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耄耋之年

作者: 在昔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20:37 被阅读4次
    爷爷的耄耋之年

    文|在昔

    (一)

    我刚见到爷爷的那年,爷爷才七十多岁,他的背弯着,现在依然弯着,应该弯的更深了。

    没有见过长着那么大一双手的人,几个手指在岁月的冲刷下已经变形。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爷爷给我展示着他的那一双大手,拇指弯曲着,这一切在我眼里是触目惊心的,可是爷爷总是慈祥的笑着,好像这双手不关他的事儿。刚见爷爷的时候,他就很瘦,身上的骨头清晰看见,脸很小,仿佛我的一只手就可以完全的给遮盖住。

    爷爷虽然很瘦,但是爷爷有的是力气。每年秋深的时候,爷爷给家里的三个大棚撒下菠菜籽,来年四五月份,菠菜就已经长得绿油油了。每天下午,爷爷弓着腰在地里出菜,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摘菜、洗菜、捆绑,第二天婆婆用小推车把捆绑整齐的菠菜推到市场上去卖。这些小菜下市了,接着是西红柿、豆角、黄瓜、茄子……等到八月份,就要种白菜了,长出来的小白菜重新栽到地里,到了十月份,满地都是长得矮矮胖胖的大白菜,齐刷刷的很是壮观。

    爷爷种出来的菜没有一点儿的化肥,全部用的是农家肥,所以萝卜吃起来是甜的;大白菜的叶子更是白绿相间,清脆欲滴的;瓜果蔬菜长得极为旺盛,就连它们的枝叶都像瀑布一样从搭好的支架上倾泻下来,或者像大海的波浪一样翻滚在黑色的土地里。三个大棚在爷爷的精心管理下除了寒冬腊月,其余的日子里都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长年累月的如此。

    我也是从黄土地里长大的孩子,自小就是干着农活长大的。但是对待庄稼从来没有那种小心翼翼、怜悯之心,对于瓜果蔬菜的采摘我们向来随意自由,看上哪个就摘哪个,用爷爷的话说,就是粗糙、毛楞。割韭菜我是秉承着小时候的样子,并不顺着垄沟整齐的割,而是哪里长得粗壮,我就割哪里;摘黄瓜,也不能太小,中不溜的就可以。可是后来婆婆总是用话语拐弯抹角的告诉我,爷爷冲她唠叨了,嫌我黄瓜摘嫩了,小葱薅小了……

    有一次小舅上完厕所回来,在地垄边拔了一个萝卜,为此,爷爷在婆婆面前唠叨了半晌。那些从爷爷手里长大的蔬菜,即便是一片叶子,都像爷爷细心呵护的孩子一样。每次做饭择完菜,在我站起身准备拿去清洗的瞬间,爷爷就会眼疾手快的从地上捻起几个被我揪掉的菜叶,虽说婆婆有时候如此,可是爷爷更甚!至今,他那变形的大拇指从地上飞快捻起菜叶的瞬间还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回放。

    吃爷爷种的蔬菜就像做贼一样,我亲手摘菜没有几回,我对它们只有看的份儿。其实爷爷对我一点也不吝啬,你说想吃什么了,或者是婆婆说:“爸啊!你去给(说我)摘点菜!”爷爷听见了,就乐呵呵地挎着他的那个竹篮子走了。先生不管那些,路过地里,看见细嫩的黄瓜,或者鲜红的柿子,摘了就放进嘴里。每当这时,我从来不羡慕他吃,我羡慕他可以在这片绿色里随意地去采摘。

    那些年总是吃不到嫩的黄瓜。婆婆总会当着我的面说:“你看,给你们拿的都是嫩的,我们吃的都是老的。”我顺着婆婆的手指看去,一筐子的黄瓜,有的都有我的胳膊粗。中午婆婆说:“拍个黄瓜吧!”我拣几个看着稍微细点的黄瓜洗好放在案板上,用刀使劲一拍,只见里面的黄瓜籽颗粒饱满,都成长条状了,吃到嘴里黄瓜皮是硬的,籽也是硬的。

    “还不如别摘,就让长着,到时候喝老黄瓜汤都比这强。”我嘴里嘟囔着。婆婆说:“你不知道,昨天去看的时候,这黄瓜还可小呢!一晚上就长得这么大了!”

    (二)

    爷爷在这个家里是很有地位的,中年丧妻,独自带着四个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我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看见爷爷常常穿着带补丁的袜子,缝补了一层又一层,针脚细密整齐,就连衣服上的补丁也是规规矩矩,四四方方。我去给爷爷买了几双袜子,婆婆带我来到爷爷睡觉的小屋,小屋和厨房一墙之隔,做饭的同时,爷爷的炕也就烧热了。婆婆从墙角拿出来一个袋子,一边打开一边说:“你看,你爷爷的袜子最多了,他都不穿,他就是要穿带补丁的。”

    爷爷小屋的后窗外面就是菜地,一到夏天,便被绿茵遮蔽。屋里的被褥以深蓝色居多,每日都叠的有棱有角,整齐的靠放在墙根。衣服,生活的零碎,也都摆放的井井有条,墙上挂着一些久经年月的棉布袋,里面是爷爷精心收集的一些菜籽、草药。婆婆指着床单褥子上的一些补丁说:“呶!这都是你爷爷自己缝的,从来不用我。”

    门口的墙上挂着一个军绿色的小书包,再往上,贴着一个基督教的十字架。爷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跪在十字架下祷告。

    公公曾为此大发雷霆,觉得都是大娘的错,让老爷子这么的辛苦,天天跪在那里祷告。每逢周六周日,目不识丁的爷爷就要背着他的小书包去教堂,风雨无阻。有一次,爷爷拿着一本书指着其中一行问我是什么字?接着很自豪地对我说:“我都能把这些给读下来。”我不相信,爷爷当着我的面,一个字一个字的用手指着,居然真的读了下来。

    公公原以为爷爷是一时兴起,时间长了,自然就放弃了。可是这几十年过去,爷爷已然成了教堂里的资深老人,加之他的年龄最大,大家都对爷爷照顾有加。

    有一天和公婆视频,问起爷爷,公公说上教堂了!我才恍悟,接着便是惊叹:爷爷可真是执着啊!

