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22851/0bc13d232635cf87.jpg)
平日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谈话的方式大都比较随意。什么时候有事了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心情不好了什么时候唠叨,其实这样的谈话大都无益。只会让孩子们越来越逆反,让孩子距离我们的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有的老师和家长即便是选择比较正式的时间和场合和孩子谈话,也大都是自己说的多,孩子被动倾听,效果也不好。
今天在育英中学密云分校,李校长和管主任再次和学生谈心。他们选择的谈话方式对我深有启发,那就是:坐下来,让谈话有温度。
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坐在一起。李校长先挨个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就学生的问题给予解惑,引导。他始终让学生处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这样的方式就很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打开心灵的空间,允许大人们进去,和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现在整理一下孩子们提的问题,以及李校长和管主任的解答,供大家思考学习。
宝宇提的问题:清末东宮皇后死亡之迷。
这个问题提的很突然,李校长很坦诚的和孩子们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让大家百度。作为被人看做是知识渊博的校长,他很坦诚的承认自己并不清楚,没有研究这个问题,真的是有如孔子般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坦诚反而更加让孩子们对他产生敬意。
更可贵的是,李校长就这个问题发现了这个学生对历史的爱好,并结合自己儿子对历史的爱好,指出我们对孩子的爱好应该尊重,告诉家长,不必限制孩子,什么东西研究精了,也会大有成就。
管主任就此指导学生如何就问题上网搜索,大胆假设,做好整理,产生论述,得出证明。这其实就是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步骤。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当孩子提出来我们并不熟悉的问题时如何处理,如何就学生的问题加以引导延伸,让他们收获超出问题以外的东西。
李颖的问题是:自己不喜欢预习和复习但也不影响成绩,所以就更不重视,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喜欢预习复习?
在这里李校长首先肯定了学生不预习不复习就能保证成绩,这说明孩子有比较好的领悟能力,但是这样很难做到成绩突出,还是主张学生慢慢的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学会拔高自己。
他在这里提到了看书和看书之间的差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当有的孩子还在读儿童文学的时候,已经有孩子在读哲学论著了,他指出了这样的读书的差距导致的孩子心理之间的差距,给予学生一个读书的指导。
李颖的第二个问题:朋友之间的误会去怎么处理?
李校长告诉孩子,要多宽容,向学生推荐了《宽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努力做到做好事不要求汇报,让学生懂得大恩不言谢的道理,不要去索爱。要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发泄,注意双方交流的方式。
李校告诉孩子对于特别在意的朋友要明白友谊是双方的,让学生学会取舍和放弃。
他又更高层次的要学生合理的做好自己,指出人贵在沟通,交朋友不一定是交身边的人,要学会和书籍对话,和大师对话,他推荐学生阅读《乌合之众》一书,要孩子明白优秀的人往往孤独这个道理。
青春期孩子十分敏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李校长的话给予了学生一个交友的指导,同时教会学生怎么样合理的做最好的自己。这对于调适孩子的心理特别有帮助。
曹毅苗同学的问题:计划做好难以完成。李校长详细询问孩子难以完成的原因,待明了后,给学生开出处方,让她先定小目标,并时时不忘让学生从书籍里学会寻找力量,他推荐孩子阅读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传》,要孩子找好榜样,约请家长老师和同学等良师益友监督自己,同时要孩子找个不安逸的方法,比如不要坐在沙发上,避免有条件让自己安逸,推荐学生阅读《要么孤独,要么平庸》,要学生学会坚持,不要受普通人的影响,告诉学生成功的人是与众不同的,做事要专注,指出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要想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就要学习。
亓雨桐的问题是:做数学题需要别人提醒才能明白,数学学习遇到问题。李校长要她把弱课放在前面学,深入梳理学科知识,要找一本辅导材料,认真研读解析和例题。告诉孩子初中三年基础要打好,很接地气的告诉孩子学习的也重要性。
亓怡然的问题也是,数学能力比较差。
李校长对学生指出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在弱课学习上舍得下功夫,不要有心理暗示。
同时亓怡然向李校长诉说了自己在家长的监督下造成的紧张和不自信。
她属于比较典型的有弱课心理的学生,我也觉得并不是她基础多差,只是不够突出,需要多加训练,加以提升,但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暗示让她很自卑,限制了她的思维,这点上,家长确实是要多给予鼓励,孩子自己也要加油调节心理。
王艺卓的问题是,作文比较空洞。
我告诉她,写作不要太强求自己,文章由心,最好想啥写啥。空洞和阅历有关系。李校长让她想啥写啥,写了再去和书籍比较,用读书指导写作。
李校长很睿智的继续追问学生喜欢读什么书,从学生读的书里发现了学生观察不够细致,思维不够深刻,导致写作没有思想深度的问题。要学生读一些哲学、历史思维含量比较多的书。
我觉得李校长和孩子的谈话最可贵的是,通过追问,敏锐的捕捉到孩子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他就像一个老中医,望闻问切中给学生开出处方,达到从根子上解决病痛的问题。
王晨盛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小课目的学习。
李校长针对当前考试形式告诉他要学会分析,做一些中考题,找到解决问题规律。
吕冠铭的问题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差。
我们首先对他的性格分析,指出他性格中的敏感,要他试着努力做好自己,李校长指出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一个人想改变自己,内心必须得到重建,要把勇气要出来,大胆和人沟通交流,要学会自己创世界。
这告诉学生男孩应该有的勇气,让男孩子特别受益。
尚一卓的问题是,自己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
李校长就他喜欢写作肯定了他的特长就是有比较好的思考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同时,我们一起探讨了特长的真正含义,让每个孩子都要找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学会扬长避短,立志在某个领域发展好自己。
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在和谐愉快的氛围里结束,大家都不舍得离去。
这样的交流方式给我启发,我懂了怎样创造一个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场合真正平等的和学生对话,也学会了不把对话停留在问题表面,学会追问,发现问题背后的真实的原因。
老师家长都要试着走进学生心灵的秘密花园,倾听他们花开的声音,润物细无声的浇灌这些这些稚嫩的花儿,做一名真正有智慧的园丁。静下来,坐下来,让交流有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