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生而知之谓之神。
生下来就知道所有的知识和道理,不需要学习。这就是天才。世上总有一些人就是这么厉害。不服气都不行。
这些人我们是没法比的。
2.学而知之谓之圣。
然后就是学而知之。
我们没法儿跟那些生而知之的人比,我们只能不断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让自己知道的更多。
通过不断的学习让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包括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两件事情,做人和做事。
但是这两件事情其实就非常的难。学做人,学做事,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事。
我们往往很多时候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
所以我们就需要努力的去书本上寻找做人做事的道理,或者跟他人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3.困而知之。
困而知之意思是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努力的寻找答案,通过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就知道了,这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态度。
我们碰到了不懂的问题,我们要去问,去研究,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我们去寻找,去探索,我们就会获得答案。
这就是属于研究型学习,研究型阅读。
这也是很厉害的一种本事。
因为这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问题就没有答案,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就成了创造性的寻找答案。
世界上那些大发明家,大科学家都是遇到问题以后解决问题的高手,也就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高手。
所以困而知之依然是一个很厉害的本领。
4.困而不学。
遇到困难也不学习,也不研究,也不思考了。
这就是最次的一种生活态度了。
也就代表着这个人在生活上是没有什么成就和价值的。活过这一辈子可能就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
这是最末等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我们常说知知而知之,不知而不知,是知也。
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话,我们是知道自己不懂的,知道自己不懂得,那我们就会去让自己学习。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进一步去学习了,还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呢。
这种说的就是就是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那种一直半解的人才。
所以一定要秉持着客观的,谦虚的态度。
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我们常常听说认识这个世界很不容易,但是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也很不容易。
所以才有了人生的最大的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我们往往都回答不出来。
所以那些需要不断学习的我们,你们一定要去思考。
我们一定要去学习一些道理,而不是只是浑浑噩噩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