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收藏产品心经我对产品的认知
对PingWest文章评论数量分布的分析以及对于简书的建议

对PingWest文章评论数量分布的分析以及对于简书的建议

作者: tokyo_paperman | 来源:发表于2015-03-25 16:49 被阅读308次

最近对科技媒体很感兴趣,在36kr,虎扑等众多依靠翻译,或用户贡献的网站相比,pingwest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这篇文章的关注点。我只是突然发现pingwest的文章除了可以在下面评论以外,还可以在每段文字的旁边添加对应的评论。而这种评论方式我觉得特别适合简书这样「一个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就啰嗦下为什么以及要注意的地方。先上截图。

底部评论 bottom-comment
边栏评论 side-comment

为了方便,我将下面的评论定义为bottom-comment,旁边的评论定义为side-comment。

从技术上讲,实现没有任何难点,开源js一大堆。

从用户行为角度上看,bottom-comment比较传统,基本上是用户针对整篇文章的观点进行讨论;side-comment则是针对某一段文字,这种评论方式就是将我们看纸质书时的笔记数码化,对于文章的某些特别精彩,特别不一样的句子进行讨论和分析。

这样的评论方式其实不太适合pingwest这样的科技媒体,更适合于专栏或偏文学媒体,也就是简书。

理由为:

科技媒体大部分的内容集中在科技新闻和对某些新闻或现象的简单分析。这些分析往往观点比较集中,比较单一。用户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文章的观点;而文学类媒体除了观点以外,用户对作者的遣词用句也通常抱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我强烈建议简书加入此功能。

如果简书哪天准备加入side-comment功能的话,有些地方也需要注意才能达到效果。先放数据。

我统计了pingwest上6188篇文章的评论数量,其中bottom-comment和side-comment分布如下图所示。

PingWest 评论分布图

从总评论数的分布图(图1)种可以看到side-comment的百分比实在可怜,只占了54830个评论中的0.328%。

接下来我们单独看一下Bottom-Comment的情况。

Pingwest Bottom-Comment 直方图

是不是毛线都看不清,换个表格来看看。

Pingwest Bottom-Comment 统计

有没有看到一个很奇葩的现象,近97%的文章的Bottom-Comment都小于50,绝大绝大多数文章评论数也在400以下,只有一篇达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雄霸天下的665个评论。链接在此: 去了富士康,才明白生产手机流程多复杂 。你国人对小米真是真爱。

从bottom-comment的统计也可以看出,pingwest用户的评论活跃度不高,评论数在50以上的文章数量只占了总文章的3%。这是由于pingwest不够大众还是所有科技媒体都这样就不得而知。有时间可以对其他科技媒体也统计一下。

然后上side-comment的统计。

PingWest Side-Comment 直方图

还是毛线都看不清,上表格。

PingWest Side-Comment 统计

还是一样,奇葩的事情发生了,99.5%的文章没有side-comment,剩下的最多也只有7篇文章有2个side-comment,但是 PingWest上线两周年:我们所拥抱和感谢的 ,这篇有高达11个side-comment。What Happened?反正我母鸡。

另外,因为很多科技博客都没有side-comment功能,而用户必须要将鼠标移到特定的位置才能看到那个加号,实在是低调的过头了。

因此结论很简单,pingwest虽然有side-comment的功能,但目前处于极度不活跃的状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科技媒体自身的特征决定了用户对于side-comment的兴趣不高。

2. pingwest本身的用户评论活跃度就不高,导致side-comment的活跃度更低。

3. side-comment的功能不明显,大多数用户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此功能的存在。

针对这三点原因分别给出对简书的三点建议。

1. 偏文学偏内容的网站性质使简书不存在这个问题

2. 个人感觉简书的评论活跃度也不高,所以这个问题存在。简书君,干巴爹。

3. 若添加此功能,简书可能需要想办法让大家知道其的存在性,公告也好,添加显眼的评论标志也好,总之不能像pingwest那样默默的存在。

最后,我只想说我真是无聊透顶了,一点屁事啰嗦这么多。大家见谅。

以上。

相关文章

  • 对PingWest文章评论数量分布的分析以及对于简书的建议

    最近对科技媒体很感兴趣,在36kr,虎扑等众多依靠翻译,或用户贡献的网站相比,pingwest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为...

