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观后

作者: 于拾贰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2:47 被阅读8次

临去实习的前一个晚上,我去看了别人刷了很久的《敦刻尔克》。

我看引进片的次数很少,其实,是因为进影院的次数太少。所以我不知道诺兰的其它电影都是什么水平,也不知道同类型的电影拍的是好是坏,只知道自己对自己看的电影是怎么一种想法。

《敦刻尔克》的故事背景是二战中的英德战争,英法军队被围困沿海的敦刻尔克,濒临绝境,一场针对英国士兵的撤退行动正在展开。

第一个给我震撼的镜头,是在士兵等待上船的海岸线上,成山上万的士兵,都在等着回到祖国。然而,德国的轰炸机来了,由远及近的炸弹,象征着对生命的威胁越来越紧迫。真正的是从正面,展现了面临战争的残酷。

第二个让我泪奔的镜头,是无数平民船只前往充满危险的敦刻尔克沿海,为了援救被困的英国士兵。平民船只没有攻击的炮台,没有坚固的甲板,可是,正是这样简陋的船只,甲板上站立着来自祖国的平民救援者。而能够有如此影响力的,无外乎祖国的召唤。宽阔无际的海面,不时进攻轰炸的敌机,茫茫的战友士兵,每个人都想回家,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一艘艘从祖国四面八方驶来的船,带来了回家的希望,带来了生的希望。

第三个让我感动的镜头,是英国的军官主动留下来帮助法国士兵撤退。虽然是英法军队联合作战,但是在危机关头,人类的差别对待再次显示出来。明明有马上撤退回归祖国的机会,却选择继续与危险待在一起。还有两个飞行员,战斗到最后迫降,为了什么,为了更多人回归祖国。

第四个让我感动的镜头,被撤退回归的士兵,原本以为会受到祖国人民的唾骂,却没有想到,人们欢迎他们的回家。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为人们能够分清带来一切的是战争而感到欣慰。

如果说,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永远不要战争,不到万不得已就永远不要战争。

(明天要去实习了,随便写一点记录一下今晚的电影。也许最近心情比较抑郁,看完我只想沉默。)

相关文章

  • 《敦刻尔克》观后

    位居群力的华谊兄弟影院向来人迹稀少,就连节假日也不例外,和中央大街的万达影城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忙里偷闲,是奔着那部...

  • 《敦刻尔克》观后

    “原来人类刚走出蛮荒没多久啊”,这是我从电影院出来以后第一个感受。 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不缺少欢愉;这样原味的战争...

  • 《敦刻尔克》——观后

    临去实习的前一个晚上,我去看了别人刷了很久的《敦刻尔克》。 我看引进片的次数很少,其实,是因为进影院的次数太少。所...

  • 《敦刻尔克》观后

    1940年5月25日 二战初期,英法部队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40万英法盟军被德军围困于 位于法国东北部...

  • 《敦刻尔克》观后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昨天看完《敦刻尔克》,除了被剧中普通民众表现出来的国家情怀,舍己为人的品质...

  • 《敦刻尔克》观后感

    敦刻尔克是一部讲述战争的影片,像它这样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不知凡几,但敦刻尔克与一般的战争类不同的是,它讲述的是一场...

  • 敦刻尔克观后感

    刚用手机看完了敦刻尔克。 看了好几天。 整个的色调,音调和整体基调是阴郁,gloomy。 整个的情节就是丧气的士兵...

  • 敦刻尔克观后感

    本想看个电影轻松一下,可是错选了《敦刻尔克》。 电影以逃亡者的一周、救援民众的一天和空军的一小时三条主线展开,频繁...

  • 敦刻尔克影评+观后速记

    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言:独创性是内容和形式的融合——内容 (场景 、人物 、创意 )和形式 (事件的选择和安排 )...

  • 敦刻尔克观后感

    只从电影角度来说,的确是部好片子。用情感和画面将代入感提升至max “没有一张德军正脸,却处处感受到背敌军包围的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刻尔克》——观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m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