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历·成长读书巢湖文海
吴军: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吴军: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作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1:36 被阅读18145次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吴军老师在认知和为人处世上的心得体会:《吴军:厉害的人是这样为人处世的》。本周我们将奉上下半部分,继续感受下厉害的人到底是如何为人处世的。内容同样源自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专栏《谷歌方法论》。

勿因人之短护己之短,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张三闯红灯过马路,交警给他拦了下来要处罚,张三辩解道,“我看见前面一个人也闯了过去,你怎么不罚他?”然后就和交警争吵起来。如果遇到一个笨嘴拙舌的交警,说不过他,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争执升级,甚至动起手来。

我十几年前有一次到交通法庭上去旁听庭辩,就遇到类似的纠纷。

被告的一方抱怨那天大家都在高速上超速,他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而已,警察没有抓领头的却抓了他。

法官问他,“你是否超速了?”

他对此没有否认,但依然辩解道,是别人的超速让他不知不觉开快了。

法官说,“你自己有责任在高速公路上保持在限速以内开车,现在讲的是你的问题。不是因为别人超速了,你就可以超速”。

我们今天经常看到有人理直气壮地说,“凭什么只抓我”。

他的道理在一个“”字,因为别人逃脱了,所以他也理所应该地逃脱。

如果和美国人打交道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逻辑完全不是这样,而是“不要管别人是否受到了处罚,现在是在讨论你的问题,你如果没有错,就Okay了,如果有错,按照规定就该罚”。

上面的例子其实在一个单位里会经常遇到。

比如小高做错了一件事,你要是指出他的问题,他会说你上次还做错了,或者李四上次也错了。如果你跟他争,这交流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

小高打了李四,当你要因此批评小高并惩处他时,他会说因为昨天李四先打了他,或者刚才李四先骂了他。

言外之意,如果没有前面的原因,就没有后面的结果。我们有时讲,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这种想法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断往上找原因,永远有找不完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事论事。先把当前的事情解决了,之前的事是另一件事,以后再说

有一次,我在Google路过一个办公区听一名总监在批评下面的人,因为这名总监(权且称他戴维吧)和那名员工(权且称他强纳森吧)我都认识,便停下脚步听了几句他们的谈话。

原来,起因是这样的:强纳森的办公桌在一个较为开放的办公区,他平时说话嗓门很大,不免干扰到周围的人,同事就把这事反映给了戴维。

当然,我估计大家给强纳森提过意见,但是没有用。因为根据我的接触,强纳森属于智商极高,能力极强(一个人干了全组一半的工作),但情商一般的人。他常常我行我素。而且他的级别其实和戴维一样高,大家拿他没有办法。

那天戴维让强纳森讲话轻一点,强纳森辩解道,“我那天听你讲话嗓门也很高”。强纳森其实是在强词夺理。

但如果戴维讲,“我的嗓门哪儿高了,不信你问问同事们”,这个谈话就进行不下去了。

戴维那天只是说,“你提醒得很好,如果下次你发现我讲话嗓门高了,请给我指出,我一定注意。但是今天你的嗓门确实高了,这件事和别人无关,请你注意”。

强纳森无话可说,接下来只好降低嗓门说话。

对比较理性的美国人来讲,通常不问是否有理由做错事,而是确定当前某人是否做错了事,如果是,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至于其他人之前造成的原因,那是另一个case,属于两件不同的事

中国人中也不缺乏有这种智慧的人。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反省自己错误的必要性

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就是说,不因为别人做得不好,就是我们做不好,或者应该往坏了做的理由。

网上不少人为中国式过马路辩解,有从情理上分析它的合理性的,有从经济学上分析的,更有很多站在自己利益上胡搅蛮缠的。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些解释都没有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违规的。既然违规,就不要去做它。

再说说“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某个人讲,今天我赢了两位世界冠军。当然别人会觉得他在吹牛,不过他一解释大家也只能承认所说非虚。

原来他在国际象棋上赢了网球的世界冠军,在网球上赢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于是有人说,他真聪明,以己之长克人之短。