  • 有奖调查丨简书交友专题征求建议获奖名单

    有奖调查丨简书交友专题征求建议,感谢大家在文中的建议。 综合考察评论区建议对简书交友的了解程度、可行性,交友专题决...

  • 实在搞不明白简书的增贝规则2022-07-28

    简书的文章以简书贝来衡量其对简书的贡献率。打赏、平台赠予简书贝自然会使使文章的简书贝数量增加。按平台说法,文章的阅...

  • 深信服的“员工监控”生意

    转发一个对深信服的分析文章: 起底深信服的“员工监控”生意[https://www.pingwest.com/a/...

  • 简书文章数排行榜

    请点击:其他简书排行榜 这篇文章是对加入排行的简书作者文章数量的排行,希望对各位简书作者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对自己...

  • 也评简书

    之前有看到不少评论简书这款产品的文章。做为自己的第一篇产品分析文章,我也以目前自己经常使用的简书切入。 一,简书的...

  • 简书勋章

    简书勋章详情 简书各个勋章的详情,功能权限以及所需要的钻数量。

  • 简书“神转折”活动经验总结

    一、活动简介 活动简介部分主要来自于简书活动页、知乎中简叔、有璨老师等对于神转折活动的评论以及有璨老师对活...

  • 简书粉丝数量排行榜

    请点击:其他简书排行榜 这篇文章是对加入排行的简书作者粉丝数量的排行,希望对各位简书作者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对自己...

  • js事件自动执行

    简书文章自动评论

网友评论

  • 王顶: @tokyo_paperman 哈哈,你也说了,核心是文章,那评论充斥,必然会影响文章的阅读
  • LostAbaddon: @tokyo_paperman 谷歌以前有个SIDEWIKI,很早以前就被枪毙了,能让任何页面都支持sidecomments,比MEDIUM都早好几年。
    这种风格的始作俑者绝对完全谷歌啊……
  • LostAbaddon: @tokyo_paperman 对于文章来说,这样的分裂是很不好的,打断了文章的一致性与结构完整性。
    不过说不定现在用户很喜欢这种也有可能………
  • tokyo_paperman:@Daniel_WDD 这个。。。我其实认为SideComment的设计应该存在于所有的以文章为核心的内容网站,当然表现形式可以不一样
  • tokyo_paperman:@LostAbaddon 手机上弹窗确实无法接受
    不过是否可以将每个段落做成一个object。
    例如一篇文章有A,B,C段落,点击B时,B和C中间展开显示评论。
    隐约记得reeder还是什么rss客户端的文章列表是这种交互,点击标题,自动在两个文章标题中间展开一个区域,显示文章简介。
    然后将这个区域与上层的段落颜色区分设计的合理一点 不过还是不能解决长评论的问题

    (P.S. 说的有点混乱,见谅)
  • 王顶:这个功能源自medium,现在十五言也在做,简书也做的话就完全没有差异可言了
  • Stove3:pingwest抄medium抄得太彻底了
  • LostAbaddon:@tokyo_paperman 按钮位置倒是好说,关键是评论如何呈现呢?
    有些情况下用户会写很长的评论,这个时候就很尴尬了。

    豆瓣阅读、多看阅读和Kindle的经验是弹窗,在平板上尚可接受,手机上个人觉得不是很合适。
  • tokyo_paperman:@LostAbaddon 发现这个功能时很开心 也很奇怪为什么活跃度这么低 就先爬了个数据看了下 移动端确实问题很大 不过我想是不是可以把SideComment的按钮放到和ios的复制粘贴一样的位置
  • LostAbaddon:个人也是非常喜欢SideComment的,但如果要统一PC和Mobile的使用体验的话,恐怕在移动端的设计要费心不少了。

本文标题:对PingWest文章评论数量分布的分析以及对于简书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vm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