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曾经在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无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后来,我又在另外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了相反的言论,书上说,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证明我们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到底哪本书所说的理论才是真理呢?反正我不会再相信其中的任何一本书了。
——愤怒的读者
这个愤怒的读者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质疑,实际上也说明了他的愤怒是合情合理的。合理的办法就是不能太极端,无论相信哪一本书,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人的天性中首要的东西就是冲动,冲动的背后还有一种更强大的动力,以至于每次都会导致破坏性的毫无价值的结果。婴孩的全部生活是由无数种冲动构成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却是由无数种习惯构成的。
孩子的天性总是过于冲动,这是他们的尽早约束,并付诸实践。孩子天生就很容易害怕,他们爱发脾气,爱自由自在地嬉戏玩乐,喜欢打破东西,喜欢吵架并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喜欢反驳别人等,这些都必须受到大人的管束。
而管束的步骤必须要合理。一个小孩要是被过分地管束,他就会对惩罚产生恐惧心理,这将破坏他原本的天真快乐,必然导致他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可怜虫。根据孩子好动的特点,我们应该给他们设计一条合情合理的道路。
大人的自控能力相对要强一些。如果你的性格冲动,兴奋难耐,易于暴怒,你就应该想办法去控制好这种感情,逐渐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温和,越来越稳重。如果你经常待人野蛮、骄傲自大、瞧不起人、自私自利,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喜欢发脾气,发牢骚,或者闷闷不乐,或者选择逃避,那么,你就应该把握好自我约束的分寸,并且付诸实践。
所有平凡的人们从小到大都需要感情,既需要被爱,也需要爱——如来自孩子的爱、爸妈的爱、朋友的爱和情人的爱等。没有感情的生活对人自身没有什么好处,那样的生活会让人不开心、不健康,会导致精神疾病,而且无法与人友好相处,乃至使人产生变态的心理。
过度的约束是毫无益处的,无论这种约束是来自风土民俗(情况往往是这样),还是来自自身的过分放荡不羁,不愿意妥协,还是自周围的环境让你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变得快乐的办法就是在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都能让自己的情感顺其自然地表达出来,否则,所有封闭的情感聚积在一起,又因为太过压抑,要是崩溃了,就会像沸腾的泉水汹涌而来,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至于表达的方式是否恰当,那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了。
怎样去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一点无法明确地规定,有些情绪是应该节制的,还有一些情绪是需要充分表达的。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控制那些人生中关系最密切的情绪和最基本的情绪。约束就是一张一弛,一收一放,而什么时候应该约束,什么时候应该松弛,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