是这个故事细想起来有点问题,没有人会因为他在网球上赢了国际象棋的冠军就给予他什么褒奖,甚至不会高看他一眼,因为所有人喜欢看到的是更高的象棋棋艺,更精湛的网球技艺。

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种人并不少。很多人会标榜自己是“最会写程序的产品经理,或者最懂产品的程序员”。但最后他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作为工程师存在,还是作为产品经理存在。

作为工程师,如果自己的工程技能只是二流,做事情比同行中一流的人相差甚远,别人不会因为他们懂得产品就自动给他们加分。只有当他们能够在工程水平上不输给任何人,产品意识为他们的工程水平进一步加分后,那才有意义

反过来,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是如此。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会写两行代码,但是又没有机会让他们写,这种技能毫无意义。

我们要比的是超过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满足于超越别人的短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美国人多少对上帝有些敬畏,即便不信宗教,不去教堂,也不会刻意亵渎神明,宣扬人定胜天。因此他们做事的心态比较平和,凡事尽人事,听天命

肯尼迪在1961年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堪称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总统就职演讲中的佳篇。他向全人类展示了一种非常美好的前景——探索太空,治愈各种疾病,消除贫困等等。

听众在激动之余,不免有所疑问,这些美好的愿景真能实现吗?

肯尼迪说,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最终,肯尼迪自己是壮志未酬,他没有看到他所批准的“阿波罗计划”成功,但是他在自己的任期内尽了该尽的人事,也就问心无愧了。

为什么要尽人事,这个重要性不必讲,大家都明白。但是听天命这件事是我们前后这几代中国人从内心很不愿意接受的,我们不妨看这样三个事实,就能体会这一点。

01  对死亡的态度

在中国,只要有条件,通常临死前要不惜代价地抢救和延长生命,哪怕是毫无知觉的生命。这不仅让家庭背负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让中国本来就不够用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但是如果不抢救、不延长没有知觉甚至极为痛苦的生命,家庭又担负了巨大的道义负担。

相比之下,大多美国人到这个时候就拔掉身上所有的管子,甚至从医院回到家里照看,使用一点镇痛剂,平静地走完最后一段旅程。

02  对于各种失败的态度

在中国如果高考没有考好,会背负一辈子的负担,很多人到了50岁还和我念叨当年差了两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这一类的事情。相比之下,美国人显得有点“没心没肺”,只要自己努力了什么结果他们都接受

●当他们进入一个二流大学后,要么等到读研究生时努力进入一个好学校,要么干脆为自己的二流学校自豪。

●对于比赛的失败,也没有哭天喊地,要死要活,而是接受结果。

●对于法庭上输掉的官司,如果能上诉就上诉,如果不能上诉就坦然接受结果,不会拒不执行法庭的判决。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输掉了和高通的官司后,没有怨天尤人觉得法庭不公平,而是自责自己太在意官司的输赢,以至于晚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正是这样的反省和自责,才让英伟达今天执人工智能芯片的牛耳。

03  对成功的态度

美国人在成功后大多要感谢上帝,或者感想命运,认为是命运的垂青使得自己能够成功。

中国人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当然也会感谢领导,但是通常把成功单纯看成是人的因素。人的努力对成功自然很重要,但是,大多数时候,成功或多或少有运气的因素

不能接受天命的问题在于,难以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形势。

为什么要听天命呢?因为世界上稍微难一点的事情都非常复杂,超出我们有限的认知。我们的努力,解决了成功一些维度上的问题,但是依然有很多维度的因素我们没有控制。当然,如果不尽人事,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把握不住,自然一事无成。

在承认天命的作用之后,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世界上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

美国是一个大熔炉,有来自全世界的英才,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自己水平上的不足。

自己的成绩相比我弟弟相差甚远,他从清华一个系的第一名,到斯坦福电机工程学的第一名,算是成绩不俗了。

但是据他讲,比他更早的一个印度学生水平和聪颖程度比他强多了,斯坦福的教授们在对他进行口试时,给他出完题,问他会不会,只要他说“我会做(yes,I can)”这三个字,教授二话不说就认为他这道题做出来了,给他这道题满分,根本不会怀疑他。

于是,我弟弟问他的导师查菲博士(世界著名的通信专家,也是DSL之父):“这个学生是否堪称天才?”

