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读书
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十五回评

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十五回评

作者: 1eba588e1764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4:56 被阅读94次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月楼,狎客帮嫖丽春院)

一、第一个元宵节

气死丈夫的李瓶儿,迫不及待地登门拜访,心底里已经笃定了做妾,于是元宵节发出宴请,表示友好结纳之意;另一方面也暗暗地请下西门庆,准备一腔心血无比热诚地投入他的怀抱。

到李瓶儿家赴宴的众人虽然心有疑虑,但对这位未来的六娘并没有太多的防备和思量,因为毕竟未来是无从把握的,不如索性享受这个难得的元宵节。

“吴月娘看了一回,见楼下人乱,就和李娇儿各归席上吃酒去了。惟有潘金莲、孟玉楼同两个唱的,只顾搭伏着楼窗子望下观看。”

吴月娘和李娇儿坐不了多久,就先行回去了,并嘱咐孟玉楼、潘金莲也早点回。孟玉楼应诺,可潘金莲却完全沉浸在喜庆当中,压根就没听见。我们可以理解,潘金莲压抑了二十多年的不快乐,对于人世间的种种不满,或许就在这喜庆洋洋的节日里,得到了片刻的慰藉和短暂的解脱。

这是本书中第一次描写元宵节,相对比较简单。在中国古代,元宵是最重要的节日,期间最主要的活动是赏灯花、放焰火,灯火本身有绚烂华丽却稍纵即逝的特点,所以元宵又往往被文人借以抒发盛衰兴败的感伤之情。《金瓶梅》里四次提到元宵节,其中第三次更是用了几回文字大肆渲染,但到了第四次元宵,西门家就几乎要败散了。

二、妓院里的那些事

潘金莲没怎么把李瓶儿当回事,很大原因是她将头号敌人锁定为李桂姐;同理,李桂姐也不在乎潘金莲了,她的烦恼在李瓶儿——因为西门庆每天夜里忙着翻墙偷情,快把妓院里的她给忘了!

被忘了的潘金莲还可以无聊地偷个小厮,而被忘了的李桂姐就只好喝西北风了,毕竟,妓院也得吃饭啊!嫖客不上门,她们只好硬着头皮请帮闲帮忙。

帮闲帮忙?到底是帮闲还是帮忙?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一般情况下,帮人都是帮忙的,为什么会有“帮闲”呢?我们之前提过好几次“帮闲”,这里正式解释一下。

帮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战国四君子的“鸡鸣狗盗”的食客们,璩崑玉《古今类书篆要》:“帮闲者,乃无籍之徒,扛帮浪子嫖赌闲戏者也”。简单点理解,帮闲就是人家闲得无聊了出手相帮,闲得无聊就吃喝嫖赌;吃喝嫖赌就不能太正经,否则失去了趣味。所以西门庆的帮闲们都称为兄弟、朋友,尽管实际上他们是主仆关系、雇佣关系。

也就是说,应伯爵们是帮西门庆“闲”,陪着吃喝嫖赌的,那么他们怎么给妓院帮忙呢?我们看看事情的经过:

这一天,应伯爵和谢希大陪着西门庆赏灯,撞见了孙寡嘴和祝实念,后二者抱怨前二者帮闲陪玩却不招呼他们,既然大家都是兄弟,多两人不行吗,显然,这是明知故问式的责怪,应伯爵并不出声,而西门庆主动地帮忙遮掩——我也是刚刚碰到他们的,这时候祝实念道明了他的真实意图,请并拉着西门庆到丽春院李桂姐的家里。到了以后,祝实念立即高声叫:“快请三妈出来!还亏俺众人,今日请了大官人来了”。

这里至少说明两件事。其一,在西门庆的身边,帮闲有高低,这不是十兄弟的排名问题,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有应伯爵在,孙、祝二人在西门庆的身边根本站不住脚;其二,祝实念进妓院的那一瞬间,他在邀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比较一下第八回就知道了。当时潘金莲央求王婆寻找西门庆,王婆将西门庆带到她家时第一句话便是:“大娘子恭喜,还亏老身,没半个时辰,把大官人请将来了”。完全如出一辙是不是,还记得吗,潘金莲付出的代价或者说酬劳是一根簪子!