    (三)

    “你爷爷上教堂都是给他打车去,他只要五块,多一点钱他都不要,他有钱他都给我……”婆婆继续说:“现在年龄大了,耳朵聋了,过路的车都听不见了,太危险了!”

    在爷爷七十多岁还“年轻”的时候,他和婆婆总会为了很多事情意见分歧。我动辄就要给他们断官司。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西红柿鸡蛋汤。

    记得刚去的时候,我做饭总会有一道西红柿鸡蛋汤。做菜的基本葱姜蒜和一些简单的调料我是必不可少的,做出来的汤再撒上一把香菜和葱花,光看颜色就有食欲。我第一次做饭的时候,婆婆就特意叮嘱我:“你爷爷不吃炒的西红柿,尤其西红柿鸡蛋汤。”

    可是每次我做好,爷爷都喝一大碗。婆婆见了不服气,说是爷爷看人下菜碟,“为什么我每次做的汤,你爷爷就不高兴,还拉个脸。可是你做的,你爷爷就说好喝?”有时候二姨在了,她和婆婆一起七嘴八舌的说起那些被爷爷呵斥的过往,一致的认为是爷爷偏袒我。

    我见过婆婆做汤,什么也不放,做出来的汤清汤寡水,确实很酸,我都觉得不好喝。在我的影响下,婆婆后来炒菜开始放一些葱蒜,她不吃姜,所以做饭从来不放姜。爷爷有时候为自己申辩,可是西红柿鸡蛋汤这件事情婆婆逢人便说,爷爷就是真的喜欢喝我做的汤,也是无法辩白了!

    用婆婆的话说:“你爷爷呀!在哪他都待不了,只有在我这能待……”

    爷爷的确是倔,但做任何事情都勤快不拖泥带水,婆婆做事比较粗枝大叶,有时候为了做饭切菜大小的事情,两人也能拌嘴。不高兴的时候,爷爷双手背在身后,脸拉着,眼睛不看人,可是婆婆不管这些,若是有事情要找爷爷,便一口一个爸的叫,不管情不情愿,直到叫的爷爷答应为止。有时候我去了,正坐着和婆婆说话,爷爷过来了,手里捧着不是香蕉就是别的好吃的,微笑着朝我们走过来,眼睛明亮、纯净,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他非要把那些好吃的东西递到我的手里才行,看我接过去了,就很满意的样子,然后就安静的坐在旁边,听我和婆婆说话。

    (四)

    先生还有一个妹妹,家人非常宠溺,虽然我只比她大了两岁,但是事事都要谦让着她。在我和小姑的事情上,公婆永远都保持着沉默,事实上,在所有关于小姑的事情上,公婆一贯的宠溺到底。

    记得有一次,家人围在一起摘菜的时候,不知怎的就说到了这件事情,爷爷当时的话我至今记得清楚。他说:“你不是比她大吗?所以你就要多忍让一些。”

    只有在这些事情上,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外人。

    在那里待的最后一年,秋收是我一个人做的。孩子上幼儿园我就清闲了,爷爷年纪大了,婆婆腿脚不便,地里所有的菜都是我一个人出的。记得那天风很大,北方十月已经很冷了,我坐在院子里摘辣椒,在地里薅白菜,然后一个一个抱到院子里码放整齐。风把我的头发吹得很乱,吹得整张脸都是紧绷着。

    菜出完了,地也空出来了,我拿把铁锹开始翻地,这种活儿自从我离开家就没有再做过。我翻地的时候,爷爷就不停的过来看,有时候在边上坐一会,默默地看我翻地。除了中午吃饭,别的时间我马不停蹄,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翻完了一整个大棚。这时候手也磨出了好几个茧子,中午吃饭的时候,婆婆说:“唉呀你爷爷呀,跟我生气呢!说是你为啥不让自己家娃干活呢?别人家的娃就不是娃吗?”

    我听了心里感到一阵暖意,这是在这个家这么多年以来,听到过的最让我温暖的一句话,我感觉我的眼眶就要湿了,就顺势走了出去,接着翻另外一个大棚。翻到快一半的时候,先生回来了,正好赶上他不忙,我们一起用了半天的时间,把剩下的地一鼓作气的翻完了。

    第二天早上,我给翻过的土地里均匀地撒上了一层菠菜籽,一开始手抖,后面我越来越沉稳,撒的也越来越好。菠菜籽要在土地里蛰伏整整一个冬天,然后在来年的三月份破土而出。

    (五)

    我是在电话里,听到婆婆说我种的菠菜长势很好。彼时,我在我的家乡。

    爷爷耳朵聋了,脾气更古怪了,这都是在电话里得知的。他还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的每周去一次教堂,公公把爷爷送上出租车,完事再坐车回来。当然,他们还会拌嘴,婆婆说爷爷不吃鸡蛋,吃腻了,但是每顿饭桌上必须要有肉,没有肉就会发脾气。

    一副老顽童的模样,可是我听完还是笑了。活到这样的高寿,爷爷是有福气的。

    那天因为生炉子的事情,爷爷和公公又生气了!公公一脸无奈地说:“我都六十了!”

    爷爷用更大的嗓门说:“你还六十……我都九十了!”

    2019.3.26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爷爷的耄耋之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q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