查菲教授讲,“他相比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差远了”。

我弟弟又问,“您过去那个学生现在怎么样了?”

查菲教授不屑地讲,“现在一事无成”。

我弟弟进一步了解才知道,那个天才因为缺乏见识,一辈子在做些妄想的事情。

这说明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我在约翰∙霍普金斯时,觉得我的导师库旦普教授的才智和知识面远非我能比,当然他相比贾里尼克教授又相差甚远。可见世界上比我们有才能的人简直是太多了

但是,比才能更重要的是见识

他非常高兴我能做得还不错。我说这一来是你辅导得好,二来只是我运气好一些,赶上了Google、腾讯这样的好公司而已。

但是,我的好运气并不能增加我的能力,因此对于能力不及的很多事,我一律推却掉,以免最后出丑。

在美国你能看到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像英特尔、微软或者思科这样带有垄断性的企业,总要留一个或几个不大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像碾蚂蚁那样把它们碾死。

原因是一来免除一些反垄断的麻烦,二来是培养一个不太构成威胁的竞争对手,不断倒逼自己的创新,这便是见识。

我父亲生前总是和我讲,“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yi)乃亡”,说明很多时候事情单靠我们的能力是做不成的,明白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才有长远的发展

明白见识的作用超过能力作用的不仅有美国人,很多中国的智者也是如此。

曾国藩是很多中国人的偶像。

他是一个全才,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国,既能做学问,又会写文章。但是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比如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于是后来干脆不上前线,不干扰前面将军的指挥。

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曾国藩并不精通天文历算,他因此为耻,并让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数学。当他的幕僚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翻译了《几何原本》请他作序时,他知道普及几何学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性,但又自知自己不懂数学难以胜任,便推却了,并推荐自己的儿子曾纪泽作序。

到了晚年,他精力不济,自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便力推自己的学生李鸿章继承自己的衣钵为朝廷效力。

像他这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事,而且并不因为那些事利益大、诱惑力大而勉强承受,真是智慧的表现。

最终曾国藩能全身而退,这在古代功臣中并不多见,这便是见识。

两年前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人找我,询问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我给他分析了一下形势后,他果断地花了18个月重新安排了所有的投资组合。

今天当很多重量级的投资人陷入两年无增长的困局时,他的投资又涨了好几倍。

在投资上,会操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有见识、真正懂得规避风险的人非常罕见。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下来,很少能看到常胜将军的原因。

认知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处事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更多吴军老师的真知灼见



相关文章

  • 吴军: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吴军老师在认知和为人处世上的心得体会:《吴军:厉害的人是这样为人处世的》。本周我们将奉上下半部分,...

  • 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勿因人之短护己之短,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 张三闯红灯过马路,交警给他拦了下来要处罚,张...

  • 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曾国藩是今天很多中国人的偶像,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全才,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国,既能做学问,又会写文章。但是他深知...

  •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最近在看吴军的《见识》这本书,其中有个观点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投资自己比理财更重要,这一点很好理解。 ...

  • 《见识》吴军

    5215-谢志刚 01如何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一个想要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想要命好,首先要认识命的重要性...

  • 《见识》——吴军

    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见识。 一些重要启迪 人生最宝贵的投资是婚姻投资,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随之达到高峰。...

  • 《见识》-吴军

    1、投资恪守的原则: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刚开始其实是用时间投资,后来当然是用金钱。(做出的每项决定起码有一定的理由...

  • 吴军《见识》

    故善者因之 其次利道之 其次教诲之 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货值列传》司马迁

  • 《见识》by 吴军

    想读这本书源于一个好朋友在朋友圈的嗮图, 先是被作者的NB履历吸引了。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清...

