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ac873527658c0501.jpg)
每逢3岁左右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之际,最让父母担忧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顺利入园,能否在幼儿园快乐、安全的度过每一天。那么,作为父母究竟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快快乐乐地回家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孩子初入幼儿园应做的准备工作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心理准备、生活准备、语言准备、交往准备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e59868817d66dc14.jpg)
心理准备
一般来说,在孩子初入园的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的表现。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园与亲人分离时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孩子出入幼儿园时最大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唠叨不停、生活不适应、不愿交往等。
这时父母千万不能每天强行送孩子入园。任何习惯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给孩子一个学习独立的适应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cf447b935b3e36fd.jpg)
首先,参观、熟悉幼儿园。
父母可以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带孩子参观、熟悉幼儿园,看看班级、活动玩具、午睡的小床、洗手和小便的地方等,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感受。
其次,端正态度、调整心态。
父母也应调整心态,不要过分紧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适应只是暂时的。
再次,渐进式的分离。
平时在家可以有意让孩子一个人玩耍,父母偶尔去关注一下(当然是在安全范围内),时间长了,孩子会逐渐习惯父母的离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242d1eff1182f968.jpg)
最后,不能骗孩子入园。
父母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坚决不能骗孩子去幼儿园,送到之后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这样孩子会大哭大闹,心理产生恐惧。家长应事先给孩子讲明道理和条件,答应什么时候来接,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孩子因失望而情绪波动焦虑不安。
生活准备
幼儿园两三个老师要管几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在家里父母一对一,管的那么细,教孩子掌握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能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78df46324a9c5010.jpg)
首先,父母应教孩子独立吃饭,正确的使用勺子的方法。
如,教孩子左手抚碗,右手拿勺,一口一口细嚼慢咽,吃饭时不要发出声响。其次,要教会孩子自己大小便。
初入园的孩子常会把裤子尿湿或把大便弄到裤子里,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孩子不会独立上厕所造成的。父母要在孩子入园前几个月,在家练习让孩子自己入厕,教会孩子怎么脱裤子、怎么擦屁股、怎么穿裤子。孩子越能生活自理,在幼儿园就越自信。
再次,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洗手、穿脱衣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f18ee19fc98ec6af.jpg)
父母要注意,孩子还小,要给孩子选购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子,不要只考虑美观等因素。服装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穿脱的困难,如果穿脱衣服需要时间较长,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常常会落后,这样会挫伤他的自尊心。
最后,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
午睡是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入园之前,父母要尽量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孩子的睡眠,使孩子逐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语言准备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dbe6c2a10e65383c.jpg)
首先,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习惯。
如果没有语言的表达,老师和同伴就不能理解孩子的愿望,孩子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这样会使他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习惯。
其次,改掉娃娃腔,训练孩子的正确发音。
有些父母在家喜欢跟孩子这样说:“宝宝快坐下,凳凳在这里,饭饭在桌桌上,宝宝拿勺子吃饭饭......”受父母影响,孩子也逐渐学会娃娃腔,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家长应尽早纠正。还有的孩子常出现发音错误,如把“吃”说成“七”,把“姑”说成“嘟”,如果发音不正确,就不能正确的表达语言内容,这样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语言交往,所以也应该及时纠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c1ca89c0ece13104.jpg)
最后,鼓励孩子提问。
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他们往往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欢探索。父母要善于发现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支持孩子的探究行为,这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交往准备
首先,让孩子充满爱心,富于同情心。
三岁的孩子开始喜欢结交朋友。由于现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格外盼望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幼儿园交往中会表现出“合群”与“不合群”。解决孩子的不合群问题,主要在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给予爱。比如,邻居家的小朋友受了伤,要引导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f3f849f69f4cd787.jpg)
其次,让孩子学会分享。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而争吵不休,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分享给别人。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缺乏分享意识。三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争执甚至打架也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父母应教孩子学会分享,与小伙伴友好的相处。父母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玩一会儿让他也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不是很好吗?”让孩子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增添更多更新的去乐趣,这样孩子才愿意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99048/0540a080f520c1ce.jpg)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一步。幼儿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来到幼儿园这个有组织、有秩序的大家庭里,刚开始时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如果家长和孩子做好了以上准备工作,相信孩子一定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并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父母应注意的是: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