所以,可想而知,妓院也一定会付给祝实念、孙寡嘴酬劳。甚至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想:

关于李桂姐的这笔中介费应该从第一回说起。记得最初应伯爵说什么吗?“昨日在院中李家,瞧了一个孩子儿”,这既是为妓院打广告,也是为西门庆拉皮条,既帮忙妓院找了一个好“子弟”,也“帮闲”西门庆找个好粉头,更为自己赢得个把月的免费酒饭。从此西门庆不但梳笼了李桂姐,还一个月二十两银子包养着她,更别提时常在妓院里的各种消费……

然则,西门庆自从勾搭上李瓶儿,就“听潘金莲的话”不去妓院了,所以妓院只好找帮闲再出手,拉西门庆回来走走……为什么他们找的是孙、祝,而不是直接找应、谢呢?或许是应、谢在西门庆身边的地位高,要价也高,而找孙、祝帮忙的成本小一些。大概此后妓院李家就一直与孙、祝合作,到了三十回西门庆加官不再方便往来妓院后,孙、祝二人就转为李桂姐寻找一个新主顾——初出茅庐的王三官。

再进一步,妓院为什么非要找帮闲们帮忙呢,难道他们不能直接找西门庆吗?

这个问题也挺有趣,他们无法兼顾的理由大致可以用厂家和经销商来打比方,没有几个厂家能自己做经销商,因为经销商是不同领域的技术活。对于将妓女推销给嫖客这事,帮闲也是经销商。尽管妓院也有一些“架儿”和“圆社”帮衬,但这些人的身份太低,能力也有限,他们与高级客户——西门庆之流的财主商人是无法直接对话的,只能依靠应伯爵之流貌似地位较高的帮闲(中介)帮忙。帮闲看似轻松,其实很有技术含量,我们之前已经领教过应伯爵的口才,这远非“无耻”所能及,还需要深厚的才学功底和江湖阅历。

正因为应伯爵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西门庆,所以他们可以将李桂姐推销给西门庆,也可能将吴银儿推销给西门庆。本回酒桌上帮闲们开李家的玩笑,说西门庆“近日相了个绝色的表子,每日只在那里走,不想你家桂姐儿”,或者说“大官人新近请了花二哥表子──后巷的吴银儿了”,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因为吴银儿是花子虚生前包养的(所以她在这里也可以暗喻西门庆勾引李瓶儿),花子虚死后,如果西门庆从此转向吴银儿而抛弃李桂姐,那对于李家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损失(本回结尾当西门庆离开时,李家妓院是真的担心并派人尾随看他是不是去找吴银儿了)。后文很多次李桂姐因为接其他客人与西门庆失和,最终都是应伯爵靠出手才“巧”圆了。所以妓院虽然嘴上瞧不起这些帮闲,说他们只会“白嚼人”,但又不敢真的得罪他们,甚至关键时候还不得不依赖他们

此外,这一回里还展现了一个并不寻常的世界,那就是农业社会里的妓院和艺人的生活。这里的“艺”指足球。我们先看看《金瓶梅》里的几个典型玩家的介绍:

西门庆:双陆象棋,无所不通,蹴鞠打球,无所不晓。

应伯爵:专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会一脚好气球,双陆棋子,件件皆通。

谢希大:游手好闲,善能踢的好气球。

陈敬济:琵琶笙筝萧管,弹丸走马圆情。

李拱璧:懒习诗书,专好鹰犬走马,打球蹴鞠,常在三瓦两巷中走。

蹴是踢,鞠是球,蹴鞠即中国古代的足球。因为外系皮制,内充气,也被称为气球;因为是圆的,所以也叫踢圆、圆情。当时也有足球组织,类似于行会,就叫做圆社。他们之中也有些佼佼者,比如应伯爵谢希大之流,因为其他才能突出,已经不需要靠踢球混生活了;又比如《水浒传》里的高俅,“见气球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大喜”,然后又展现了极高的控球能力,“一似鳔胶粘在身上”、“一身俱是蹴鞠”,这个端王也就是后来的糊涂皇帝宋徽宗“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但这些不过是极个别的现象,按文本中登载的《朝天子》,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属于不学无术、不事耕作但又嫌贫爱富、附庸权贵之人,“穷的又不趋,富贵他偏羡”,仅因为纨绔子弟们热衷蹴鞠,所以勉强依靠一技之长讨赏过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十五回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n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