  • 吴军-见识

网友评论

  • 我叫不迷糊:观点都挺好,但是可不可以不要每个观点都加上美国人怎么怎么样,中国人怎么怎么样:joy:
  • b6d0c8e662a3:写的真好继续关注
  • 萧楚z:所以弱弱地问一下如何增长自己的见识?学习?
  • 梅花上神:见过世面
  • 卓jh尔:凡事尽人事,听天命
  • 冷凰霁月:这是广告吗
  • Skye17878:首先,才干是重要的,见识比才干更重要是建立在才干重要或者说你有才干的基础上的,没有才干没必要看文中的言论。才干决定了你能跑起来,见识决定你能跑多远、跑向哪。精彩评论里的某位没有弄明白语言的逻辑性吧?何必乱喷,何必别人说什么你都抬杠呢,自卑?自大?🤔🤔🤔
  • 薇薇安deStage:写的太好了,看完后有很多反思。谢谢这篇好文!
  • 秋天打柿子:部分观点我很认可,受益匪浅👍
  • 堂堂的半亩良田:每种观点都有其长短。看者只需理性的选择你所需要的东西即可。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互喷。
  • 笔笔笙:吴军老师是不是出认知方法论那个!
  • 得一说:大神,精读了此文,确实很喜欢,能否转载?
    得一说:@人民邮电出版社 好的👌
    人民邮电出版社:@得一而生 您好,可以哦,但是需要注明来源
  • 飞天猪_88ca:看了一眼就看不下去了,充斥着美国人会怎样,中国人却那样。去了美国,去了谷歌,或许比我们多了点见识,也不见得有多高,也就这么狭隘。
  • 525199b24205:你说国人这样这样,美国人那样那样,我不觉得怎样怎样!
  • 朵朵的朵朵:我觉得问题在于“见识”这个词太抽象,大家争来吵去,结果发现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我觉得这里,见识指的是对事物底层逻辑的把握能力,能力指的是聪不聪明。
    结论是,有见识的人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见识。
  • xbase:中国就是有见识的人太多,而有才能的人找不到几个,所以假大空,吹破牛逼的人,把公司迅速做起来,再迅速倒闭。
  • 微凉一季:见识比才干重要?我看了题目就忍不住下来喷了,正文没看。见识要是比才干重要,估计只是更多所谓的双手抱胸的网红才指点江山,没人干真正有生产力的事了。
    遥远的钟声:@微凉一季 有些话不用说,他的起点就在那,本文谈见识的,如果没有能力和才华,还谈什么见识。智者见智,不一样的层次的人看问题的地方不一样,这话是对的吧,如果你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创业人士,估计本文章对你的帮助也算不小了。
    人民邮电出版社:@微凉一季 可以仔细阅读下文章那就不会这么说了
  • Sarah_wxx:我也觉得这个标题有问题
  • 1b830ffdb9c7:除了标题可以,内容好像有点偏离
  • 蓝视:为什么感觉你骨子里都想表达“美国人比中国人好”,很纳闷?
  • 冰果00X:讨论见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无异于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认为吴军老师最核心的观点其实是将见识提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并无讨论孰优孰劣之意;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立世之本,见识是阶级跨越之梯。身为平凡人,首先要有足够的能力在跻身的圈子里有一席之地,不然要么啃老要么饿死;若要成其大事必须要有足够的眼界不然无异于闭门造车。统一回复一下情绪过于激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之所以理解不了别人的观点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对别人说的话认真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才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
    冰果00X:@冰果00X 谢谢,这要感谢吴军老师,他的思想很全面,是一个好的人生导师
    8326063cbae3:@冰果00X 挺你挺你,很多回答都太片面了
  • 非恒道洪少京:吴老师一定是福克斯漏网首付
  • xxn113:见识与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进而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有效地成长,习惯于借助环境来给违规当作借口,迟早会为自己无脑的跟风行为付出代价。聪明也不等同于智慧,有智慧才能懂取舍知进退。
  • d6b433767e9a:前面的对我很有用😬
  • 96daa2e7a495:文章立意很好,但是列举的闯红灯和强纳森的例子跟主旨有什么关系么?这两点说是强调人的自律和自省,我双手赞同。但是,放在这里就有些文不搭题了…
    另外,才干与见识这两者不是相辅相成的么?你能力出众,自然周边相处的人也是一群强人,社交圈子也更为广泛。同理,如果你见识过人,没有能力支撑你是如何混在这个圈子里呢?
