,蜀琴初上七丝弦。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为妻作生日寄意》
这首诗先写妻子过生日时的美景来烘托妻子的娇贵、可爱,接着用比喻抒发自己愿与妻子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最后设想妻子喜逢生日而不能与丈夫共同庆贺的心情。全诗以互换思绪的写法,既是写思夫的女子闺怨,又是向妻子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深情,对不能归家为妻子过生日表示歉意,意挚情真,写得极为感人。
李郢求婚跟另一人平等竞争,靠自己的才气赢得胜利。当他及第荣归时,首先想到的是妻子的生日,那样“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的诗句,即使举案齐眉的梁鸿孟光怕是也会含笑称许。
一千一百多年过去了,李郢的诗名、官声无足称道,但他对老婆的专一执著是我们现代人都自愧不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