    98cc7545ab88:@Dopamine3 赞同,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很好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潜力
  • 臣君:最后,我很想说一句话,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处事的智慧。
    只是部分内容写的确实有些歧义。
    倒是一眼把这文章丢到毒鸡汤垃圾堆的神医们,医术真是高明。
    只论首,不论尾。
  • 哈哈哈ID:我只看到了很多不公平的事件介绍
  • Antonymol:美国人的一些思维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作者用大片的文字把美国人的思维和意识对比于于中国人思维,有点知识强行灌输的成分在里面,中美不仅仅是在社会制度上不一样,在生活方式和民族构成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体制下探讨一种思想体系只能采用对比的方法,无论是什么结果,这种思想体系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而不能把一种思想体系强加于不同的群体。鸡汤固然好,但是没有方法论的鸡汤都是在耍流氓。见识固然重要,决定了一个人思考的广度,能看多远,但是没有实干,会局限一个人思考的深度。所有的见识都只能存留在表层,经受不住实践的推敲,就像当年的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我们不能仅仅说某一样很重要,因为都很重要。现在的看法可能适合,下一秒可能事态就变了。所以在保持见识的同事也不能忽视实干。
    Antonymol:@将军镇长安 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程度决定了思维模型。
    将军镇长安:@Antonymol 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 美国思维不是很适合现在的中国人
  • 许你蓝天:大人邮~ 路过点赞
  • 树袋熊os:辩证法嘛。可以归结为可能性与存在性的问题。。见识决定了未来的可能性,存在性决定现在的处境。。光有见识没有才干,现在都过不好,别说将来了。。光有才干没有见识,未来发展空间不行。
  • 康桥_:言之有理!
  • 旧十九:无营养的话题
  • JuneFly:才干是什么?作者搞清楚了?见识与才干难道是划分得清清楚楚的?如楼上人所有,别弄这些毒鸡汤了,认真让自己变得有才然后好好去实践自己的认知!
  • TonyB:有些好,有些不好,作者没有考虑社会制度和社会演化过程,美国就是和半神权半资本国家,作者列举的美国人,先去查一查他们的背景,你会感叹自己的无知;他们的神权就是为他们阶级服务的。
  • 万仔22: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重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 10641ffd6570:随机抓一个人,只是碰巧是你,换谁都会说,凭什么只抓我
  • b208f880a85a:没有哪个不重要
    将军镇长安:@我一脸懵逼 文章说的是哪个更重要
  • e481ee0749ad:关于你论点中美国微软等公司留下竞争对手的现象,其实是因为美国反垄断法的限制,不是出于垄断公司主体的意愿,如果有垄断机会说不想垄断啊
  • 小明同学_7602:这种标题我就不想看内容
    卧龙云杰:@小明同学_7602 沃子基硕德:不愿给你买ipx的男人根本不爱你
  • 去悠悠:我不是很认同这样的观点,见识只是决定你才干的一个重要点,如果你光有见识,没有才干是什么结果,是光会说不会做。
    glh_254e:@去悠悠 见识比才干重要,并不代表才干不重要,请你努力学习!
    去悠悠:@Celtics11 你不赞同他人的观点不能成为你喷别人的理由,我不明白你所说的缺失性比较,请不吝赐教
    DMCDante23:你连缺失性比较和高低性比较都分不清楚还在这儿振振有词…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这种人看的
  • 主播亚东:头发长度与见识成反比,要不然我爸怎么老说我妈:头发长,见识短!:joy::joy::joy:
  • 悦读思考:非常同意吴军老师的观点!才干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走多快,但是见识和格局决定了一个人上升的天花板。为什么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瓶颈,难以继续前进,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见识。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自我的博雅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d90d698fc01:@Antonio的成长日记 跟在身边的人学习为人比看书深刻
    人民邮电出版社:@Antonio的成长日记 说的好~

本文标题:吴军: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tayftx.html